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1912年5月北上北京到北洋政府教育部任職,一直到他逝世,應該說還是相當幸福的。北洋政府是中國歷史上很不幸運的政府,總統(tǒng)換來換去,總理換來換去,你方唱罷我登場,簡直就是一個走馬燈時代。但是不管總統(tǒng)由誰來干,總理讓誰來當,都不影響北洋政府官員的生活質(zhì)量,也不影響北洋政府時代大學教授的生活質(zhì)量。甚至那個時代官員和教授們的生活質(zhì)量,遠遠超過1927年之后到建國前官員們和教授們的生活質(zhì)量。
魯迅在教育部任職的時候,薪水從兩百四十元漲到三百多元,不但自己生活得富裕體面,就連他在紹興的母親和第一任妻子朱安,還有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共同組成的大家庭,也從魯迅的薪水里得到保證。周作人還在紹興的時候,魯迅每月給他寄回一百大洋,補貼家用。就是到了北京,弟兄三個的生活,魯迅的薪水和周作人的薪水也足夠開支。魯迅買書的錢,在北京就足以滿足一個家庭的生活。因為那個時候一個警察每月的薪水只有八元,中學教師的薪水有四十五元。
1926年5月,在廈門大學任文科主任兼國學研究院秘書的林語堂,推薦自己的朋友魯迅到廈門大學國文系和國學研究院任教授,薪水每月四百元。魯迅是1926年8月26日離開北京的,按照一般的規(guī)律,9月給魯迅開工資就不錯了。但是廈門大學在1926年7月28日,就給魯迅支付了7月份的薪水四百元,還附帶支付了到廈門的旅費一百元。那個時候的大學,可能是教授本位,而不是校長本位,所以才能夠以對待教授的方式對待魯迅。
1926年12月21日,魯迅接到廣州中山大學來信,通知魯迅被聘為正教授。12月31日,魯迅辭去在廈門大學的一切職務。1927年1月7日,廈門大學給魯迅送來了12月份的四百元薪水。無論魯迅和校方有沒有矛盾,廈門大學的極力挽留和送薪水一事,都可見當時大學對教授的寬容和謙恭。
1927年1月16日,魯迅離開廈門,到中山大學任教,2月份參加中山大學的具體工作。1月28日,魯迅就收到了中山大學1月份的薪水——廣東毫洋兩百五十元,北伐庫券兩百五十元。魯迅挪動了一個大學,月薪就漲了一百元。二月份上班,一月份就發(fā)薪水,中山大學也是夠意思的。1927年4月21日,魯迅辭去中山大學一切職務,學生代表堅持挽留,中山大學也多次致函魯迅挽留,魯迅堅辭不就。寄給魯迅的聘書,魯迅立即寄回中大。就是在如此的拉鋸戰(zhàn)中,中山大學依然給魯迅送來了5月份的薪水五百元。
魯迅的幸福生活不僅來自北洋政府和大學,也來自大學里的教授們。當時的知識分子,還保留了古代知識分子們的古道熱腸和惺惺相惜的樸素情感。無論魯迅是辭職還是不辭職,教授們和朋友們都和平時一樣善待魯迅。魯迅在廈門只有一百四十天,即將離開廈門的時候,各種餞行活動紛至沓來。教授們餞行,全體學生送別會,文科送別會,浙江同鄉(xiāng)送別會,各路朋友送別會,讓魯迅很受感動。在魯迅日記里,可以看到這樣的記載:九日,毛瑞章來并贈茗八瓶,煙卷兩盒。十日,心田及矛塵來并贈綽古辣兩包、酒一瓶、煙卷兩盒、柑子十枚。十二日,晚,丁山邀往南普陀野餐,同坐共八人。十三日,午,林夢琴餞行于大東旅館,同席約四十人。
細讀魯迅日記,從字里行間可以看到,魯迅生活得相當幸福。綽古辣就是巧克力,在1927年,就有人送給魯迅巧克力,說明魯迅的生活是很西化的。那個年代,不要說吃巧克力了,全中國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人,恐怕連聽說也沒有聽說過。
但是魯迅的幸福生活是誰給的?讀魯迅的日記,卻是一頭霧水。因為魯迅沒有那么多感謝,就找不到給他幸福的人是誰。在《魯迅日記》里,倒是有這樣一個片段讓人驚奇,1926年11月17日,廈門大學召開懇親會,結(jié)束的時候,學生指導長林玉霖說:“校長對職員的體貼真如父母一樣。”哲學系教授繆子才立即站起來痛斥林玉霖:“簡直就是一派胡言?!薄遏斞溉沼洝防镞@樣記載:終至林玉霖妄語,繆子才痛斥。校長像父母,老師像父母,現(xiàn)在幾乎就是教育箴言,而在魯迅時代,卻是妄語。這個小片段,或許能為魯迅的幸福找到淺顯的注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