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10月26日,重讀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詠重陽的詩,我大哭了兩次,是傷心至極的痛哭,非常想念母親。
兩天后我查了日歷,才知道這一天是重陽節(jié),也就是老人節(jié)。那一刻,我突然有了一種很后悔的心理,后悔以前沒有關注過重陽節(jié),后悔沒有和母親過過重陽節(jié)。
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是農歷上的七個重日,九月九是最大的兩個陽數(shù)相重,因此叫重陽節(jié)。重陽節(jié)是在菊花綻放的九月也叫“菊花節(jié)”,從中可以看出,菊花是重陽節(jié)的命脈。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瘟魔,它的出現(xiàn)奪走了很多人的生命。青年恒景的父母也被瘟魔奪走了生命,恒景決心除魔,在一位仙長的指點下,苦練本領,九月九日學成后回去除魔。臨別時仙長送給恒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并教授辟邪用法。九月初九的早上,恒景在附近的山上,發(fā)給鄉(xiāng)親們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當瘟魔再出現(xiàn)時,茱萸的奇香和菊花的酒氣,使瘟魔無法靠近人群,恒景手持寶劍刺死了瘟魔。從此九月初九,便成了一個歡慶的節(jié)日,出游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喜插茱萸、吃重陽糕、喝菊花酒成了重陽節(jié)的風俗。
重陽節(jié)是菊花盛開的季節(jié),是賞菊的好時間,故有重陽賞菊的風俗。對于菊花我有特別的偏愛,因為母親喜菊我也喜菊。菊花是我們生命中的花朵,菊花是花中之魂,是花中“四君子”之一,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它在秋季開放,也被稱為秋菊,菊花種類繁多,我國有1950種,黃、白、紫、綠競相開放,千姿百態(tài)。
菊花是長壽花,不畏霜雪、寒秋綻放、獨立堅定,是花君子。菊花除觀賞外,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菊花茶、菊花粥、菊花火鍋、菊花炒雞片、菊花酒……菊花具有清熱解毒、清目明心之功效。我國的廣東省中山縣小欖鎮(zhèn)是著名的菊城,每60年的一次菊展,讓小欖盛譽海內外。
我是一個心存感激的人,感激這個節(jié)日,讓我們記憶老人,記憶父母的恩德。
責任編輯:趙 波
美術插圖:齊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