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彥《圖繪寶鑒》云:“古人畫稿,謂之粉本,前輩多寶蓄之,蓋其草草不經(jīng)意處,有自然之妙?!碑嫺迨钱嫾椅幕摒B(yǎng)及藝術才能的具體體現(xiàn),是畫家個人靈性才情的自然流露,因此,可由此追溯畫家藝術風格的形成和發(fā)展,故多為世人所寶之,近年來所發(fā)現(xiàn)的宣鼎《墨海》畫稿就是這樣的粉本。
宣鼎(1832-1880年),字子九,又字素梅,號瘦梅,又號邋遢書生、香雪道人、金石書畫丐等,安徽天長人,是清末著名小說家和戲劇家,對書畫、篆刻、詩詞歌賦亦很精通,史書說他“工詩文書畫”,是位具有多方面藝術才能的文學藝術家。
宣鼎自幼過繼于安徽天長縣的一個大戶人家,家境富裕。但弱冠之時,繼父母雙亡,家道中落。再加上其一味讀書,不理家產(chǎn),故常常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只身一人棲身于破廟中,靠教書糊口。咸豐五年(1855年),又遇災年,幾乎餓死于破廟中。咸豐八年(1858年),太平軍攻占天長,宣鼎從此秋門轉蓬,四處飄零,先是到上海賣畫,后到江蘇鹽城、桃源(今江蘇泗陽)、山東任城(今濟寧)等地教書或作幕賓。為了生活,他教書、賣字、售畫、從軍、作幕府,真可謂窮困潦倒,苦海余生。失意文人的生活,給予他過多的磨難,于是將滿腔悲憤寄于筆端,創(chuàng)作了百余萬字的文學作品。同治九年(1870年)創(chuàng)作了雜劇《返魂香傳奇》,后三年又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秋雨夜燈錄》。這二部作品奠定了他在清代文學史中的地位,被譽為清代小說的壓卷之作。
宣鼎自幼愛好書畫,相傳10多歲時即為人作畫,書寫匾額條幅。成年后又整日搜求金石書畫,流連于碑帖書畫之中,故學識淵博,傳統(tǒng)功力深厚。宣鼎為人落拓不群,憤世嫉俗。他還請人為自己畫了一幅肖像,上畫一位乞丐身背裝滿書畫的布袋,手持竹竿,蓬頭赤足而旁若無人,并自名“金石書畫丐”,可見其對藝術的癡迷程度。在上海賣畫期間,又虛心向海派名家學習,觀摩西方藝術,從中汲取營養(yǎng),畫藝大增。以后又客游淮安、揚州、山東等地,視野開闊,收獲頗多。在人物畫方面,宣鼎深受明代陳洪綬影響,以昆曲中的眾多戲劇人物為題材,創(chuàng)作了《三十六聲粉鐸圖詠》,是合詩、書、畫于一體的藝術佳作,在中國戲劇史和藝術史中具重要意義。在花鳥畫方面,宣鼎深受清末上?;B畫派之影響,有“八梅”之譽?!肚瀹嫾以娛贰贩Q其“花鳥極超拔,賦色妍麗”,“臨古小冊頗雋逸”,“題畫詩詞亦峻峭”。由于種種原因,現(xiàn)宣鼎的書畫作品在其家鄉(xiāng)并不多見,但在淮安卻屢有發(fā)現(xiàn)。本文所介紹的《墨?!樊嫺澹礊榛窗彩胁┪镳^之藏品,是近年來整理舊藏時所發(fā)現(xiàn),是宣鼎在淮安作畫時的畫稿。
這本《墨?!樊嫺?,縱30厘米,橫20厘米,紙質線裝本。其封面為厚質皮紙,上有隸書“墨?!倍?。從書法上看,應為宣鼎墨跡。取“墨?!敝?,有墨海泛舟之意;況畫稿眾多,故命名墨海。冊內(nèi)為大小如一的宣紙,從原有頁碼編號來看,頁碼不全,已有缺頁和散失,故是本殘冊。但就是這本殘冊,卻保有32頁畫稿,每頁有手繪畫稿2幅。每幅縱30厘米,橫8厘米,共有畫60幅,以花卉、瓶花為主,還有翎毛、走獸、草蟲,琳瑯滿目,洋洋大觀,并有蠅頭行草題寫的詩句。由于是畫稿,冊中沒有宣鼎的落款和印章,但卷后有陳墉的題跋和印章,記為宣鼎所作。據(jù)考,陳墉,字伯容,江蘇山陽(今淮安市淮安區(qū))人,清末書法家,著有《國朝人書評》,《續(xù)篡山陽縣志》有其記略。其題跋曰:“此冊本宣瘦梅所作,經(jīng)營慘淡,頗具苦心,題詞亦跌宕不群,雋峭語尤令人解頤,承之先生見而愛之,口口而藏之篋中。