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德市政府投資項目審計中心 盛顥明
全過程造價管理模式就是對整個工程項目周期內所有工作的造價管理和控制,這個周期從項目的可行性研究開始,經過優(yōu)選方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施工過程、竣工驗收直到項目完成的一整個過程,而全過程造價管理模式就是對這一過程中的前期工作費用、勘探設計費用、施工費用、設備和施工材料購置費用和管理費用等所有工程建設中的花費進行控制的一種模式。對政府工程項目而言,這種造價管理模式能夠避免多頭管理,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切實把政府資金管好、用好,讓有限的資金發(fā)揮最大的作用。
任何一項工程,其成功的關鍵就在于有正確的決策,一旦決策失誤,就會導致投資資金的各種浪費,造價管理也就失去其應有的意義。一方面,在工程決策階段,建設單位往往對可行性報告、初步設計和概算審批過程等決策的重要內容認識不足,沒有經過詳細勘測、分析和方案優(yōu)化,便把建設方案上報,導致政府無法透過真實數(shù)據(jù)了解項目投資;而有些單位為了得到項目,在申報過程中往往用小規(guī)模、低投入的方案上報,獲得上級批準后,又在實施過程中擅自擴大規(guī)模,在既成事實面前,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不得不同意追加建設投資,致使項目造價越來越高。另一方面,由于決策階段相關準備工作不足,導致在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各種問題,導致返修或者設計變更,造成原有工程超概算,政府部門不得不追加投資。
西方有學者分析指出,在工程建設費用中,設計費用所占比例不到百分之一,但這不到百分之一的費用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卻在75%以上。我國建筑設計行業(yè)由于缺乏競爭和約束機制,監(jiān)督機制不健全,導致設計人員在進行方案設計時,注重建筑的科學性、安全性,對建筑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和在經濟上是否合乎效益等問題注意較少,限額設計也最終流于形式。而專家和專業(yè)造價人員在審核圖紙時,受到時間和專業(yè)因素的影響,對設計只能做表面的審核,對其經濟性、合理性等因素的審查往往流于表面,最終會影響到工程造價的準確性。
施工階段造價管理的問題主要出在設計變更和工程簽證方面。由于設計變更和工程簽證所涉及的內容廣泛,原因復雜、毫無規(guī)律可循,而施工的時間跨度較長,具體的施工造價難以確定,對工程造價產生影響。
我國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往往周期長、造價高,各個階段的工程造價管理具有較大難度;同時,由于政府投資項目是政府投資,沒有資金方面的壓力,建設單位花錢多少都由政府買單,這導致建設單位的心理松懈,對于造價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此外,在項目工程的各個階段,造價管理的工作做得不夠細致嚴謹,工程造價控制側重于竣工結算階段,卻忽視了最重要的決策和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
前期工作包括決策、設計和招投標階段。
3.1.1 項目決策階段
在這一階段,要統(tǒng)籌策劃項目的周期,確保建設單位有足夠的時間做好實地勘測、分析和優(yōu)化方案的工作,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報告不能走過場般敷衍了事。先從市場、技術和效益三方面論證工程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再比較方案從中選擇較好的方案,對確定方案進行細致分析,提出意見和建議。政府要對工程的規(guī)模和標準進行準確的定位,不可隨意更改,以確定投資估算符合限額設計與控制概算的需要。
3.1.2 項目設計階段
在這一階段,可進行設計招標,對多種方案進行詳細的比較與論證,把科學性和經濟性有機結合,考慮經濟性、實用性和長遠性等多方面因素,選出最優(yōu)方案;在設計圖紙時,可實行設計獎罰制度,一旦設計超過了限額,設計就需要返工,而返工費用由設計單位承擔,而對于方案優(yōu)秀、充分考慮經濟性的設計可進行獎賞,通過這樣的方案避免設計時出現(xiàn)提高造價的問題,調動設計院的積極性,讓他們相互競爭中選擇出低成本高實用的建設方案;另一方面,在初步設計完成,對設計概算進行評審時,要仔細審查概算的全面性與準確性,充分考慮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因素,盡量做到不丟項、漏項,保證造價的準確性。
3.1.3 項目招投標階段
在這一階段,一方面,要規(guī)范招投標管理,避免隨意招標、肢解招標和規(guī)避招標現(xiàn)象;另一方面,在招標過程中要進行嚴格管理。招標文件需對招標范圍、工程內容、工期、質量標準、計價方式、支付方式和保修條款等內容作詳細規(guī)定;在進行審核時,既要考慮招標的控制價和標底,又要考慮投標總報價是否合理,還需對各分項綜合單價的合理性進行研究,杜絕漏項、多報工程量等問題。
為避免設計變更和工程簽證問題對造價控制的影響,造價人員在工程施工期間一定要深入現(xiàn)場,查看工程進度,嚴格控制設計變更,對于施工單位申報的合同價以外的設計變更、施工洽商、設備認價要及時批復,但是須把握造價的關鍵點,做到過程控制而非事后確認。
在發(fā)生設計變更與現(xiàn)場簽證問題時,先要對設計變更是否必要、變更的工程量及相關造價進行審核,其中要以造價控制為先,在進行技術性與經濟性的比較后再確定變更,盡可能使設計變更和現(xiàn)場簽證能夠在保證質量和實用性的基礎上減少投資額的增加。設計變更和現(xiàn)場簽證要經過嚴格的手續(xù),減少其隨意性,若變更所涉及的造價增加過多,則需得到專家論證和相關部門的批復后再實施。
在工程款結算階段,一方面,實行先審核再結算制度,審核過程需嚴謹,在建設單位內部審核通過后還需財政、審計等相關部門進行復審,審核結束后才對工程款進行結算;另一方面,結算時要切實根據(jù)合同執(zhí)行,對于可能出現(xiàn)的建設單位不熟悉工程相關知識、監(jiān)理單位缺乏責任心、施工單位在審核的簽證單中未報送具體工程量、價格的簽訂亦無相關依據(jù)的問題,在審核時需對簽證單中的工程量和價格進行進一步的核實,盡可能剔除不實的現(xiàn)場簽證,保證造價的準確性。
全過程造價管理模式在政府工程中的應用,核減資金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重要的內容,對于政府工程的全過程造價管理,最關鍵的問題是改變過去重事后評審的觀念和方法,做到早介入、全過程跟蹤,及早發(fā)現(xiàn)問題并改進,促使造價管理不斷完善,使有限的資金發(fā)揮最佳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