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6月,智利圣地亞哥的衛(wèi)戍司令奧古斯托·皮諾切特·烏加特接替普拉茨將軍,擔任了陸軍總司令兼內政部長。
1973年9月11日,皮諾切特發(fā)動兵變,阿連德總統(tǒng)以身殉職。
政變上臺的皮諾切特將軍在智利維持了近20年的獨裁統(tǒng)治。他先是出任軍人執(zhí)政委員會主席,1974年6月又成為智利國家元首;同年12月17日,成了智利總統(tǒng)兼陸軍總司令。1980年9月,他操縱公民投票,通過了新“憲法”。根據欽定的“憲法”,智利的總統(tǒng)任期由6年延長到9年;并規(guī)定,在任時間超過6年的總統(tǒng)可以成為參議院的終身參議員。
在他統(tǒng)治智利時期,他不斷用血腥的手段清除異己,對自己發(fā)動政變,使民選的阿連德總統(tǒng)死于非命的行為,皮諾切特從未表示過懺悔。至于說軍政府統(tǒng)治時期那么多人死于無辜,他也不認為是犯罪。但是非自有公論。皮諾切特執(zhí)政近20年,人們沒有忘記智利創(chuàng)造的經濟奇跡,但更沒有忘記皮諾切特起家的手段,人們不愿意一個獨裁者、一個劊子手長久地充當國家元首,因為這對智利來說是一個恥辱。
1988年10月,皮諾切特的總統(tǒng)任期結束,但他并不想退出政壇,反而故技重演,想再次操縱輿論,使自己的任期延長到1997年,但此時的智利公民,已經不像十幾年前那么溫順。55%的選民在“贊成還是反對皮諾切特”的選票上寫下了一個“不”字!
當皮諾切特在大選中失敗的消息傳出之后,成千上萬的智利人走上了街頭,在燦爛的陽光下歡慶勝利。人們揮舞著智利國旗,唱著歌曲,高呼口號,走在圣地亞哥的大街小巷上。
皮諾切特不得不低下自己的頭顱。軍政府宣布尊重人民的選擇,在反對派的歡呼聲中,內閣成員宣布集體辭職。皮諾切特于1990年3月卸任。他不再是智利總統(tǒng)了,但他還擔任陸軍總司令的職務。根據“憲法”,這個職務他可以一直干到1998年3月11日。
可是,智利人民終究沒有忘記皮諾切特的所作所為。當他想成為終身參議員的時候,一些議員提出,皮諾切特靠軍事政變上臺,又對智利人民實施了長達17年的獨裁統(tǒng)治,沒資格成為智利的終身參議員。
1998年1月6日,一些議員動議,皮諾切特不得進入參議院。第二天,這個議案在眾議院以多數票獲得通過。同時,一些議員還要求召開特別會議,討論皮諾切特在軍人統(tǒng)治時期的表現(xiàn)。
對議員的舉動,上臺執(zhí)政的弗雷總統(tǒng)十分矛盾。私下里,他同意議員們對皮諾切特所做出的評判,但是,他深知皮諾切特的秉性。如果智利人民不能滿足他的愿望,他可能再來一次軍事政變。這對智利的民主建設是極為不利的。因此,他警告議員們:這個時候對皮諾切特進行指控不合時宜。它會影響到軍權的順利交接,甚至會影響到智利的民主進程。他勸告議員們放皮諾切特一馬,大局為重。議員們只得暫時放棄了對皮諾切特的指控。
1998年3月10日,82歲高齡的皮諾切特把象征陸軍最高指揮權的權杖和劍交給了他的繼任者、國防參謀長里卡多·伊蘇列塔。在儀式上,皮諾切特流下了動情的淚水。是對自己暴行罪孽進行懺悔,還是慨嘆自己未能成為智利的“終身總統(tǒng)”?對此,人們已經不得而知了。
但是,智利人民對他的所作所為已經做出了判決。就在他交出軍權的第二天,皮諾切特在重重護衛(wèi)下,在聲勢浩大的抗議聲中,進入了參議院,就任終身參議員。參議院內,左派議員高舉著皮諾切特當政時期失蹤人員的照片以示抗議;參議院外,憤怒的人們高呼著“打倒皮諾切特!”的口號,焚燒了他的模擬像。政府動用了警察,使用了高壓水槍和催淚瓦斯,才將憤怒的人群驅散。
皮諾切特在位期間把所有的后路都安排好了,在智利,他是安全的,沒有人敢動他一根毫毛??墒?,他沒有想到,1998年,當他飛到倫敦時,西班牙法庭發(fā)出傳票,將其拘禁在家中逾一年。最終由于健康原因,他才獲得釋放回到智利。2002年,智利最高法院裁定皮諾切特因為癡呆癥不適宜出庭接受侵犯人權的指控,他隨即放棄了在參議院的席位。2004年5月,智利最高法院又裁定他具有接受審判的能力。當年12月他遭到多項罪名的起訴。
(摘自東方出版社《神秘的第三只手:美國情報機構大揭秘》 主編:高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