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0年即將到來的時候,上海一家報紙約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白巖松寫一篇新千年寄語。當時,白巖松選擇了兩個關(guān)鍵詞,一個是反思,另一個是平靜。
反思,不難理解。大而言之,建國幾十年,時至今日,的確需要我們靜下心來進行一番徹頭徹尾的思考,看看來路,展望去路,既是對歷史負責,也是對未來負責。小而言之,對于我們生存已不再是最大的人生問題,短短長長的幾十年風雨人生路,或歪或直一路走過來。今天,我們更應(yīng)該停下自己匆忙的腳步,盤點一下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提及平靜,原因并不復雜。因為安撫內(nèi)心,將會是未來最大的問題。
白巖松說:“戰(zhàn)亂時代,偌大的中國,放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今日,偌大的中國,再難找到平靜的心靈。不平靜,就不會幸福,因此,當下時代,平靜才是真正的奢侈品?!?/p>
的確,平靜心靈,平靜生活,平靜你我才是急需做的。靈魂若是簡單了,就會像朗日皓月,照徹我們生活的天地;人生若是簡單了,就會像氣韻生動的水墨畫,疏朗有秩的幾筆,就能透出我們雄逸袖拔的精神。怎樣才能平靜心靈呢?
水能映人 人人心中都有一汪清泉,洗濯靈魂,滋潤生命。只是瑣碎紛雜的生活掩蔽了周身縈繞的環(huán)佩妙音,朦朧了你我的清碧透明。
我們不妨踱步于一灣清水旁,微風拂過引起幾圈漣漪,輕泛在水面上,蕩漾起無邊的靜雅與澄澈。俯身而看,分明的影子倒映在水中,或是愁苦或是歡笑,盡展無遺,它映射著內(nèi)心的期許與渴望,映射著彷徨與無奈。但它仍舊靜默著,以一種坦然淡定寧靜的姿態(tài)與你對視良久,無論如何你都應(yīng)該擱置其余的東西,留下那一顆平靜的心,即使再大的風浪也不會將你打斷。它映照出了你的容顏,也映入了你的內(nèi)心,讓你超脫物外,坦然于世,靜而寧心。
多少次,站在水邊,企圖捕捉住些什么,譬如蘭舟的纜繩,紅帆的背影??墒撬诠庥爸袚u動,船兒在對岸的樹陰下飄零,離得遠,看不清竹篙和木槳?;蛟S什么也沒有,連漁翁和擺渡的人也沒有。心事虛化,雙手掬挹起一捧流水,水像散逸的珍珠,一粒粒灑落地上,是誰的時光在灑落?又是誰的精神在灑落?
一切試圖挽留像流水似的東西都是徒勞可笑的,它的散漫無所謂目的。是時間驅(qū)趕著流水,還是流水驅(qū)趕著時間?誰能在歷史的壁畫下拾到飛天撒落人間的繁花,誰能在靜幽的山巒間拾到李白漏遺的月光?也許,河流能承載更多的往事,一部分往事隨泥沙沉沒,一部分隨河水流轉(zhuǎn)。時代只是視角,心胸才是容器。沒有時代,誰會尋找到窺探時光的焦距;沒有豁達的心胸,誰又會評估人生的意義?站在源頭,流水清淺;中游,沉渣泛起;下游,濁流滾滾。用杯子盛,水是圓的;用斗量,水是方的;放縱散誕的流水是無形的。既如此,我們何不息事寧人,何不平靜內(nèi)心,平靜自己的世界呢?
