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可謂是藝術拍賣市場繼1997年和2008年兩次調整之后,藝拍史上第三次調整。2012年中國藝術品市場在理性回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億元拍品已少于往年,資本價值判斷走向多元化,買家層次分化愈趨明顯。同時,中國藝術品市場也在這個調整期出現(xiàn)了諸多變局:一方面,傳統(tǒng)型、經(jīng)典型藏品為各大拍賣龍頭“緊盯”,成為拍場成交中堅:如紐約蘇富比重扁了擱置14年之久的“中國古代書畫”專場,成交大熱,引人注目:嘉德“憶梅庵長物”專場亦引發(fā)藏家趨之若鶩的效應。另一方面,在2012年的藝拍中,一個現(xiàn)象尤其值得關注:來源可靠的、有市場新鮮度的家族式收藏遺珍專場,成為本年度最受關注的拍品,無論是匡時的“過云樓藏書”、“南長街54號藏梁啟超文獻”,嘉德的“憶梅庵長物”,還是西泠推出的“任伯年遺珍”(來自于任氏嫡傳曾孫珍藏),都激發(fā)競買熱潮??梢娭灰湃味雀叩呐膱?,成交似乎不太受大環(huán)境的影響。
此外,成功在傳統(tǒng)型拍品之外尋找新的增長點,成為2012諸多變局的又一看點。2012年,新水墨在內地市場明顯升溫,成為黑馬。2012因此被稱為“新水墨元年”。而西泠印社的首屆明清御窯金磚專場則是既含非主流的意趣,又合乎買家保值增值的需求,并結合“非遺”傳承所作的一個新的開拓。2012年,古美術文獻的拍賣出現(xiàn)多個專場,成交率皆奇高,反映了書畫、瓷器、文玩等藏家對藏品來源、賞鑒考證文獻的重視,如果加上“過云樓”、“南長街”的古籍文獻效應,2012年稱之謂“文獻年”,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