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剪紙,人們馬上會想到陜北、河北的剪紙。其實,在關東大地上,剪紙也是一種流行的民間傳統(tǒng)藝術。五千年歷史的沉淀,特殊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多民族文化的浸淫,使關東地區(qū)的剪紙作品形成了古樸、粗獷、彪悍、大氣的藝術風格,在國內(nèi)外都享有盛名。但是近年來,關東剪紙藝術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從1995年開始,我留心收藏關東地區(qū)的各種剪紙作品,在繼承和弘揚關東民間剪紙藝術的同時,也給自己的晚年生活注入了無限的生機和快樂。但這是一條充滿艱辛的路,因為剪紙多半是“發(fā)表”在門框、窗戶、大門上的,不易留存,且剪紙藝人都分散在民間,不易找尋。因此,我費盡了心機,吃盡了苦頭。在長達17年的時間里,共走了65個村莊,可謂“八千里路云和月”通過購買、易物、饋贈、代藏等各種渠道,收藏各類題材、各種規(guī)格的剪紙作品420件。
我收藏的關東剪紙,按功用分共有三大類——
一是喜慶祝福類。關東人民善良而樂觀,無論順境、逆境、貧窮、富貴,都保持著善良、樂觀的本性。反映在剪紙中,就是把吉利的祝福和美麗的心情用圖案的形式,以諧音、同音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比如我收藏的剪紙作品“喜從天降”,畫面是一只蜘蛛從天而降,因為蜘蛛又名喜蛛,所以這幅剪紙作品便理解為“喜從天降”。
二是洞房喜花類?!吨芏Y》從“六禮”開篇到“婚齡”為止,詳盡記載了中國婚俗的過程和具體的禮儀事項。反映關東民間婚俗活動的剪紙作品,我也收藏了很多。這些剪紙作品實際上是對中華民族幾千年婚俗文化的一種展示和介紹。比如我收藏的剪紙作品“魚(余)蓮(憐)戲(惜)”,借用諧音之法,表達了新人之間渴求愛人憐愛的愿望。還有“雙鳳和鳴”, 也表達了一對新人企盼婚姻和美的美好愿望。
三是辟邪納福類。關東人講究吉利、和諧,夫妻生辰八字需要“合”,蓋房喬遷要選吉日,出門辦事要遵照“黃道”等,諸如此類。于是常常用一些剪紙作品來“鎮(zhèn)邪”。雖然這些剪紙作品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也反映了關東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性格。比如我收藏的剪紙作品“百獸之王”,畫面是一只斑斕猛虎,表達的是關東人企盼家業(yè)興旺、虎虎生威的美好愿望。
為了使關東剪紙藝術真正得到發(fā)揚光大,我將收藏的每件關東剪紙作品,都附上了簡約的說明,將剪紙作品所蘊涵的文化背景、歷史密碼、關東人情等,一一展現(xiàn)出來,使觀賞者一目了然,猶如上了一堂生動、直觀的歷史課、藝術課和民俗課。如我收藏的剪紙作品“萬代長春”,剪的是一只碩大的葫蘆。我在下面附注:“《詩經(jīng)》云:‘瓜瓞綿綿,民之初生。’此作品取子孫綿延不斷之意,多用于婚慶、滿月喜日。”將作品的來龍去脈、社會功用一一道出。還有一幅“麒麟送子”,我寫的附注是:“麒麟為中國古代四靈之一,《詩經(jīng)》云:‘有足者宜蹄,有額者宜抵,有角者宜觸,麟性不然,是仁也?!鄠魅实轮啦艜霈F(xiàn)麒麟,此作品寓意生逢盛世,福瑞綿長?!?/p>
關東剪紙源自民間,它用最直白、樸素、熱烈的剪紙語言,訴說著關東這塊土地上的風土人情、歷史淵源和人文情感。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