山能悅?cè)?攀登的高度決定了你的境界。
你站在山麓,所見泉水淙淙,所聞鳥鳴嚶嚶,賞心悅目。站在旅途的起點,你對前路滿懷期待和自信,輕松地上路。
你站在山腰,高密的松林遮蔽了頭頂?shù)奶炜?。這里沒有鳥語花香,四下冷寂。也許此時你已面帶倦容。走在途中,你不能選擇退后。前路未卜,云霧繚繞中山頂?shù)妮喞綦[若現(xiàn),對明天的景色你一無所知。你想象著山頂會看到一個極樂境地,眾人仰慕。內(nèi)心抱定希望,痛苦并快樂地前行。
你終于到達山頂,此時已是發(fā)枯唇燥、身心俱疲。然而山頂并不是想象中的極樂境地,而是一頂幽靜。遍地只有碎礫,藍天清澈寥闊。站在路的盡頭,俯仰之間你意識到,自然之中的你我竟是這般渺小。這是一種山巔的境界,一種登峰造極之后的感悟,于是我們才看到,如亞里士多德、愛因斯坦之輩的科學界泰斗在洞察了宇宙間的諸多神秘又神圣的規(guī)律之后,還會對人生、生命、自然產(chǎn)生感悟,在人文哲學領(lǐng)域有所造詣。
高處不勝寒,但也正是在山頂?shù)臒o盡凄涼中,你才能看到自然的恢宏磅礴之勢,領(lǐng)悟到宇宙間更深遠、更隱秘的生命之道,來填補自己心靈的空白。然而,人生智慧的錦囊無限之大,永不可能填滿。生命偉大與渺小間的差距也許就在一線間——當你站在山腰,不再前行不再收獲,你永遠是渺小之輩,但若你肯再堅挺著走出一步,多收獲一些,你就登上了山巔,步入偉大之列。
但愿此時的你依然相信,世上仍有前行的路,仍有更高的山峰,它在待你登攀。
鏡能照人 充滿愛意的人生活在充滿愛意的世界里,充滿敵意的人則生活在充滿敵意的世界里。你所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你生命中的鏡子。
鏡子有一個非常獨特的功能,那就是能毫無保留地映射出在其前面的影像。你笑它就笑,你哭它也哭,你美麗動人它也美麗動人,你面目猙獰它也面目猙獰。有人說“鏡子”實事求是,也有人說“鏡子”人云亦云,更有人說“鏡子”從不卑躬屈膝,其實就像真正的鏡子具有反射功能一樣,我們生活中的每個人也都能清晰地映射出他人的影子。當我們看到美麗的事物時,例如一座花園,那這花園就起到了反射作用。為了發(fā)現(xiàn)我們面前美好的事物,我們必須發(fā)現(xiàn)在自己內(nèi)在的美。我們愛某個人,也正是我們愛自己的表現(xiàn)。我們經(jīng)常聽到這樣的話:“當我和那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我愛那時的自己?!边@句話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在我愛那個人的同時,我也在愛我自己。”有時,我們遇見一個陌生人,感覺一見如故,就好像已經(jīng)相識甚久。這種熟悉感有可能就來自于彼此身上的共同點。
就像“鏡子”或他人能映射出我們積極的一面一樣,我們更有必要關(guān)注映射出自己消極方面的“鏡子”。這意味著,就像我會對他人身上令我厭惡的特質(zhì)感到惱怒或不安一樣,我們應(yīng)該更好地重新審視自己的特質(zhì),并考慮做一些改變。即使我不想做大的改變,至少我會考慮該如何修正自己正在做的一些事情。因為當一個人走錯方向時,停下自己的腳步其實就是一種進步。
反觀自己,反觀心靈,反觀生活,反觀生命,你將會明澈人生。
