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新課改;合作學習;組長;條件;作用
〔中圖分類號〕 G635.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 01—0040—01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新課改強調的是學習方式的變革,在學習中我們要把過去以接受式學習為主的“聽中學”轉換為以研究性學習為主的“做中學”,更要提倡對學、群學。同時教師的教學方式也要實現轉變,要從灌輸式教學轉向探究式為主的教學模式。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以小組的形式組織實施教學,因為一個學校的生命線是教學質量,而教學質量的高低取決于課堂教學,但是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學習小組,那么,探索如何做好學習小組的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對此做了兩個方面的探索,具體如下。
一、學習小組組長應具備的條件
1. 要有好的人品,即做人誠實守信、踏實認真。有了這些好的品質,組長才能以德服人,才能在待人接物等方面給其他人作表率,才會有威信,提出的意見別人才會尊重,這樣小組的整個工作就會順利開展。
2. 要個性、 樂觀且有熱情。如果組長沒有這些個性品質,那么組內的學習、文化等氣氛將一直會是沉悶的。相反,熱情、個性和樂觀會在無形中感染其他人、帶動其他人。
3.組長要有一種探究最佳學習方法的強烈欲望。教師教法變了,那么學生的學習方法是否變了,學生是否能體會到學習中的快樂,是否還像以前一樣死記硬背,是否所獲得的知識都是來自于教師的講授。這一切將決定學生的學習是痛苦的還是積極主動的,那么,作為組長就要勤于探究、總結和嘗試不同的學習方法,以起到帶動、示范和引領的作用。
4. 組長要有經常總結和反思的自覺意識。這里的總結和反思包括二個方面的內容,即知識與方法。知識的總結和反思指的是在每個模塊學習結束后,對知識進行分析、對比、歸納、總結,以求對新舊知識的融會貫通,形成知識模塊,使之系統化并最終達到對知識的落實和鞏固。這是一個加工的過程,是一個運用的過程,是一個把書本及教師教的知識變?yōu)樽约褐R的過程。久而久之,組長就會形成一種“我學會了什么”的意識,在對知識進行總結和反思的同時,會思考這一個階段我學的是什么,是如何學習的,采用了哪些方法,取得了怎樣的效果。
二、學習小組組長的作用
1. 組長要用班級的人文思想和管理原則來規(guī)范和約束每一個組員,使其樹立小組榮譽感。這里所提到的班級人文思想是與人品、感恩、孝和禮儀等有關的班級契約或班級靈魂。班級靈魂或契約重在提升學生的內涵修養(yǎng),班級的管理原則重在規(guī)范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傊?,對小組的管理是思想引導在前,制度規(guī)范在后。
2. 組長要做好課前、課中、課后的管理和引導。課前根據學生層次分配預習任務,督促其完成。課中引導組員積極參與到小組的活動中來,督促被動的學生積極回答問題。課后督促學生完成作業(yè),做好復習。
3. 組長除管理學習外,還要兼顧組內的衛(wèi)生、紀律、學習和文化氛圍調節(jié)等工作,并密切關注組員的思想、行為和心理等一切動態(tài)變化,要求“零距離”地了解組員,無條件地尊重組員,用組員樂于接受的方式去引導和幫助他們,這樣一方面可以加強團結,凝聚人心,另一方面便于班主任及時了解學生的信息,進一步開展工作。
4. 小組長要負責管理自己的小組。開小組會議時,各小組組員進行自評和他評,小組長要解決一周之內存在的問題,將重大問題報告給班主任。應該注意的是小組會議不是批斗會,而應以說優(yōu)點、鼓舞組員士氣和振奮整個“團隊”精神為主。
5. 在作業(yè)、課堂活動等學習過程中小組長要防止組員不思則問,對于在要求的范圍內不參與合作學習的組員,小組長應耐心為其做工作。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