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麗 張小霞 韓艷軍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河南 漯河 462000)
帶指動脈穿支的筋膜蒂島狀皮瓣修復指端皮膚缺損圍術期的護理
李忠麗 張小霞 韓艷軍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河南 漯河 462000)
目的 探討帶指動脈穿支的筋膜蒂島狀皮瓣修復指端皮膚缺損圍術期的護理。方法 觀察36例43指帶指動脈穿支的筋膜蒂島狀皮瓣修復指端皮膚缺損的護理患者的血運,護理措施和效果。結(jié)果 本組33例皮瓣全部成活,術后皮瓣色潤紅潤,3例術后出現(xiàn)靜脈回流障礙,及時拆除部分縫線后皮瓣少量壞死,經(jīng)換藥愈合,隨訪6個月,患指外觀飽滿,質(zhì)地柔軟,色澤接近正常,皮瓣感覺自術后3個月開始部分恢復,供區(qū)無感覺過敏。結(jié)論 加強術后觀察及護理,積極處理靜脈危象,可有效提高成活率。
帶指動脈穿支的;筋膜蒂島狀皮瓣;指端皮膚缺損;圍術期;護理
指端皮膚缺損是手外科常見損傷之一,修復方法很多,但鄰指皮瓣術后患指要長時間固定,且要二次手術斷蒂,筋膜皮瓣亦存在皮瓣血供差及靜脈回流障礙等不足之處[1],為此我院自2007年8月至2010年11月應用帶指動脈穿支的筋膜島狀皮瓣修復指端皮膚缺損36例43指,經(jīng)術后加強護理,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1 本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齡16~58歲,平均37歲,其中拇指11例,示指12例,中指13例,壞指7例。損傷原因:擠壓傷17例,電鋸傷9例,切割傷10例。缺損面積0.8cm×2.0cm~2.0cm×3.0cm,移植皮瓣面積1.0cm×2.0cm~2.5cm×3.0cm,均急診修復。
1.2 結(jié)果:術后33例40指順利成活,3指術后出現(xiàn)靜脈回流障礙,及時拆除部分縫線后皮瓣少量壞死,經(jīng)換藥后愈合,患者對手指外形及功能滿意。
心理護理:患者因?qū)κ中g缺乏了解且擔心手術失敗,擔心殘廢,生活不能自理,多數(shù)存在憂慮、恐懼、緊張的心理,這種狀態(tài)會導致術后血管危象[2],因此應耐心向患者介紹手術、愈后,以解除其焦慮不安的心理,同時可請病房現(xiàn)有成功病例自身講解,使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積極協(xié)助患者預備完成各項術前輔助檢查,遵醫(yī)囑,做藥物過敏試驗,做好各項術前準備,減少術后感染率,患肢污漬給予清洗,動作應輕柔,預先告知患者術后注意事項,禁止吸煙,避免煙草中的尼古丁成分引起血收縮,影響皮瓣血供。
一般護理:病房需清潔,安靜,室溫保持在25~28℃,溫度過高患者不適,過低局部血管痙攣可影響皮瓣血運,濕度為50%~60%。控制陪護人員,減少不必要的探視,因香煙含尼古丁等物質(zhì)易造成血管痙攣,所以耐心向患者及家屬宣傳吸煙的危害,病區(qū)內(nèi)嚴格禁煙。術后患者平臥位,患肢抬高23°~30°,以利于靜脈回流,患肢上方30~40cm用25W白熾燈照射,同時加用簡易的防護罩,以利于患指局部環(huán)境溫度恒定,石膏托外固定患肢,為傷口愈合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同時指導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纖維素的清淡飲食,禁食辛辣及刺激食物,防止血管痙攣。
皮瓣血運的觀察:移植組織的皮膚顏色應紅潤,一般情況下皮瓣的溫度應在33~35℃以上,如皮溫低至27~31℃或低于健側(cè)皮溫3℃以上,并伴有色澤的改變,提示發(fā)生血循環(huán)危象,需立即進行處理,用棉棒或小指指腹壓迫移植皮膚,壓迫解除后皮色在1~2s內(nèi)轉(zhuǎn)紅潤,如異常應考慮有血循環(huán)障礙的存在,皮瓣2~3d內(nèi)腫脹較重,甚至出現(xiàn)張力性水泡,嚴重者導致靜脈回流障礙或動脈栓塞,可抬高體位,促進靜脈回流,或及時解除下敷料壓迫,腫脹嚴重者可拆除部分縫線。
血危象的護理:動脈危象往往皮膚張力降低,皮溫下降,膚色蒼白,靜脈回流障礙時皮瓣早期嚴重淤血,色澤暗紫[3]。發(fā)生危象時首先需準確判斷危象的性質(zhì)。如動脈危象時判斷是因疼痛引起的血管痙攣還是皮瓣蒂部縫合過緊由于壓迫致供血不足,針對病因處理。術后患者可常規(guī)應用鎮(zhèn)痛泵持續(xù)鎮(zhèn)痛以防止因疼痛引起血管痙攣,必要時可局部給予罌粟堿針30mg局部應用,同時可適當降低肢體高度,以加強灌注。靜脈回流障礙時嚴重嚴重腫脹,可適當拆除部分縫線,向心性按摩或擠壓皮瓣促進回流,并適當較普通體位抬高患肢,以減輕皮瓣灌注壓力。
心理護理:患者因術后環(huán)境改變,對病情認識不夠等易造成情緒低落.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應仔細分析患者心理,根據(jù)不同情緒類型,區(qū)別對待,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另白天有病房探視人員及醫(yī)護人員交流及時患者注意力部分轉(zhuǎn)移,夜間由于持續(xù)臥床,此類患者多有失眠缺乏交流,使白天不能得到釋放的情緒在夜間暴發(fā),嚴重者可誘發(fā)血管危象[4],因此應加強患者夜間的心理監(jiān)測,告知不良情緒可使肌體處于緊張狀態(tài),不利于移植皮瓣血運重建,可通過以往成功病例,說服和引導患者,增加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5]。
功能訓練:功能鍛練是決定患指功能恢復的主要因素,良好的指體功能康復取決于術后早期開展功能鍛練,并貫穿治療全過程,麻醉消失可指導患者進行患肢未固定遠端關節(jié)的主動活動,術后5d起應指導患者進行關節(jié)的被動活動,運動幅度小,以患者剛感到疼痛為止,可每天3次,每次20min進行皮瓣處指膜輕輕按壓,如有不適應立即停止。術后1個月后可進行皮瓣感覺功能訓練,指導患者閉眼觸摸分辨粗細不同物體,繼而辨別不同質(zhì)地的物體,但應注意避免接觸冰冷及溫度過高物體,防止因觸覺敏感度降低導致凍傷及燙傷。
[1] 王恒.帶指動脈穿支的筋膜蒂島狀皮瓣修復指端皮膚缺損[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7(4):115-116.
[2] 容桂榮,蔣春紅,許麗娟.5例手毀傷再植術后精神障礙并血管危象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3):150.
[3] 何曉真,張進川.實用骨科護理學[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1999: 453-455.
[4] 王燕.從斷指再植術后發(fā)生血管危象原因談夜間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0,1(16):28-29.
[5] 趙愛娟.17例斷指再植術患者的術后護理[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 7(22):145-148.
R473
B
1671-8194(2013)20-03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