書能香人 書是最有靈性的東西,它們靜靜地豎立在墻邊,默不做聲。它們不擁擠,不呼叫,也不企求,仿佛都睡著了,可它們的每個名目又都像是在看著你。你的目光若只是一瞥而過,你的手若只是一觸即往,它們不會乞求呼喚你,也不會擁上前炫耀自己。它們等待著,直到你把它們開啟,然后它們才開啟自己。只有我們的周圍寂靜下來,我們的內(nèi)心平靜下來——在一個夜晚,當你經(jīng)過困頓的旅途回到家中;在一個中午,當你不勝疲倦地離開人群;在一個早晨,當你昏昏然從睡夢中醒來——這時你走向櫥邊,上百雙眼睛,上百個名字默默地、耐心地迎接你搜尋的目光,宛如蘇丹宮殿里的女奴在迎候自己的主人一樣,謙卑地聽候使喚。于是,猶如手指觸動了琴鍵,你找到了內(nèi)心旋律的音調(diào)。這沉默的潔白之物,柔弱地依偎在你手上,它簡直就是一把鎖著的提琴,蘊涵了上帝的一切音符。你打開一本,讀一行字句,詠一個詩節(jié),或是絕美風景的描繪,或是精彩故事的演化,或是人文風俗的傳承,或是精神人格的拜讀,都令人如此陶醉,無論是何種喧囂冗雜,都在心靈沉浸于此的霎那,被忘卻得一干二凈,唯有書獨有的墨香,飄香四溢,沁人心脾。像一個佛門信徒一般,雙手合十,在書香滿徑的路上,虔誠皈依,拋卻一切雜念,在書的靈光之下,超脫靈魂,總是能夠?qū)⒆约褐蒙碛跁校彤斪鍪且晃宦啡税?,享受春花秋月,感受世間百態(tài),體悟人間冷暖,愜意而安詳?shù)蒯溽嘣谝粭l淡然而充滿陽光的路上。它感化了我,感化了人生。所有繁復的情感都化作了文字,不經(jīng)意間擊打著心中之磬,讓其與之共鳴,或許這就是它獨佳的韻味。然后,便在書的陪伴下,精心修身,育德養(yǎng)道。
酒能醉人 靜謐夜晚,一杯淡淡的茶,茶霧裊裊,看年華兜轉(zhuǎn),憶歲月如歌。飲一口茶,亦或是干一杯酒?;秀遍g,千年光陰匆匆過,寂靜濃到如酒,微醺歸客。
曹操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李白嘆,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蘇軾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仲淹泣,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酒能醉人,醉的是渴求賢士的梟雄,醉的是壯志難酬的才子,醉的是背井離鄉(xiāng)的游子,醉的是思念故鄉(xiāng)的將軍??傄詾橐蛔砟芟f古愁,總以為愁破方知酒有權(quán)。醉后再看,世間已朦朧,紅塵紫陌不過是滄海一粟,流年過后,唯有濤聲依舊。
記憶深處有雪,靜好如詩,記憶深處有梅,暗香襲人。一個人,一壺酒,梅花下,雪如靈。醉后的世界,像一個恬靜美好的夢,安穩(wěn)祥和,摒棄了一切風雨飄搖。
風煙蕭颯,前途茫茫,于是共飲金樽,醉中暫停追逐的腳步。淚水在杯里跌宕起伏,于是以為一生不過一杯酒的滋味,微辣,點著淚珠的淡苦。
我想醉酒的人,大概只是尋一個放縱的借口,誰又能保證心不變,看得清滄海桑田?回憶,是一杯淡淡的茶,思念,卻是杯微醺的酒,迷蒙中依稀可見杯上殘留的牽掛。
“茶亦醉人何須酒”,“酒不醉人人自醉”……世間不知有多少人自詡清醒,可真正清醒的,卻是這以茶代酒,卻仍能沉醉的人吧。人若要醉,茶與酒其實并無分別。想醉時,清茶亦如酒;不夢時,杯酒也作茶。清茶一杯,心情幾許,濁酒一壺,對影獨酌。
酒能醉人,因為人愿醉??墒菈艨倳?,誰也不能一輩子在杯中沉浮。醉時只是片刻的休憩,背上行囊,路還要用腳丈量。
下次再飲酒,敬天,敬地,敬自己。飲酒下肚,似水流年高歌著前進,帶著些許的醉意,循著漫天燈火一路向前。因為,水霧天邊總會有超然美景,云蒸霞蔚,景醉游人。
光能照人 喧囂風塵,世間百態(tài)??萍及l(fā)展,日新月異。然而,功名利祿卻深深扎根于人的心靈深處。靜,是一縷光,穿透世俗的內(nèi)心,消散精神世界的陰霾。
然而,什么能成為光?單是“平靜”這樣的想法?抑或僅限于無所作為?這都不是光,也不能成為光。我們需要的是主導寧靜的人,即為平靜浮躁的時代之光!
