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三在小北關住,因宅基地靠官道,便在路邊擺了個茶攤兒,專賣大碗茶。聽人說,宋老三年輕時曾說過大鼓書,后來嗓子壞了,才改行賣大碗茶。他的女人姓于,叫于鳳枝,聽說還是個富家小姐。于鳳枝的娘家是潁河南岸黃寨人,土改時,宋老三去黃寨唱書,于鳳枝看中了這個說書人。當時于家財產(chǎn)已被貧農(nóng)團收走,她覺得前途渺茫,便跟宋老三私奔了。二人在外地流浪了好幾年,直到合作化時,才回到鎮(zhèn)上。那時候宋老三的嗓子已不能唱書,兩人在老宅上蓋了兩間草房,算真正地安下了家。
宋老三闖過江湖,又有些文化,愛看雜書,什么《江湖大全》《幫堂大全》他都能略知一二。他說你別小看這賣大碗茶,也在市行三百六十行之中。他一口氣能說出幾十個行業(yè),什么首飾、鐵貨、鞋帽、錢行、當商、京貨、雜貨、鹽商、蒸作、布匹、綢緞、南貨、瓜子、轉運、煤炭、醬菜、藥材、估衣、花行、絲行、洗染、雜糧、煙酒、煤油、飯店、照相、旅館、禽蛋、屠宰行等,賣大碗茶的屬于蒸作行。
小北關與北街隔一條古寨河,有一座小石橋,能過汽車。小北關住戶雖不多,但有不少臨官道搭建的生意棚子,多是修車的、掌鞋的和一些干店、小飯館之類。宋老三的茶攤兒在房前一片空地上,借房檐搭了個敞棚,上面棚的是高粱稈什么的,能隔小雨。棚下是用一塊青石碑壘的桌子,周圍放了幾把自己釘?shù)男“宓?。宋老三賣茶用的是暖壺,當時茶瓶還少,為保溫我們那里多用暖壺。所謂暖壺,其實只是在大鐵壺或大茶罐外邊加一個棉套套,再放進一個填滿麥草的竹筐內(nèi)。當然,夏天是不用這些的。宋家燒茶用柴火。那時候樹多,有人專賣干柴。宋老三個子不高,面色很黑;但穿戴卻不農(nóng)民,給人的感覺比較時髦,還留著偏分頭,很像后來電影里的漢奸。這可能與他年輕時走南闖北有關,連言談舉止都帶有很濃的江湖氣,鄉(xiāng)不鄉(xiāng)城不城的。與其相比,他的女人于鳳枝卻很正統(tǒng),文文靜靜的,穿著很整潔,讓人怎么也不會相信如此賢淑的地主小姐當初能跟流里流氣的宋老三私奔!世間事有許多讓人說不清楚,他們二人的結合就是很典型的一例。
鎮(zhèn)北的官道當時已屬大官道,鋪的是磚渣、砂礓什么的,很少過汽車,多過馬車、人力車,也有擔挑的挑夫。官道北通汴梁,東至皖地界首。從皖地過來的賣姜的,賣大蔥的,從汴京城過來的賣西瓜的車隊都愛在此歇腳。最解渴的自然是大碗茶,所以宋老三的茶棚下一天到晚不斷客人。
不知什么原因,于鳳枝不生育,但宋老三也不嫌棄。他說他信命,命里無兒難求子。他自稱是文化人。他說咱們文化人對“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那一套不在乎。他還說老婆不生育有失也有得,失的是沒人傳宗接代,得的是老婆一直不顯老,還保持個好身腰。草民來世一遭兒,也得講究個個人享受。像我這等人家,不傳也好。盡管宋老三思想開通,但于鳳枝卻認為自己的不生育就低人一等,像是有了很大的短處,見人老是躲閃別人的目光,很害羞的樣子。當然,那時候醫(yī)術還不先進,他們兩個不生育到底怨誰說不清楚,可于鳳枝卻將罪過一下攬在了自己身上。
常使于鳳枝不安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宋老三兄弟三人,老大老二都有一大群孩子,唯有她一身清白。她的婆母為此還多次暗示她去找大夫瞧一瞧,言外之意肯定是對她不生育有看法。為此,她還真的給丈夫說過幾回,可宋老三一直不在乎,對她說:“有孩子沒孩子一個樣!我是個浪蕩貨,不愛操心,沒孩子清靜不掛腳!”就這樣,一年一年過去了,不知不覺就過了生育年齡。
