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筆者對所在高校圖書館特色學科標準文獻資源建設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并針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新的構想。以航空、航天學科為例建立了一種新型標準資源數據庫模型,為今后特色學科標準文獻資源建設的發(fā)展提供了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特色學科;標準文獻;文獻建設
特色學科是高等學校辦學的特色所在,同時也是學校的優(yōu)勢所在。要使高校在所涉及的領域有鼎立之地,關鍵是要加強特色學科建設。特色學科的建設除了需要有專長、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先進的教學科研設備外,還必須要有豐富而便捷的文獻信息服務來保障[1]。因此,加強特色學科文獻資源建設及信息導航服務,是高等院校圖書館的重要任務。標準文獻是科技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科技文獻,它是直接指導現代化生產建設、科學研究與管理工作的重要技術文件[2]。其中,特色學科標準文獻對充分發(fā)揮推動科學技術發(fā)展、提高產品質量、改進生產工藝和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3]。因此,對特色學科標準文獻建設的調查與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1館藏現狀及標準文獻建設的必要性
1.1紙質標準文獻
中國民航大學圖書館共有紙質標準310項,其中航空、航天相關標準121項,141冊。最新標準截止到2007年3月,是中國民航總局飛行標準司制定的《航空承運人高原機場運行管理規(guī)定》(AC-121-21)。研究發(fā)現館藏現有紙質標準很少,不完整且十分陳舊,最新紙質標準還是五年前的,可利用性較差。目前來看,館內紙質標準文獻的建設還很不完善,紙本標準文獻基本沒有讀者借閱,形同虛設。
1.2數字化標準文獻
中國民航大學圖書館建有自建數據庫,其中民用航空專題數據庫中的“民航專業(yè)標準”子庫中共收錄民航類數字化標準文獻204篇,包括特種設備、導航、安全、通信、雷達、監(jiān)視、航行情報、飛行、交通管理、系統、氣象、空域12個分類。最新標準截止到2006年12月13日,是Safety,Performance and Interoperability Requirements Document for the ADS-B Non-Radar-Airspace(NRA)Application(ADS-B非雷達空域應用的安全、性能和互操作性要求)。圖書館雖已經建有“民航專業(yè)標準”子數據庫,但庫中數字標準總量很少,滿足不了讀者的訪問需求。庫中資源沒有全文,文摘信息也不完整,甚至連標準制定機構、標準號等信息都沒有提供。同時,數據庫缺少維護,分類雜亂,數年來基本沒有進行更新。
此外,圖書館訂購了一些網絡數據庫,如CNKI的國家標準全文數據庫、中國行業(yè)標準全文數據庫、中國標準數據庫、國外標準數據庫4個子庫,萬方數據的中國標準文獻數據庫。在調查統計這些數據庫過程中發(fā)現,雖然數據庫中標準數量很大,但是大多數讀者不容易在海量的數據庫資源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標準,利用率較低。
1.3標準文獻建設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隨著標準文獻建設的力度不斷加大,文獻數量會急劇增多,如果不對館藏標準科學分類、建立相應的特色標準數據庫,這既不利于讀者查閱也不利于工作人員進行管理維護[4]。而且,隨著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大學生參與研究型課題或項目已經開始從高年級向低年級發(fā)展,建設一個既科學又方便的特色標準數據庫迫在眉睫。因此,圖書館有必要進行研究,合理建設特色標準數據庫。
特色學科標準文獻建設研究2建設構想
2.1航空、航天學科標準文獻分類
2.1.1傳統分類模式及其存在的問題
筆者研究發(fā)現,現有數據庫大都以中國標準分類法或者國際標準分類法對各個文獻資源進行劃分(以航空、航天類為例)。這種分類方式是從文獻目錄學的角度對文獻分門別類,分類結果不十分細致,適合于初涉航空、航天學科的讀者。對于深入研究這個學科但是文獻檢索技術不強的讀者,若想找到某種或者某一類特定標準不太容易。因此,結合學科對標準文獻合理地分門別類是標準文獻建設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