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選取36只100日齡的北京肉鴨,采用單因子設計,用小麥作為主要能量(不含玉米、稻谷和碎米)制作基礎日糧。試驗1組為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試驗2組為玉米組:2/3基礎日糧+1/3的玉米;試驗3組為碎米組:2/3基礎日糧+1/3的碎米;試驗4組為稻谷組:2/3基礎日糧+1/3的稻谷。研究北京肉鴨對湖北地區(qū)玉米、稻谷和碎米中粗蛋白(CP)、總能、總磷(TP)和部分氨基酸的消化率。
關鍵詞:北京肉鴨;湖北地區(qū);能量原料;利用效率
中圖分類號:S834+.8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04-0886-03
Study on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Energy Feeds in Hubei Region for Feeding Bejing Ducks
LIU Xiao-hua1,CHENG Lei1,QIAN Yun-guo1,2,LING Ming-hu1,WANG Ding-fa1,WANG Si-jiu1,RAN Zhi-ping2,WANG Li-xia2,DU Kang-yu2,ZHOU Hua2,TONG Wei-wen1,YE Sheng-qiang1,SUN Ren-li1
(1. Institute of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Wuhan Academy of Agricultual Science Technology,Wuhan 430208,China;
2. Jianxi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Station, National Waterfowl Industry System, Wuhan 430208,China)
Abstract: 36 100-day-old Beijing duck was chosen for single factor tests using wheat(without corn, rice and chipped rice) as the main energy source of basic feed. Group 1 was control, fed with basic feed; group 2 was corn treatment, fed with 2/3 basic feed + 1/3 corn; group 3 was chipped rice treatment, fed with 2/3 basic feed + 1/3 chipped rice; group 4 was rice treatment, fed with 2/3 basic feed + 1/3 rice. The digestion coefficient of Beijing duck to the crude protein, total energy, total P and some amino acid in corn, rice and chipped rice in Hubei region was studied.
Key words: Beijing duck; Hubei region; energy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中國的糧食生產(chǎn)有很明顯的區(qū)域分布特點。玉米生產(chǎn)主要集中在北方。其中東北三省、河北、河南、山東等6省的玉米產(chǎn)量占全國的2/3以上。稻谷產(chǎn)區(qū)則主要集中在南方各省,產(chǎn)量占全國的70%以上,湖北省是主要的稻谷產(chǎn)區(qū)之一。由于傳統(tǒng)觀念誤認為玉米是能量之王和對飼料顏色的偏愛追求,湖北省每年要從北方調入大量的玉米作為能量飼料。
另一方面,湖北省稻谷大量積壓,大米加工廠的副產(chǎn)品碎米也難以消化,近幾年湖北省本土的玉米產(chǎn)量也有所上升,由于本地玉米水分含量偏高,常常被飼料廠摒棄,只是作為后備原料,在外地玉米不能進入湖北市場的時候作為補充。所以存在本地玉米、稻谷和碎米出現(xiàn)“賣糧難”的問題。
為了充分利用本地資源豐富的能量原料,降低飼料成本,豐富北京肉鴨的理論數(shù)據(jù),進行了如下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動物與分組
選用36只100日齡健康的北京肉鴨(雄性),隨機分為4個組,每組9只北京肉鴨。試驗1組為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試驗2組為玉米組:2/3基礎日糧+1/3的玉米;試驗3組為碎米組:2/3基礎日糧+1/3的碎米;試驗4組為稻谷組:2/3基礎日糧+1/3的稻谷。試驗用小麥、玉米、碎米、稻谷均產(chǎn)自湖北。試驗在武漢市畜牧獸醫(yī)科研所國家水禽產(chǎn)業(yè)體系江夏綜合試驗站進行。
1.2 試驗日糧
基礎日糧的營養(yǎng)水平參照NRC(1994)和北京肉鴨營養(yǎng)標準,以小麥為主要能量原料,具體飼料配方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預混料為每千克飼料提供:銅Cu(CuSO4·5H2O)5 mg,鐵Fe(FeSO4·7H2O)80 mg,鋅Zn(ZnSO4)120 mg,錳Mn(MnSO4·H2O)80 mg,硒Se(NaSeO3)0.14 mg,碘I(KI)0.56 mg,氯化膽堿1 000 mg,VA 10 000 IU,VD3 3 000 IU,VE 20 IU,VK3 2 mg,硫胺素2 mg,核黃素8 mg,VB6 4 mg,VB12 0.06 mg,泛酸20 mg,煙酸 50 mg,葉酸1 mg,生物素0.2 mg。
