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壺里積累的污垢就是水垢,是自然水加熱或沉淀后形成的產物。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還可能含有一定量的碳酸氫鎂。水垢過多不但會影響水的口感,還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傷害。
水垢不溶于水只是相對的,水加熱后便有部分沉淀會溶解,這會把形成沉淀的重金屬離子重新帶入水中,使水中的重金屬離子的含量超過衛(wèi)生標準的要求,危害人體健康,如碳酸鈣、碳酸鎂在人體內大量沉積易形成結石。水垢容易造成腸胃消化和吸收功能紊亂及便秘,使胃炎及各類結石的發(fā)病率提高。
專家對在5磅熱水瓶中貯存了18天的開水水垢進行化學分析,發(fā)現(xiàn)其中含有多種有害金屬物質,分別為鎘0.034毫克,鉛0.12毫克,鐵24毫克,砷0.21毫克,汞0.44毫克。這說明,即使是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飲用水,在暖水瓶里儲存后,微量金屬元素可沉淀積累在水中,危害人體健康。如果是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飲用水,潛在的健康危害則更嚴重。懸浮在水中的水垢被我們飲用后,將在體內沉淀,容易導致腎結石、尿道結石等疾病的發(fā)病率升高。因此,必須定期清除水垢。
當用有水垢的器皿改盛酸梅湯、啤酒等酸性液體時,沉淀于水垢中的一些重金屬元素會發(fā)生化學反應,重新溶解在水或其他液體中,當人們長期小量的攝入體內,可引起人體消化、神經、呼吸和造血系統(tǒng)的病變和功能障礙,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傷害。所以千萬不能小瞧這種水垢。
家家用水壺,家家都討厭水垢。為此,我們向您推薦幾種簡便易行的去除水垢的方法,不妨試試。
1.水壺煮山芋除垢
在新水壺內,放半水壺以上的山芋,加滿水,將山芋煮熟,以后再燒水,就不會積水垢了。但要注意水壺煮山芋后,內壁不要擦洗,否則會失去除垢作用。對于已積滿了水垢的舊水壺,用以上方法煮一兩次后,不僅原來的水垢會逐漸脫落,并能起到防止再積水垢的作用。
2.小蘇打除水垢
用結了水垢的鋁制水壺燒水時,放1小匙小蘇打,燒沸幾分鐘,水垢即除。
3.煮雞蛋除水垢
燒開水的壺,用久了積垢堅硬難除。如用它煮上兩次雞蛋,會收到理想的效果。
4.土豆皮除水垢
鋁壺或鋁鍋使用一段時間后,會結有薄層水垢。將土豆皮放在里面,加適量水,燒沸,煮10分鐘左右即可除去。
5.熱脹冷縮除水垢
將空水壺放在爐上燒干水垢中的水分,燒至壺底有裂紋或燒至壺底有“嘭”響之時,將壺取下,迅速注入涼水,或用抹布包上提手和壺嘴,兩手握住,將燒干的水壺迅速坐在冷水中(不要讓水注入壺內)。重復2次至3次,壺底水垢會因熱脹冷縮而脫落。
6.醋除水垢
如燒水壺有了水垢,可將幾勺醋放入水中,燒一兩個小時,水垢即除。如水垢中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鈣,則可將純堿溶液倒在水壺里燒煮,可去垢。
7.口罩防積水垢
在燒水壺里放一只干凈的口罩,燒水時,水垢會被口罩吸附。
8.磁化
在壺中放一塊磁鐵,不僅不積垢,煮開的水被磁化,還具有防治便秘、咽喉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