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黎標
(杭州市農業(yè)局)
蜜蜂轉地飼養(yǎng)經驗談
唐黎標
(杭州市農業(yè)局)
轉地飼養(yǎng)是一種流動式的養(yǎng)蜂方式,是養(yǎng)蜂人根據四季的變化充分利用蜜源植物的一項重要措施。蜂群轉地飼養(yǎng)追花奪蜜,可以有效提高蜂產品產量,從而提高養(yǎng)蜂經濟效益。然而,蜜蜂轉地飼養(yǎng)耗費大量人力、運力,費用大,蜂群難以保持強群,在運蜂途中如何減少損耗,保持群勢,安全到達目的地,歷來是養(yǎng)蜂技術的難點之一。那么,蜜蜂轉地飼養(yǎng)需要哪些管理措施呢?
當前,蜜蜂飼養(yǎng)主要采用以下三種方式。一是定地飼養(yǎng);二是大轉地飼養(yǎng);三是小轉地飼養(yǎng)。
1.定地飼養(yǎng)
所謂定地飼養(yǎng),就是把蜜蜂固定在一個地方飼養(yǎng)。這種飼養(yǎng)方法是最常見的。如果周圍的蜜源充足,飼養(yǎng)的蜂群不多,選擇定地飼養(yǎng)是最省力的方法。
2.長途轉地
又叫大轉地。我國地域遼闊,省與省之間的氣候有不同,因此一些蜂農采取長途轉地飼養(yǎng)的方式,來滿足蜂群采蜜的需要。大轉地的特點是轉運范圍大、運程遠、中轉多、適宜蜂群數(shù)量多、管理水平高、流動資金足、運輸條件好的蜂場采用。
3.短途轉地
又叫小轉地。小轉地飼養(yǎng)是在小范圍內的轉地飼養(yǎng),一般在蜂場周圍幾十、幾百公里范圍內。小轉地飼養(yǎng)的特點是轉運范圍小、運程近、中轉少、費用低,有一兩個主要蜜源和輔助蜜源的地區(qū)可以采用。
1.落實場地
養(yǎng)蜂場所的環(huán)境條件與養(yǎng)蜂成敗和蜂產品產量密切相關。要詳細了解新場地的位置、主要蜜源植物的種類、面積、開花時間、氣候情況以及歷年到該地放蜂情況和農藥噴施情況、放蜂密度,選好擺蜂地點。
2.調整蜂群
轉地前,對蜂群群勢進行適當調整,重新布置蜂巢,固定巢脾,使蜂巢空氣流通,以保證運輸途中的安全。
(1)調整群勢。蜜蜂多、子脾多的強群,在運輸期間由于空氣流通不暢,最容易被悶死。在轉地前,把強群過多的蜜蜂和子脾調整給較弱的蜂群,使繼箱群保持12~16框蜂,6~8個子脾。巢箱放7~9個脾,繼箱放5~7個脾,每個脾上有七八成蜂。可以在傍晚將強群的紗蓋連同聚集的蜜蜂與弱群的紗蓋對調。7~10框蜂的平箱群,可以臨時加上一空脾繼箱。
(2)保持蜂群的安靜。轉動蜂群需抑制工蜂的出巢沖動,保持蜂群的安靜。因此,盡量避免強光刺激,保證巢內飼料充足,及時喂水,加強通風,防止巢內高溫、高濕、缺氧。為了免受強光刺激,應盡量在夜晚運蜂。夜晚蜜蜂沒有出巢沖動,且氣溫也比白天低,此時運蜂比白天相對安全,白天運蜂應盡量選擇陰雨天。如果運輸途中光線很強,則需采取遮陽措施。當傍晚夕陽直射蜂箱的紗窗時,應將受太陽照射的紗窗暫時關閉,等太陽落山后再打開紗窗通風。長距離運輸應進行途中臨時放蜂。途中臨時放蜂應環(huán)形排列,即將蜂箱排列成方形或圓形,巢門朝內,以減少工蜂偏集。臨時放蜂結束后,應注意工蜂有無偏集現(xiàn)象,若發(fā)生偏集,則必須在再次裝車前進行調整。
(3)調整蜜脾。在運轉途中,蜜少容易餓死蜜蜂,使蟲卵發(fā)育不全或出現(xiàn)拖子現(xiàn)象;蜜多又會增高巢溫,對蜜蜂的安全不利。一個10至12框蜂的繼箱群,在2~10天轉運中,大約需準備5~6千克蜂蜜。轉地前根據群勢留蜜脾,繼箱群選留2個封蓋蜜脾,平箱群選留一個封蓋蜜脾,放于巢箱的外側。同時抽出沒有哺育過蜂子的新巢脾,特別是新的蜜脾和未封蓋的整框蜜脾,防止新脾斷裂和墜毀。此外還要調整粉脾,雙王群往往缺粉,可抽補花粉脾。
(4)加水脾。在盛夏轉地,運輸途中消耗水分較多,包裝前要在箱內加喂1張水脾(即把冰水灌入巢房),水脾一般宜加在繼箱巢脾外側。
(5)巢脾的排列。各類巢脾的排列,要有利于蜂群通風。巢箱和繼箱都有相當?shù)目臻g,便于蜂群空氣流通。春季氣溫較低時,群勢也不強,對蜂巢可以不做大的調整,子脾仍放在中央。高溫季節(jié),群勢強,將子脾和空脾分放在上下兩箱體內,在一側兩側或者中央留有空間。
3.蜂群包裝
運蜂前,用木卡子卡牢巢脾,擠緊巢框與靠板后,用鐵釘將各個框耳固定,可用長40毫米、寬15毫米、厚12~15毫米的木條(框卡)卡在各巢脾之間。外側加隔板,用鐵釘固定。使用箱外包裝器或者打包機,用塑料帶子把巢箱、繼箱和箱蓋連接在一起比較方便,并釘好紗蓋。如果巢箱和繼箱沒有紗窗,必須使用鐵紗副蓋,以保證通風。將鐵紗副蓋釘在繼箱上,打開箱蓋上的通氣窗。下釘子時,注意要用鉗子將釘子夾住,用手力往下壓入,以減少對蜂群的震動。最好用麻繩將蜂箱綁扎,便于搬動。傍晚,當蜜蜂大部分進巢時,噴煙或者噴水驅趕蜜蜂進巢,然后關上巢門。最好使用鐵紗巢門。
4.裝運蜂群
裝運過農藥,有毒化學品的車輛不能裝運蜂群。公路可使用卡車,短途可使用膠輪手推車。運蜂時間,應在晚上或早晨。運蜂時,巢脾與運行方向平行,中途盡量不要停留,車速不能太快,減少蜜蜂騷動。熱天轉運還要注意通風,防止蜂群受熱、受悶。蜂箱門朝后,使巢脾與車廂平行。養(yǎng)蜂人員必須隨蜂押運,以便及時處理特殊情況。
5.到新場地的管理
蜂群到達新場地后,及時將蜂箱擺放到預先看好的地點,巢門方向要錯開。待蜂安靜下來后,再分批、間隔地打開巢門。開巢門時,可適當噴水,以免工蜂迷巢咬殺和飛逃。次日檢查蜂群,整理蜂巢。過2~3天后,蜜蜂進出恢復正常,可開箱撤除木卡,檢查蜂群。一個蜂場放置的蜂群以不多于50群蜂為宜,蜂場與蜂場之間至少應相隔2千米,以保證蜂群有充足的蜜源,并減少蜜蜂疾病的傳播。注意查清附近有無蟲、獸敵害,以便采取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