1.3 代謝籠設計
代謝籠尺寸為450 cm×450 cm×60 cm,食槽(水槽)為外掛型,下設接糞盤[1-3]。所有材料均為不銹鋼板材,底墊為塑料網(wǎng)。成年公鴨在籠里可以自由活動。
1.4 代謝試驗
試驗階段預試期為6 d,禁食12 h,正試期3 d。試驗鴨分為4組,每組9只鴨,各試驗組分別飼喂對應日糧。正試前將試驗鴨食槽逐個沖洗干凈,晾干,加入試驗料,采食1 h后開始放入接糞盤。每天收糞2次,上午8∶00和下午17∶00各1次(收集糞便的時候要剔除羽毛和飼料,保證鴨糞的純度),用封口袋收集新鮮糞便,并加入10%的鹽酸,混勻后于-20 ℃凍存。
1.5 樣品的制作
收糞結束后,將3 d的糞樣以組別為單位混合均勻,先在105 ℃鼓風干燥箱里滅活15 min,然后在 65 ℃下烘干至恒重,然后放置空氣中回潮24 h,最后與飼料樣品一樣粉碎制成過40目篩的待測樣品。用于分析粗蛋白(CP)、總能、總磷(TP)和部分氨基酸的表觀消化率。
1.6 檢測指標與方法
分別測定北京肉鴨日糧和糞便中的干物質、總能、粗蛋白、總磷和部分氨基酸。干物質的含量采用常規(guī)方法測定;粗蛋白采用FOSS公司生產(chǎn)的全自動定氮儀測定;總能采用全自動能量測定儀測定;粗纖維采用濾袋技術進行測定。
按下列公式計算用于分析粗蛋白(CP)、總能、總磷(TP)和部分氨基酸的表觀利用率。
表觀利用率=[(A/A*)×(E*/E)]×100%
式中,A代表飼料中鹽酸不溶灰分百分含量,A*代表糞中鹽酸不溶灰分百分含量,E代表飼料中的某種營養(yǎng)成分,E*代表糞中的某種營養(yǎng)成分。
飼料的表觀代謝能(MJ/kg)=飼料總能×飼料總能表觀利用率。
根據(jù)基礎日糧和試驗各組的養(yǎng)分消化率用間接法算出3種原料中的各養(yǎng)分的表觀消化率。計算公式如下:
日糧原料營養(yǎng)成分的表觀消化率=(試驗日糧某營養(yǎng)成分的表觀消化率-2/3×基礎日糧某營養(yǎng)成分的表觀消化率)/(1-2/3)
1.7 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單因子方差(One-Way ANOVA)分析。并采用最小顯著差數(shù)法(LSD)進行多重比較,結果用平均數(shù)±標準差來表示。
2 結果與分析
2.1 湖北地區(qū)玉米、稻谷、碎米在北京肉鴨上的表觀利用率和表觀代謝能
由表2可知,玉米的能量表觀利用率最高,表觀利用率達到94.78%,其次是碎米,最后是稻谷。三者之間表觀利用率差異顯著(P<0.05)。
2.2 湖北地區(qū)玉米、稻谷和碎米的粗蛋白和磷在北京肉鴨上的表觀消化率
本試驗還測定了玉米、稻谷和碎米的粗蛋白和總磷在北京肉鴨上的表觀消化率。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玉米、稻谷和碎米3種能量原料中的粗蛋白的表觀消化率差別不大,三者之間差異不顯著。而且3種原料的粗蛋白的利用效率不高,低于一些文獻的報道,可能是由于收糞誤差造成的。
2.3 湖北地區(qū)玉米、稻谷和碎米中的部分氨基酸在北京肉鴨上的表觀消化率
本試驗還測定了玉米、稻谷和碎米中的部分氨基酸在北京肉鴨上的表觀消化率(表4)。由表4可知,碎米中的蘇氨酸、纈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的表觀消化率顯著高于玉米和稻谷(P<0.05);稻谷和碎米中的谷氨酸顯著高于玉米(P<0.05);玉米和碎米中的組氨酸顯著高于稻谷(P<0.05)。
3 小結與討論
1)湖北地區(qū)的玉米在北京肉鴨上的表觀代謝能和表觀代謝率最高,其次是碎米,再次是稻谷,三者之間的能量利用率差異顯著。而粗蛋白和總磷的表觀利用率差異不大。碎米的表觀利用率是玉米的91.04%,說明玉米是肉鴨飼料中提供能量的最好來源。但是在玉米嚴重不足的條件下,也可以考慮用碎米代替玉米。稻谷的的表觀利用率最低,一般不直接用來作飼料,可以通過深加工后作為能量原料[4,5]。
2)本試驗結果是采用套算法來評定飼料原料中營養(yǎng)成分的表觀利用率,即用一定比例的待測飼料原料替代部分基礎日糧,測得混合日糧營養(yǎng)成分利用率,從而推算出待測飼料原料營養(yǎng)成分的表觀利用率。但是套算法是以不同飼料原料營養(yǎng)成分的表觀利用率具有可加性為前提的,即混合日糧營養(yǎng)成分的表觀利用率為待測飼料原料和基礎日糧中飼料原料營養(yǎng)成分的表觀利用率之和,所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6]。
參考文獻:
[1] 任美琦,顏 瑞,陳 琳,等.非淀粉多糖酶制劑對肉鴨表觀代謝能的研究[J].飼料研究,2010(3):1-3.
[2] 盧永紅,郁懷丹,杭怡瓊,等.4~7周齡肉鴨可消化蛋氨酸需要量研究[J].中國飼料,1998(11):8-9.
[3] 李 超,郭瑞萍.不同能量水平對北京鴨蛋白質周轉代謝的影響[J].飼料研究,2009(7):56-57.
[4] 俞 路,王雅倩,章世元,等.復合酶制劑對櫻桃谷肉鴨生產(chǎn)及代謝的影響研究[J].廣東飼料,2008,17(2):25-26.
[5] 袁召光. 陳化稻糙米代替玉米日糧對肉鴨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J].畜禽業(yè),2006(11):17-21.
[6] 丁斌鷹,侯永清,徐 寧,等.稻谷專用酶制劑對肉鴨生長性能和營養(yǎng)物質利用率的影響[J].飼料工業(yè),2007,28(1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