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人善制花食,一年四季的鮮花,都會依著季節(jié),被閨閣中的烹飪高手化為趣致的美味。自農(nóng)歷二月初玉蘭花開,蘇州的花食季節(jié)便開始了。玉蘭花早于辛夷,花開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蘭。一樹的白色花朵,看不到葉子,只見那粉妝玉琢的層層花苞。但凡下場雨,滿開的萬蕊白花就被打落,樹下滿是殘雪般的落花。這時,蘇州的巧手廚娘們會拾取花瓣,和以粉面蔗糖,在油鍋里輕煎一下,稱為玉蘭花餅。同樣的做法,亦可在《山家清供》中找到,不過煎的不是玉蘭,而是牡丹。想來兩種花都有肥美的花瓣,施點面炸一下蘸糖吃油香仍不掩花香。在《山家清供》中,牡丹有另一種做法,是汆水后跟其他蔬菜一起涼拌著吃,但澀味就略重了些。據(jù)說把牡丹花當拌菜吃以及油煎的吃法,都是南宋初年的陳太后喜歡的吃法,這位常年吃素的太后,以在春天吃新鮮的牡丹花為最大的享受。
六月是茉莉和珠蘭上市的季節(jié)。蘇州的茶店這兩種花都會收,珠蘭取其子,稱為撇梗,用來配茶;茉莉則是用其花蒂,叫作打爪花。周瘦鵑在《茉莉開時香滿枝》中寫自家如何處理茉莉花:“把茉莉花蒸熟,取其液,可以代替薔薇露。也可用做面脂,澤發(fā)潤肌,香留不去。吾家常取茉莉花去蒂,浸橫涇白酒中,和以細砂白糖,一個月后取飲,清芬沁脾?!辈恢苁甍N自制花露的技藝,可以與董小宛相較否??傊谔K州,很多人都會用漬法自己提取花之香露,用來點茶釀酒。冒襄寫董小宛制花露:“釀飴為露,和以鹽梅,凡有色香花蕊,皆于初放時采漬之,經(jīng)年香味顏色不變,紅鮮如摘,而花汁融液露中,入口噴鼻,奇香異艷,非復恒有?!睋?jù)說董小宛做得最好的花露依次為秋海棠露、玫瑰露和桂花露。而現(xiàn)如今人們所最為熟悉的花露,則是用來給小孩子清熱解暑的金銀花露,淡而幽然的清甜,讓人覺得這是不可思議的味覺。
蘇州人的花食包含了玉蘭、茉莉、荷花、桂花,但最出名的莫過于蘇州人腌漬的玫瑰醬,必須要摘取色澤鮮艷、花瓣肥厚、香味濃郁的玫瑰花,經(jīng)過梅鹵的腌制,保持原有的色和香,再經(jīng)混合砂糖,搗爛成醬,成為質(zhì)地細而潤滑的玫瑰醬,味道酸甜,玫瑰香氣芬芳,這醬可以用來制作糕點、涂抹饅頭、蘸食粽子,足見蘇州人對玫瑰香味的喜愛。而蘇州醬菜里竟然還有種玫瑰大頭菜,把玫瑰花瓣腌進了蕪菁中。據(jù)說是先要把蕪菁剝皮后入窖腌制,之后切削整形,要切成片片綴連不斷,然后再用甜面醬、白糖及玫瑰花瓣浸漬一段時間,方得到這玫瑰味道的傳統(tǒng)醬菜。一大早,來碗白粥配玫瑰大頭菜,讓胃袋在花香怡人中醒來,也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