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344.3文獻標識號:B文章編號:1001-4942(2013)02-0127-02半夏[Pinellia ternate(Thunb.)Brait.]是一味應用廣泛的大宗傳統(tǒng)中藥材,是我國藥材市場上的主流品種,也是出口創(chuàng)匯的重要商品之一。近年來,由于藥農(nóng)連年采挖,造成野生資源明顯減少,上市貨量不足,商品價格不斷上揚,因此,發(fā)展人工栽培前景看好。為更大化地提高農(nóng)田的綜合效益,根據(jù)半夏前期生長緩慢、怕高溫、怕強光、耐蔭蔽的特點和作物互補與競爭原理,筆者于2008~2011年進行了半夏、玉米、菠菜一年三種三收高效種植模式研究,取得顯著經(jīng)濟效益。
1半夏種植
1.1選地與整地起壟
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的砂壤土或壤土。結(jié)合耕地每公頃施入廄肥或堆肥37.5 t、硫酸鉀復合肥750 kg作基肥,然后整細耙平起大壟,壟寬90 cm,壟高25~30 cm,畦溝寬40 cm。
1.2選用良種
品種為菏澤的狹三葉,選擇質(zhì)地緊實、芽頭豐滿、切開含有沾手的乳白黏液的種莖種植,不種質(zhì)地松軟、皮霉變或擠時出水的劣種,不結(jié)珠芽的半夏不可作種。種莖大小以1 cm左右最適宜。
1.3播種
1.3.1藥劑浸種播前用1%的石灰水或50%的多菌靈800倍液浸種2 h,晾干后播種,預防腐爛病。
1.3.2播種方法播前澆透水,地表干后播種。按行距15~20 cm、溝深5~10 cm開溝,按株距3~5 cm擺放塊莖,每溝擺兩行,覆土后稍壓實。每公頃用種莖750~1 200 kg。栽時種莖上蓋些土雜肥拌生物鉀肥,有明顯增產(chǎn)效果。
1.3.3噴除草劑和蓋地膜播種后每公頃用50%乙草胺乳油1 500~1 800 ml、對水600~750 kg地表噴霧,隨后覆蓋地膜,保水增溫,可使半夏提前20天進入生長期。
1.4田間管理
1.4.1揭膜半夏苗高2~3 cm時“破膜放苗”,或苗出齊后揭去地膜,以防膜內(nèi)溫度過高,烤傷小苗。
1.4.2中耕松土半夏植株矮小,生長期間要經(jīng)常松土除草,避免草荒。中耕還可破除土壤板結(jié),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對半夏的生長非常有利。一般中耕深度不要超過5 cm,避免傷根。
1.4.3摘除花蕾為了使養(yǎng)分集中于地下塊莖,促進塊莖的生長,除留種外,應把抽出的花蕾分批摘除。
1.4.4水肥管理“立夏”前后,半夏生長加快,可根據(jù)墑情適當澆水?!跋闹痢焙髿鉁刂饾u升高,干旱時可間隔7~10天澆水1次。“處暑”后,氣溫漸低,逐漸減少澆水量。除施足基肥外,生長期追肥3~4次。第一次于4月上旬齊苗后,每公頃施入1∶3的人畜糞水15 t;第二次在5月下旬珠芽形成期,每公頃施用人畜糞水30 t;第三次于8月倒苗后,當子半夏露出新芽、母半夏脫殼重新長出新根時,用1∶10的糞水潑澆;第四次于9月上旬,每公頃施入腐熟餅肥375 kg、過磷酸鈣300 kg、尿素150 kg。半夏生長中后期,每10天根外噴施1次0.2%磷酸二氫鉀有一定的增產(chǎn)效果。
1.4.5培土6~8月間,成熟的珠芽和種子陸續(xù)落于地上,此時要從畦溝取細土均勻地撒在畦面上進行培土,厚約1~2 cm。一般在“芒種”至“小暑”時培土2次,以萌發(fā)新株。二次培土后行間即成小溝,應經(jīng)常松土保墑。
1.4.6病蟲害防治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一旦在生長期發(fā)生大面積的病蟲害,治療起來相當困難,特別是生長后期遇連陰雨,如果排水不暢,極易發(fā)生塊莖腐爛,造成減產(chǎn),甚至絕收。半夏的病害主要有紹葉病、葉斑病、球莖腐爛病。
