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現(xiàn)代京劇《智取威虎山》,人們至今還對劇中人物解放軍剿匪小分隊團參謀長少劍波記憶猶新。這一藝術(shù)形象的塑造者便是上海京劇院表演藝術(shù)家、高派老生傳人沈金波。
與毛澤東切磋《逍遙津》
沈金波生就一副超高清亮的“金嗓子”,他的演唱風格,深得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欣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他經(jīng)常被邀請參加為中央首長演出的內(nèi)部晚會。在一次晚會上,興致勃勃的毛澤東竟先后點他唱了11段高派名劇。其中,對《逍遙津》毛澤東更是百聽不厭。一次,毛澤東特意將演出后的沈金波喚到面前請教:“你剛才唱的《逍遙津》,怎么和我記得的有點不一樣?”
“不知主席所記得的《逍遙津》,是怎樣唱的?”沈金波認真地問道。
于是,毛澤東便興味甚濃地抬手拍板,哼唱起來。
聽了出自毛澤東之口的《逍遙津》,沈金波全明白了,那是50年前被稱為汪派名角的汪桂芬老先生所唱的樣式,可見毛澤東對京劇的喜愛與熟悉非同一般。
周恩來正名現(xiàn)代京劇
在與中央領(lǐng)導人的接觸中,沈金波與周恩來的接觸更多。周恩來的淵博知識和求實作風,尤使沈金波敬佩。他回憶到,周恩來曾向他如數(shù)家珍地講述京劇的發(fā)展史。使他難忘的是,周恩來看完他演出的現(xiàn)代京劇《紅色風暴》后,給予積極鼓勵,并主動提出:“以后,你們改戲需要什么歷史資料,我可以提供?!?/p>
1964年夏天,沈金波以《送肥記》和《戰(zhàn)海浪》兩出獨幕現(xiàn)代京劇,參加北京的京劇現(xiàn)代戲全國會演,遭到保守勢力的攻擊,有人諷刺他的演出是“非驢非馬”。沈金波情緒受了影響。周恩來知道后當面肯定他的演出,并既有針對性又十分風趣地說:“非驢非馬是騾子嘛,它吃草少而且力氣大。”
曾被江青嫌“太瘦”
在“八億人民八部戲”的年代,現(xiàn)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是藝術(shù)成就最高的“樣板戲”之一,備受中央重視和全國人民矚目,而沈金波也由此家喻戶曉?!吨侨⊥⑸健返闹饕輪T有李仲林(飾楊子榮)、紀玉良、王正屏、賀永華(飾座山雕)等,1958年8月首演于南京中華劇場。1963年,經(jīng)周信芳院長提議加工修改,于同年6月,晉京參加全國京劇現(xiàn)代戲觀摩演出大會的首輪演出。毛澤東、周恩來觀看了演出,基本上肯定了這個戲。后來江青傳達了毛澤東的意見:認為反面人物的戲太重,要加強正面人物的唱,不要把楊子榮搞成孤膽英雄。據(jù)此,加強了楊子榮和少劍波的戲,刪削了幾個反面角色的戲。
1965年3月,鑒于賀龍元帥看戲時曾提出“楊子榮不是有匹馬嗎?京劇里騎馬上山比踏雪上山更好看”,創(chuàng)作人員增加了《打虎上山》中的“馬舞”和小分隊的“行軍”、“滑雪”等舞蹈場面。
1968年秋,《智取威虎山》赴北京定稿,拍彩色影片。在此期間,劇組曾邀請小說《林海雪原》中楊子榮的戰(zhàn)友孫大得來作報告,江青對此十分惱火。1969年6月,江青指令:樣板戲與小說《林海雪原》有質(zhì)的區(qū)別,《智取威虎山》必須改名!接著江青提出要對《智取威虎山》做“脫胎換骨的改造”,將劇名改為“《智取飛谷山》”;夾皮溝改為“樺樹溝”;劇中人物楊子榮改名“梁志彤”,少劍波改名“趙建剛”,座山雕改名“隋三刀”等等。江青還把美化英雄的希望寄托在化妝上。但化妝師化的妝,她怎么看也不滿意。她指著童祥苓的臉部造型說:“化妝時,眼睛角上要往上畫出去一些?,F(xiàn)在楊子榮的眼睛滾圓滾圓的,臉又這么橫,一點也不英俊。這樣不允許!”接著她又點了沈金波的名字:“你怎么面黃肌瘦的?是不是不給你吃?”沈金波一愣,無言以對,過了半天才說了一句:“我身體挺好,我還覺得胖了些呢?!焙髞恚珴蓶|批評了江青等人的做法,這才使該劇的地名、人名得以恢復。
晚年壯志未酬
在“文革”之后,《智取成虎山》演出場次很少,沈金波又因接老戲不多而苦嘆不已:“作為一個演員,老不演戲怎么行呢?”于是,他主動要求調(diào)到上海戲曲學校,負責教學工作。平時,他經(jīng)常是三句話不離本行,為京劇現(xiàn)狀憂慮而溢于言表:“十年能出一名狀元,卻出不了一名好演員?!彼啻螌ι虾蛐W生說:“你們老戲?qū)W得少,自己庫存貨少,創(chuàng)新就很難。有人總想學《智取威虎山》的少劍波,以為我唱的那段‘朔風吹’是新創(chuàng)的,其實這段唱都是從老戲里來的,老戲里好東西太多了,多學用起來才方便。” 退休后,沈金波的心情越發(fā)郁悶,經(jīng)常以酒澆愁。1989年仲秋,沈金波被查出患有肝癌。手術(shù)后,同仁們?nèi)ヌ酵?,他頗有壯志未酬之感:“我多么想多教兩出戲,讓咱們的國粹少失傳一些?!?990年7月14日,這位天才藝術(shù)家溘然長逝,終年64歲。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