于鳳枝雖然不生育,但她很喜歡小孩兒,尤其善做小孩兒衣服,剪裁技術很高。她縫制的童裝,無論選料、樣式在當時都很新潮。有時連用土布制出的衣服都很耐瞧。所以,幾條街的女人們生了孩子,多請她幫著選料剪裁。于鳳枝呢,樂此不疲。有如此善舉,她的人緣就很好。
盡管于鳳枝的人緣很好,但由于她不生育,就被看成了人之缺陷,所以親鄰娶媳嫁女都不用她。每每看到同齡人被人請去當伴娘或幫嫁女套婚被制嫁衣,于鳳枝就十分眼氣和慚愧。那幾天,她總是躲人不出屋。不想轉眼兒就到了宋家老大的兒子結婚了,于鳳枝心想,別家不請,自家親侄兒結婚,總該讓自己光榮一回吧!這回雖然是親侄兒的婚事,她心里還是有點發(fā)虛,為能參與侄兒的婚事,她就讓宋老三前去老大家探虛實,看看用人的計劃中有沒有自己。宋老三沒想那么多,對妻子說:“咱自家侄子結婚,不用你用誰?再說,你針線活兒好,又會裁衣服,他們怎會忘下你!”于鳳枝說:“咱不是有缺點嘛!”宋老三一怔說:“咱有啥缺點兒?”于鳳枝望了他一眼,說:“不是不生育嘛!”宋老三一聽這話,老半天沒說話。因為他壓根兒沒想到不生育能成為一個女人的缺點,他就覺得自己很對不起老婆,于是他就想借此機會為老婆扳回些面子。當天下午,就去了大哥家,見了宋老大第一句話就問侄兒結婚時讓他三嬸兒干什么?因為壓根沒安排于鳳枝,宋老大夫婦支吾半天沒說出個子丑寅卯,最后只好說讓于鳳枝準備好禮錢,到時候請新郎新娘給她磕受頭禮。這時候宋老三全明白了,他像是一下理解了于鳳枝這些年的壓抑和痛苦,氣得面色發(fā)青,對著大哥大嫂斥問道:“為什么不給她安排個體面的活兒?就因為她不會生育嗎?告訴你們,她不會生一點兒也不怪她,全怪我!”說著,還上了牛脾氣,“如果這次你們不讓她當伴娘,咱從此一刀兩斷!”
畢竟是親兄弟,見老三發(fā)這么大的脾氣,老大夫婦當即就作了讓步,說這面子一定給,就定他三嬸兒為右伴娘。
一聽說自己被聘為右伴娘,于鳳枝幸福得直掉眼淚,婚禮還未到,她就試著穿什么衣服,盤什么樣的發(fā)型。她對宋老三說,這輩子能當上一回伴娘,大庭廣眾下走一遭兒,死也值了!宋老三也高興,為回報大哥大嫂給自己的面子,他特意準備了豐厚的禮金,到受頭時亮個漂亮相。說著好期就來到了,那天宋老三特意停了業(yè),與妻子早早就去了大哥家。于鳳枝那一天頭盤得很漂亮,穿著清素得體,看著平常,可平常中又顯示出不平常。這時候,眾人才發(fā)現(xiàn)于鳳枝在大場合下的氣度不凡,雖然她已年過不惑,可看上去至少要比實際年齡小十歲。
盡管開場一切都順利,可令人料想不到的是,女方一聽說讓一個不會生育的女人當伴娘,竟拒不發(fā)親,強烈要求若不換下于鳳枝這門親事就完!消息傳來,眾人啞然。于鳳枝聽后如炸雷擊頂,怔然如癡了好一會兒,突然雙手捂臉跑出了人群,等宋老三去尋找她時,她已投井身亡了!
抱著愛妻濕漉漉的尸體,宋老三出乎意料沒有哭,他將于鳳枝非常小心地抱回家,輕輕地給她脫去濕衣,又給她換上干衣,小聲對她說:“你等我!”說完,懷揣一把菜刀,直奔新娘的娘家,進門見人就砍,雖沒鬧出人命,但砍傷了幾個,最后他被前去救援的公安人員當場擊斃……
這種結局,很是出乎小鎮(zhèn)人的意料。多少年后,人們還替宋老三夫婦惋惜不已。
農(nóng)村農(nóng)業(yè)農(nóng)民·A版2013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