文◎李勝恩
貪污還是受賄需結合錢款性質分析
文◎李勝恩
[案情]甲為A國有公司采購部經(jīng)理,乙為私營企業(yè)B公司法人代表,A公司擬購買100萬斤糧食。甲乙私下約定,A公司與B公司簽訂購銷合同,合同約定價格為110萬元,實際交易價格則為100萬元,差額10萬元歸甲個人所有。
本案爭議罪名為貪污罪和受賄罪。
[速解]本文認為,甲的行為是成立貪污罪還是受賄罪,需結合涉案10萬元的錢款性質作具體分析,既可能成立貪污罪,也可能成立受賄罪。
針對甲的行為性質,持受賄罪觀點者的理由是本案中10萬元是乙為了與A公司達成交易給甲的行賄款;持貪污罪觀點者的理由是甲以支付給B公司110萬元貨款的欺騙方式 (實際只應支付100萬元貨款),將其中10萬元公款非法占為己有。從以上所形成受賄與貪污的兩種觀點來看,產(chǎn)生分歧的原因在于對涉案10萬元的錢款性質的認識不同。因此,研究甲的行為性質需結合涉案10萬元的錢款性質作具體分析。
考察涉案10萬元錢款性質,需結合市場實際糧價分析。筆者僅就合同約定價格等于市場實際價格、合同約定價格高于市場實際價格兩種情況分析。
1.如果市場實際糧價等于合同約定糧價,即市場實際糧價為1.1元每斤。從A國有公司方面來看,A公司以正常價格購買產(chǎn)品,國有財產(chǎn)并未損失,即涉案10萬元并非國家損失的財產(chǎn),因此甲不成立貪污罪。從B公司的角度來看,B公司在書面合同中以正常市場價格銷售產(chǎn)品,公司法人代表乙卻與甲約定低于合同價格的實際交易價格,涉案10萬元歸甲個人所有??梢?,B公司為了贏得、維護以后的市場,在該筆交易中實際損失10萬元,而該10萬元為甲個人所有。筆者認為,該10萬元為B公司(乙)對甲的行賄款。因為B公司之所以虧本交易,是期望能搶占市場,便于以后盈利。(值得注意的是,本案的10萬元不同于通常的商業(yè)回扣。一般而言,作為以獲利為目的的市場行為,商家為了搶占、維護市場會給客戶回扣,但回扣一般是在有盈利的基礎上進行的,而本案中的10萬元則實際為B公司的損失。)
2.如果市場實際糧價低于合同約定價格,此處分兩種情形:
(1)如果市場實際糧價為1元每斤。從A國有公司方面看,甲與乙約定的實際交易價格即為市場價格,但卻以1.1元每斤的價格簽訂合同。在該筆交易中,A國有公司因此比市場正常價格多支付10萬元,而此10萬元歸甲個人所有??梢哉J為,甲以欺騙的方式,將A國有公司的10萬元非法占為己有,應當認定為貪污。從B公司方面看,B公司雖以1.1元每斤的價格簽訂合同,但并未實際得到110萬元,其中的10萬元歸甲個人所有,是乙協(xié)助甲完成騙取A國有公司10萬元的行為。就乙而言,應當成立貪污罪共犯(只是未參與分配貪污款而已)。
(2)如果市場實際糧價低于1元每斤,則除涉案10萬元歸甲個人所有外,B公司亦可比正常交易獲得超額盈利,而A國有公司的損失則為甲非法占有的10萬元與B公司超額盈利的總和。該種情形亦是甲乙共謀騙取國有財產(chǎn)的情形,甲的行為應認定為貪污。需要注意的是,對甲的貪污數(shù)額認定則不同于第一種情形。此時,甲的貪污數(shù)額應當為甲實際占有的10萬元與B公司超額盈利部分的總和。因甲乙系貪污共犯,故個人貪污數(shù)額應以涉案總數(shù)額認定。
結合上述兩種情形,如果市場實際糧價低于合同約定糧價,則甲的行為成立貪污罪,貪污數(shù)額為市場實際糧價應有的總交易額與合同約定糧價的總交易額的差額部分(簡稱糧價差)。
綜上,如市場實際糧價等于合同約定糧價,則甲的行為成立受賄罪,受賄數(shù)額為10萬元;如果市場實際糧價低于合同約定糧價,則甲的行為成立貪污罪,貪污數(shù)額為糧價差(等于或大于10萬元)。
(作者單位: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qū)人民檢察院[2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