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媚 龐文生 張 寬 韓 靜 胡 娟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福建 福州 350122
椎動脈型頸椎病臨床表現以眩暈為主,伴耳鳴、惡心、嘔吐、視物模糊等。屬中醫(yī)學“痹證”、“眩暈”、“頭痛”等病證范疇,多發(fā)于中老年人。隨著電腦技術的普及以及勞動方式的改變,頸椎病患者逐年增加并且呈現年輕化。葛根及其復方廣泛應用于頸椎病的治療中。
葛根素是葛根中的主要有效單體成分,可通過血腦屏障,具有良好的血管擴張作用,能增加局部血液循環(huán),明顯改善椎基動脈腦血流量[1]。郭偉莉等用0.3g葛根素 (布瑞寧)靜脈點滴,每日1次,10~14天為療程,與治療前相比,患者椎基底動脈收縮期血流峰速度明顯增加,血漿內皮素含量明顯降低,表明葛根素對改善椎基底動脈血流具有顯著的作用[2]。劉云等將75例頸椎病椎動脈眩暈患者,接2∶1隨機分為治療組50例和對照組25例,治療組在綜合治療的基礎上應用葛根素,對照組應用復方丹參注射液進行臨床療效對比,兩組有效率顯著差異,葛根素治療頸椎病椎動脈型眩暈效果明顯[3]。周丕琪等對123名符合標準的病例進行臨床觀察,患者自入院后予以緩慢靜脈滴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250ml,1次/天,連續(xù)15天,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均有明顯改善;患者全血黏度低、高切變率,血漿比黏度,血細胞壓積,紅細胞電泳時間及血沉較治療前均有明顯下降,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4]。
張其江對160例椎基底動脈型頸椎病患者應用桂枝加葛根湯加味口服治療,多數患者頭暈減輕,尤其頭痛療效明顯,手麻也有相應改善;TCD檢測證實該方治療后椎動脈和基底動脈的收縮峰血流速度、舒張末血液流速均有明顯增加,顯著改善供血不足[5]。李乙根應用桂枝加葛根湯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60例,熊昌源等以天麻鉤藤飲加葛根內服為主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21例,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6-7]。王力紅等以葛根定眩湯加減治療頸椎病椎動脈型眩暈58例,連服6劑為1療程,中度眩暈者連服2個療程,重度眩暈者連服3個療程后,總有效率為93.10%[8]。曾慶強等對160例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應用桂枝加葛根湯口服治療,1個月為1個療程,治療前后腦血流速度的TCD對比,明顯改善了患者的椎動脈椎動脈血流,證明其臨床療效確切[9]。
葛根用來治療頸椎病由來已久,最有代表性的古方為張仲景所創(chuàng)的葛根湯及桂枝加葛根湯。葛根湯由葛根、麻黃、桂枝、生姜、芍藥、甘草、大棗組成,《傷寒論》記載“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項背強幾幾”相似于頸椎病的表現?,F代藥理研究表明,葛根具有改善血液流變性,擴張冠狀血管,改善心肌的代謝,改善微循環(huán)的功效。由葛根的提取物制成的中藥制劑葛根素注射液、頸痛靈顆粒,主要用于頸椎病的治療。綜上所述,葛根廣泛用于治療頸椎病,是頸椎病的有效藥物之一。本文通過文獻調查葛根及其復方治療頸椎病的臨床應用,為探索葛根治療椎基底動脈型頸椎病的物質基礎及其機制研究提供臨床依據。
[1]楊志霞,李振彬,李焱,等.葛根素的活血化瘀作用及其臨床應用進展[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7,16(19):2777-2779.
[2]郭偉莉.葛根素對頸椎病椎動脈型血流動力及內皮作用的研究[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6,13(13):2257-2258.
[3]劉云,黃勤貴.葛根素治療頸椎病椎動脈型眩暈50例[J].福建醫(yī)藥雜志,2001,6(23):78-79.
[4]周丕琪,沈霖,楊艷萍,等.葛根素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123例臨床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學報,2006,1(4):80-82.
[5]張其江.桂枝葛根湯加味治療椎-基底動脈型頸椎病160例[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06,5(20):516.
[6]李乙根.桂枝加葛根湯治療椎動脈型頸椎?。跩].新中醫(yī),2002,2(34):56.
[7]熊昌源,劉松林.天麻鉤藤飲加葛根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21例[J].湖北中醫(yī)雜志,1996,5(18):20-21.
[8]王力紅.葛根定眩湯治療頸椎病椎動脈型眩暈58例[J].臨床經驗薈萃,2006,9(5):80.
[9]曾慶強,王創(chuàng)明,陳海波.桂枝加葛根湯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160例[J].光明中醫(yī),2012,3(27):493-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