紹葉病防治:一是選用無病植株留種;二是徹底消滅傳播病原的蚜蟲、灰飛虱,可以使用10%吡蟲啉WP或者5%啶蟲瞇1 0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三是使用0.5%葡聚烯糖可溶粉劑4 000倍液,在苗期、發(fā)病前或發(fā)病初期葉面噴施,連續(xù)施藥3~4次,每次間隔5~7天,效果顯著。
葉斑病防治:發(fā)病初期噴1∶1∶120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或50%多菌靈800~1 0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球莖腐爛病防治:一是栽植無病種;二是連陰雨后土壤較濕時進行中耕松土,可有效預防和減輕腐爛病的發(fā)生;三是及時噴施惡霉靈、百菌清等殺菌藥劑。
2玉米種植
2.1品種選擇
選用農(nóng)大108、金海5號等生育期在112天以上、株型緊湊、抗逆性強的品種。
2.2播期
根據(jù)近年玉米粗縮病發(fā)生情況,4月20日前和6月15日后播種,可有效避開玉米粗縮病的發(fā)生。結(jié)合半夏6~8月份生長期需一定遮蔭的特性,4月15日播種玉米較為適宜。
2.3播種方法
于畦溝每公頃施磷酸二銨150~225 kg、鉀肥120~150 kg、鋅肥15 kg作底肥,可隨播種一起側(cè)施下去。每公頃留苗3.75萬~4.50萬株。
2.4田間管理
結(jié)合澆水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吐絲期每公頃分別施尿素525~675 kg和150 kg。其他管理同大田。
3菠菜種植
3.1品種選擇
越冬菠菜栽培,宜選用冬性強、抽薹遲、耐寒性強、豐產(chǎn)的品種,如尖葉菠菜、菠雜10號、菠雜9號等。
3.2整地播種
半夏收獲后,耕耙整平土壤,做到上虛下實,并再適量施肥,然后做成寬150~170 cm的畦。澆足底水后播種,每公頃用種量52.5~75.0 kg??梢匀霾ィ部梢詶l播,嚴寒地區(qū)多采用條播,行距11~15 cm。一般情況下,播深以2 cm最為合適,過深種子不宜發(fā)芽,過淺對種子發(fā)芽也不利。
3.3田間管理
3.3.1冬前管理兩片真葉后及時間苗,苗距3~5 cm。結(jié)合間苗,除去田間雜草。條播的還可以在苗齊后淺耕松土。菠菜越冬前的主要害蟲是蚜蟲,如發(fā)生,可用10%吡蟲啉1 000倍液噴施1~2次。菠菜越冬前的管理標準在于土壤封凍前菠菜長出4~5片真葉,此時菠菜抗寒性能最強,過大或過小都易遭受凍害。冬季來臨之前,澆一次封凍水。
3.3.2返青期管理早春土壤化凍后要及時施肥澆水,一般每公頃追施尿素225~300 kg,施肥后澆足水。菠菜返青后,需水量非常大,應保證5~7天澆水1次,始終保持地面濕潤。菠菜返青后主要蟲害仍是蚜蟲,需要及時防治。
4經(jīng)濟效益分析
四年的藥-糧-菜一年三種三收高效生產(chǎn)模式研究結(jié)果:平均每公頃收鮮半夏7 800 kg(折干半夏2 250 kg)、玉米6 450 kg、菠菜34 500 kg,按4年平均價格半夏65元/kg、玉米2.0元/kg、菠菜0.5元/kg計算,每公頃產(chǎn)值17.6 4萬元,與常規(guī)的小麥-玉米種植模式每公頃產(chǎn)值3.3萬元相比,每公頃新增產(chǎn)值14.34萬元,扣除半夏種苗及增加的人工、肥料等費用,每公頃新增純收益7.5 萬元左右,經(jīng)濟效益非常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