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即使學習困難的孩子,只要我們潛心發(fā)掘他們的成功潛能,采取恰當?shù)姆椒?,這些孩子都能走向成功!
[關(guān)鍵詞] 學困生;傾注愛;邁向成功
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態(tài),都清晰而準確地印在學生的心版上。從這個角度講,課堂內(nèi)外淳淳的教誨,終將在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身為一名教師,就有了一份以愛為主題的職業(yè)。對學生的愛,是一種發(fā)自靈魂的芬芳,日子久了,它就會縈繞成一團幸福,緊緊裹住你的心靈。
去年我接任了我校六年級的班主任和語文教學工作。我希望自己也能以更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于實際工作中,將真摯的愛中流淌在教育的長河中。這個班的學生在短短的五年學習生活中,換了有十來個老師,導(dǎo)致班級整體的基礎(chǔ)都比較差,其中學習成績最差的是一個男孩,叫曹輝。說起曹輝,學校所有的老師和同學都知道他是一個基礎(chǔ)差到極點,考試總考十來分的孩子。面對這樣的一位學生,身為畢業(yè)班班主任和語文學科教學者的我,更是頭疼。現(xiàn)在的小學畢業(yè)都是統(tǒng)考,學生成績是要評比的,這無疑又給我增加了一些負擔,這樣的孩子怎么才能考出個像樣的成績呢?在這樣的情況下,我針對他制定了一系列的后進生轉(zhuǎn)化措施:
首先,我細心地了解了他,給他學習的信心。我在課堂上留意觀察他的上課情況,通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他在課堂中,并不是一個“課堂隔離體”,有好多學生的成績差是因為在課堂中封閉自我,老師愛講什么講什么,我不聽講,也不搗亂,不參與課堂活動,我行我素??刹茌x不同,我覺得他很喜歡在課堂中展現(xiàn)自我,不管說的對不對,只要想得到,他就會把手舉得老高,爭著回答問題。可見,課堂氣氛對他還是有感染力的,他并不討厭課堂這種氣氛。這也說明了他并不是一個不喜歡學習的孩子,他對自己還是有信心的。既然孩子都不放棄,我就更沒有理由放棄了。我樂意給足他自信,當我看到他舉手或者躍躍欲試時,我就立即給他展示自己的機會,回答問題時,我會及時地引導(dǎo),只要能說對一點點,我就立馬表揚他,看著他臉上那高興的勁,我也有種無比的快樂。要是通過引導(dǎo),還是不能說對,那我也不責備他,我會讓同學幫他回答,然后讓他再重復(fù)一遍,過后繼續(xù)表揚他:“說的不錯,你的記性真好??!同學說一遍你就記住了,真了不起!”對這樣的一位學生來說,我覺得他說對說錯都沒關(guān)系,因為對他而言復(fù)述也是一種挑戰(zhàn),而我讓他在挑戰(zhàn)的同時又學習了一些知識,這何嘗不是一件快事呢?只要孩子不失去學習的信心就好辦。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鼓勵,我發(fā)現(xiàn)他在課堂中更活躍了,而且能回答出好多問題了??粗n堂上的進步,我更堅定了自己的目標。
接著我又開始對他的基本功進行強化訓練。通過測試我發(fā)現(xiàn),他連基本的漢語拼音都不會,只認得6個單韻母和幾個聲母。同時我還發(fā)現(xiàn)他有好多字都是會寫不會認。想想,連字都認不了多少的一個孩子成績能好嗎?要想讓他有所進步,必須加強他的基本功訓練。在這樣的情況下,我采取了學生“多幫一”的形式,讓班里其他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教他漢語拼音(開始每天只學三個,慢慢加多),我每天不定時的抽考,發(fā)現(xiàn)哪里不會或者記錯的,就細心給他講解,幫助他識記。同時我還要求他每天學會5個字(一年級到五年級的課本中的生字,逐漸加多),這樣日積月累,一學期下來他還認識了不少字,而且他會拼讀音節(jié)詞了,這也算是把基礎(chǔ)中的基礎(chǔ)補了補。
最后,我對他進行了答題技能的訓練。在答題技能訓練中,我給他強化的重點是句子、閱讀和寫作。在句子強化中,我教給他一些方法,給他一些例子,讓他單獨完成(一天強化一種句型)。我相信,熟能生巧。做的試題多了,積累的經(jīng)驗也多了,做題的能力也強了。
閱讀和寫作的強化,對他是很有挑戰(zhàn)性的,他本就識字不多,閱讀和寫作都有障礙,這種情況下我只能給他一些閱讀方法和寫作技巧。閱讀時,我要求他先多讀幾遍,要學會從文中找答案,好多的問題答案是可以用原文中的語句回答的。再者可以試著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要是自由發(fā)揮型的,一定要說明自己的觀點,對不對都要嘗試著說。對于寫作,這必須是要有一定語文基礎(chǔ)的,讓曹輝能在短時間內(nèi)寫一篇好的習作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我讓他多看課外書,積累點好詞好句,盡量在習作中運用。針對曹輝這一具體情況,習作中我只能要求他,看清楚主題要求,題目、內(nèi)容圍繞著主題走就行,能寫多長就寫多長。 經(jīng)過將近兩個學期的努力,曹輝的成績雖然不是名列前茅,但比先前進步了不少。后進生的轉(zhuǎn)化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也不僅僅是老師一個人的事,需要家長、學校和教師共同的努力才能成功。
任何一個學困生,他們都有成功的愿望,只要我們潛心發(fā)掘他們的成功潛能,采取恰當?shù)姆椒?,他們都能逐步走向成功!作為教師要相信學困生也能成功,并給予他們無私的愛。把師愛,轉(zhuǎn)化成影響學困生邁向成功的切實行動。
參考文獻:
[1]鐘啟泉主編《新課程師資培訓精要》,北京大學出版社。
[2]任長松《新課程學習方式的變革》,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簡介:王洪霞,定邊縣賀圈學區(qū)彭灘小學,研究方向: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