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4日,中國南方最高規(guī)模的大型藝術品論壇——“第二屆藝術品投資國際高峰論壇”將在廣州大劇院拉開帷幕。作為中國藝術市場2013年首場年度盛會,本屆論壇由廣東省委宣傳部指導,廣東省出版集團及南方出版?zhèn)髅焦煞萦邢薰局鬓k,廣東時代傳媒有限公司《收藏·拍賣》雜志承辦,意大利文化部、香港新華環(huán)球藝術匯和意大利Magi’900博物館協(xié)辦。在華南藝術重鎮(zhèn)廣州舉辦的此次論壇,匯聚了來自內地、港澳臺、海外橫跨收藏與藝術領域的各界精英,勢必成為2013年中國藝術市場最令人矚目的年度盛典,開啟2013年新篇章。
2012年,在全球經濟仍不明朗的情況下,中國發(fā)展成為繼美國后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亞洲是全球藝術品需求最大的市場,銷售額占全球的43%,在亞洲國家中,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市場,占全球拍賣收入的38.79%。中國藝術市場的發(fā)展超越美國躍居全球第一位——高速發(fā)展的中國藝術市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正吸引著來自全世界的關注:藝術,在21世紀,正成為銜接中國與世界的重要橋梁,全球的藝術舞臺,呈現(xiàn)令人矚目的中國氣象。
本次論壇的主題為“藝術——中國與世界”,圍繞中國與世界的文化藝術交流,展開三大議題:“收藏國際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走出去,中國準備好了嗎?”,“美術館的可能性”,“國際標準vs中國趨勢”。論壇希望通過諸位與會專家的思想碰撞,為中國藝術品行業(yè)繪制更加美好的未來藍圖。
收藏國際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走出去,中國準備好了嗎?
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崛起,使得越來越多人希望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尋找到新機會。而中國政府近幾年的“走出去”戰(zhàn)略以及大力發(fā)展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既定政策,也讓國內外的相關人士對中國藝術市場的未來充滿了期待。在當前中西方文化交流已經進入更加深化的階段之時,中國真的準備好了嗎?
在中國這一切令人欣喜的成績背后,我們也應該注意到中國藝術品行業(yè)的一些短板:中國拍賣行業(yè)的高速發(fā)展缺少了一級市場的密切配合,藝術品交易成為資本的價格游戲,政府的藝術品行業(yè)稅收政策也使得如火如荼的中國拍賣海外業(yè)務倍受打擊,“中國中心”也在人心惶惶中遭遇信心危機。畫廊作為一級市場的生存空間狹小,市場基礎薄弱,但畫廊的稅收、房租與展覽支出卻又異常高昂。面對國內畫廊和拍賣行在要求減免稅負和推動國際交流的呼聲中,政府機構應當如何用更好的方式介入藝術品市場也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
中國的“走出去”戰(zhàn)略也同樣需要我們正視這樣的現(xiàn)實:我們的對外交流活動目前仍然是蜻蜓點水式的個別行為而未形成可持續(xù)的文化價值推廣,以西方價值觀為中心的世界中仍然將中國藝術品視為“獵奇”的目標而非真正的文化認同。所以,中國的藝術品既需要讓世界知道其價格,更需要世界懂得其價值。
美術館的可能性
美術館不斷建立是一個國家藝術品市場進入繁盛期的必然現(xiàn)象,中國也不例外,據(jù)統(tǒng)計資料顯示,最近5年內建成的民營美術館幾乎比過去三十年建館的總和還要多,這些館幾乎都由成功的企業(yè)家建設——中國的民營企業(yè)家正在遵從世界性的發(fā)展規(guī)律,在商業(yè)獲得成功之后向文化轉型。
而中國對于美術館概念標準的認識,大部分還是來自于西方,年輕的美術館也不例外。美術館管理者們會以西方優(yōu)秀的美術館或國內知名美術館為榜樣、摹本,不斷做各種運營方式的嘗試。事實上,在中國,有些嘗試對于剛成立的美術館來說并不適用。例如眾多的美術館在資金生存問題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成績之后,依然面臨著各種挑戰(zhàn)。一家美術館可能發(fā)展成什么樣子,取決于各種因素,像需要管理、需要資金、需要學術等等,很多專家學者也在不斷探討研究,而更主要的是取決于一個人——投資者。
目前中國的民營美術館失敗的多,成功的少。而在高速發(fā)展的當下,美術館既有的館藏、展示、研究等功能,也跟著過度擴張而進入另一個新的可能性。從固定空間的被取代、作品的意義認定被打破、藝術品的展示形式無限制……美術館已經不再是你我所認識的美術館。民營美術館的模式建立,究竟會遭遇怎樣的可能性?我們同樣拭目以待。
國際標準vs中國趨勢
在全球化的今天,地域不再是區(qū)分人類文明發(fā)展的界限。中國正在勾勒屬于自己的時代藍圖,一方面,中國藝術家渴望登上世界的藝術舞臺;另一方面,西方的藝術家也希冀進入中國視野。中國與世界,關注的焦點是否各有側重與不同?西方藝術家與藝術品又將如何“適應”中國?
在中國藝術品行業(yè)剛剛為人所關注之時,人們討論最多的是西方的拍賣規(guī)則和畫廊運作機制,人們帶著仰視與學習的目光來認真研究西方藝術品行業(yè)中的各種運行規(guī)則,并呼吁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建立同樣操作規(guī)范的藝術生態(tài)。然而西方模式在中國特色之前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中國市場的數(shù)量和體量是其他西方國家所不能相比的,西方嚴格的契約制度在中國可能變成畫廊和藝術家都不敢輕易去嘗試的賭博行為,西方嚴格的拍賣規(guī)則也面臨著中國拍賣同行更加靈活的運用與發(fā)揮。因此,中國模式與西方標準的碰撞也可以再次成為我們討論的話題,我們應該如何將兩種獨具特色并行之有效的市場運作機制融合交匯,形成一種更加有效的生態(tài)模式,值得我們認真研究。
第二屆藝術品投資國際高峰論壇的三大話題結合了當前國際及中國經濟形勢,聯(lián)系中國文化體制改革的背景,對中國藝術市場未來的發(fā)展方向進行多角度分析,將對異軍突起的中國藝術品行業(yè)如何在國際領域中尋找自己的方向并占有一席之地,呈現(xiàn)一份獨具特色的答卷。
本次的論壇是本刊理念的又一次完美展現(xiàn)。本次論壇活動的承辦方《收藏·拍賣》作為廣東省品牌期刊,一直秉承“藝術詮釋生活”的辦刊理念,它始終貫穿收藏與拍賣,全面滿足中國優(yōu)質高端人群對藝術品收藏的精神和物質需求,是國內獨一無二的高端藝術生活雜志。第二屆藝術品投資國際高峰論壇以圖通過打造藝術品投資領域最引人注目的年度論壇,打造新藝術經濟時代下的中外交流高端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