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打細算餐桌AA制
近乎教條的AA制是日本式飯局最典型的特征。不僅朋友同事之間的小聚如此,據(jù)說就連政治家們公款吃喝之后都不忘AA一下,然后各拿一張賬單回去沖賬報銷。
東京的大街小巷遍布著世界各國風味的小飯館,規(guī)模小的僅三五張桌子。夜幕降臨,公司職員們通常三五成群聚到小店喝上幾杯,聊聊職場八卦,結(jié)賬時照例是一成不變的AA制。因為吃的都是自己口袋里的錢,所以對于花在飯局上的銀子還是十分精打細算的,很少出現(xiàn)剩酒剩菜等浪費現(xiàn)象。
德國:餐桌浪費處罰最嚴
德國是世界上處罰餐廳浪費最嚴的國家。在德國,無論自助餐還是點餐,都不能浪費,一旦發(fā)現(xiàn)有人浪費,任何見證人都可向相關(guān)機構(gòu)舉報,工作人員會立即趕到,按規(guī)定罰款。
從幼兒園起,德國孩子們就會受到節(jié)儉就餐的教育,孩子們就餐時老師會按需分配食物,一次不能太多,有需要的孩子可再加。在家里,孩子若浪費食物,也會被處罰勞動。
德國餐館一般不設(shè)包間,甚至總理、部長也都在大庭廣眾之下用餐。德國高官宴請各國高官通常就在普通餐館擺一張長桌,雙方人員分賓主坐在條桌兩邊,用餐就在大庭廣眾之下,其他食客看得一清二楚。
墨西哥:吃剩打包表關(guān)愛
墨西哥人聚會宴請的形式分為三種:第一種是由政府或者是大單位組織的宴請活動,以飲酒談話為主,吃東西基本為淺嘗輒止;第二種則是個人間的請客吃飯,墨西哥人秉持著寧濫毋缺的習(xí)俗,一定要客人吃剩才算是宴請到位,但是墨西哥宴請多為分餐制,客人為了表示禮貌一定會吃完自己盤中的份額,所謂的“剩飯”只是在主餐盤中沒被消耗的公共菜肴;第三種則是私人關(guān)系非常要好的人之間舉行的聚會,這種聚會并不一定準備豐盛的菜肴,三五好友飲酒談笑即可,和大魚大肉的宴請有著本質(zhì)區(qū)別。
如果不是非常正式的場合,墨西哥人不會覺得將吃剩的東西打包有什么不妥。許多長輩會將沒被動過的菜肴打包,送給年輕人,以示關(guān)愛和親近。
韓國:吃自助餐先交押金
與很多國家不同,韓政府推行餐桌節(jié)約計劃,將努力對象瞄準餐廳,而非就餐的客人。
韓國上世紀末推出一項法令,如果一家餐館能向顧客提供把飯菜吃光的標準菜單或能讓顧客把吃剩下的飯菜打包帶走,就可享受減稅或減收30%水費的優(yōu)惠。此舉一出,很多韓餐廳在客人點餐時就努力向客人介紹飯菜的分量,力求從源頭上堵住餐桌浪費。
作為餐桌浪費的重災(zāi)區(qū),多家韓國自助餐廳陸續(xù)推出“吃自助、交押金”政策,要求客人就餐前先交納押金,如出現(xiàn)食物浪費現(xiàn)象,餐廳不會返還客人押金。
意大利:盤中剩食物不禮貌
意大利的餐廳檔次分類清晰,僅從其“招牌”上就能很容易加以區(qū)別,使人們能夠根據(jù)自身消費水平挑選適合的餐廳。此外,意大利的餐廳沒有“最低消費”。
通常,意大利人每周日都會到附近的教堂進行彌撒,然后中午一家人會到比較熟悉的餐廳用餐。在他們的觀念中,到餐廳用餐其實是用來維系親人、朋友間情感的最好方式。因為都是一家人,所以沒有必要講究排場或者面子。在用餐過程中實行分餐制,大家會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食物,很少浪費。
到意大利人家中做客,如果盤中剩下食物,是一種不禮貌的表現(xiàn),更是對主人的不尊敬。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