究竟誰能成為這時代之光?我們可以選擇期待他人,依靠他人的內(nèi)心救贖自己燥熱的內(nèi)心。那么為什么不能讓自己成為這光呢?心平氣和,恬淡悠然,俯仰間,便可尋得生命價值在于“靜”。
倘若人人皆為寧靜之光,又怎會有黑暗的影子徘徊于世?光能照人,可照己,亦可點亮他人。
為世界的光明而靜心處世,成為時代之光,何樂而不為呢?
道能悟人 何謂道?人生之道、自然之道、萬物之道,道似乎如同萬有引力定律一般,被萬事萬物虔誠地遵循著,永遠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褪色。當我們無法說出那神秘、空虛而令人捉摸不透的道究竟是什么時,我們可以試著去說道像什么,自己也曾經(jīng)費盡心思地去想過幾個比喻。學過函數(shù)了,便想著人生是列表描點后坐標系上留下的軌跡,我們看不到描過的點,那是冥冥之中為每一個人擬定好的人生趨勢,實際劃過的軌跡,不一定是完全帖合描繪的,但總是不離左右吧。學過杠桿原理,又想著人生如天平,當左盤上放了不同物體,就要用砝碼壓在右盤以追求平衡,但無論如何不可去動平衡螺母。后來,偶然間竟看到這樣的話:比喻是很危險的,人是不能和比喻鬧著玩的。方才意識到,無論怎樣的比喻,不僅不能描述所謂的“道”,還會在自己為自己設(shè)計的比喻里越走越遠。難道這所謂的“道”, 真的可以用一兩個淺顯的比喻道盡?與其去追求有些空虛的“道”,不如去筑好眼下的平臺,當我們站在平臺上,又何愁看不到前方的路該走向何方呢?沒有巨人的肩膀,牛頓或許也會與萬有引力定律失之交臂呢。
親愛的朋友,退去一天的繁忙與苦悶,換上此刻的悠閑與平靜,心情會顯得格外的好,格外的特別。
懷著恬靜的思緒抬頭向那漆黑的夜空淺淺一笑,噢!原來今晚既無明月也無繁星,只是在遠方天地交合處有那么一點微弱的光。雖然是很淡很淡的光線,但在這夜空下,寧靜的空氣中,顯得格外的美,心之深處便會感受到這平靜之美。
有人說:心靈的困窘,是人生中最可怕的貧窮。若不依靠外在的刺激,也可以活得很快樂,那么你就能保持內(nèi)心真正的寧靜和安詳了。有很多人是需要靠外在的麻醉和熱鬧,來感覺自己的存在,真正充實的人,對聲色犬馬是有免疫力。靈魂若找不到目標,就會迷失;拯救自己的靈魂,比得到全世界更有價值。
我們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每天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穿行,在嘈雜喧囂的環(huán)境中忙碌。我們渴望在疲憊的奔波中獲得輕松的釋放,在夜深人靜的安寧中,為自己莫名的孤獨找到平靜的理由,我們甚至期待自己平平淡淡的生活能夠出現(xiàn)向往已久的輝煌,幻想以自己平庸的能力創(chuàng)造出非凡的成績。我們不停地為心靈祈禱,因為只有心靈的不懈和滿足,才能使我們感受到生活幸福的意義。
找點閑暇、積點閑錢、忙里偷閑來點閑情,功名利祿等閑視之,安心做個等閑之輩,不亦樂乎,不亦快哉!這一連六個“閑”字,道出的是一種心態(tài),一種別樣的境界與情懷。
生命需要許多角落,而閑適是一個不起眼的抽屜,盡管里邊沒有因為仰仗物力所獲得的財富、地位和高貴,但至少能讓自己在忙碌的世界保留一分從容和寧靜,供心靈自由散步出入。腳踩大地上,身在人世間,心存星空處,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淡泊自然,賞海邊潮起潮落,閑庭信步,品人生誰是誰非。心靈獨舞,秀成一幕婆娑風景,境界崇高,亮出一種博大情懷。
朋友們:從今開始,由己及彼,從心著手,靜化靈魂,受益你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