其運筆用意處,自是一種精神,非平日素從繪事不能觀,是冊若一滴水,可知大概味矣!”。落款為“戊辰十月山陽陳墉跋”,下鈐“陳墉”白文印、“伯容”朱文印。此“戊辰”為1928年,距離宣鼎離世已有四十八個年頭。但宣鼎曾流寓淮安多年,人們喜愛這位畫家,喜愛他的多才多藝和書畫藝術,故這冊畫稿人爭寶之,題跋中的收藏者“承之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個。此外,畫稿頁縫中有“劉士漉珍藏”之墨記,應是此冊的另一位收藏者。由于年代久遠,其流傳過程已不可考,但可確定的是這些收藏者都是淮安人士。據(jù)題跋記載,“此冊本宣瘦梅所作”,因陳墉和宣鼎同屬清末書畫界人士,又同在淮安文化圈內(nèi),故深知宣鼎之書畫,所言不虛,是真實可信的。
這冊《墨?!樊嫺?,以花卉、瓶花為主。其花卉有牡丹、玉蘭、芍藥、海棠、芭蕉、山茶、萱草、梅花、月季、荷花、桐葉、紫薇、秋葵、馬纓、雞冠、紫藤、黃蘆、石榴、桂花、梔子、罌粟、繡球、菊花、墨竹等等。這些花卉大部分是二種花期相同、習性相近的折枝花卉的組合,如牡丹玉蘭、桂花秋葵、荷花紅蓼、山茶梅花、紫藤臘梅、月季繡球等,但也有單一成圖的花卉,如牡丹、馬纓、黃蘆、秋葵、紫藤等,其中僅牡丹一種,又有白牡丹、紅牡丹、墨牡丹之分。瓶花也稱清供,上畫瓶、尊、盎、盆等器具,古拙渾厚,文采煥然,充滿了高雅的文化底蘊。其內(nèi)插牡丹、梅花、山茶、水仙等四時花草,附之于菜蔬瓜果,壽石茶具,再配以翎毛、走獸、草蟲,組成了一幅幅生動活潑的畫面。如瓶果鱖魚、雙貓瓶梅、百事平安、白頭富貴、牡丹博古、瓶梅秀石、梨酒伏雞等。這些畫稿看似隨意為之,是不著粉黛的白描小畫,卻是宣鼎數(shù)十年藝術創(chuàng)作、文化修養(yǎng)及人生閱歷的積淀和釋放。故畫面空靈,景少趣多,筆簡意繁,耐人尋味,特別是上面的圈圈點點,括號注釋,補遺糾錯,不僅展現(xiàn)了畫家創(chuàng)作時的所思所想,也可使后人感悟到宣鼎在繪畫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艱辛。事實上,宣鼎的畫稿何止一種,史志上還記其撰有《梅譜》一書。宣鼎的每件看似不假思索隨興寫意的畫作,其實都有一件或數(shù)件畫稿為基礎。故而在作畫時才胸有成竹,意在筆先,一揮而就,創(chuàng)造出一幅幅氣韻生動、筆精墨妙的畫圖。
這冊《墨?!樊嫺?,均為尺幅甚小的白描小畫,絕大多數(shù)都是折技畫,反映了宣鼎在花鳥畫方面的成就和風格。清人王概曰:“折枝從空安放,或正或側,須各審勢得宜?!惫蕪臉媹D來講,此冊中之折枝花卉,皆是以少勝多,以小見大的特寫,截取花卉中最精彩的部分,或上揚,或下垂,或橫斜,或兩枝交匯,構圖簡潔明快,境界空曠清新,給人以疏枝簡花、生趣盎然之感。如《牡丹玉蘭圖》中,作者截取牡丹玉蘭各一枝,牡丹在下,玉蘭在上,縱橫交錯,刻畫入微。畫上題詩云:“沉香亭北報花開,樂府清平凋未裁,月下瑤臺群玉祧,承宣李白詔初來。”在瓶花清供中,畫面大都以中置形式構圖,在疏密聚散、高低虛實中求變化,或白描,或寫意,匠心獨運,各施各法,畫的題材都蘊含深意。在歲朝清供圖中,多會選畫牡丹、梅、竹、水仙、石榴、壽石等,表達吉祥如意、富貴長壽和新春祝福;而在山家清供圖中,則以香爐、野蔬、茶具、貓鼠、草蟲為主,觀之令人寧心入禪,充滿了鄉(xiāng)野情趣。如《梨酒伏雞圖》中,上畫梨花酒一甕,伏雞一只,蘆橘若干。畫上題詩云:“漫道無肴供晚餐,伏雉盧橘足登盤。更余一甕梨花雪,好此良宵放客難?!北憩F(xiàn)了宣鼎熱情豪放的性格。特別是《查果餉午圖》中,以雙勾寫竹,工筆畫壁虎、草蟲。壁虎入畫為古今所罕見,表明了畫家精通醫(yī)藥,有治病救人之心。此外,宣鼎的戲劇小說中多記有奇藥妙方,也反映他通曉藥性和醫(yī)理。在習文賣畫之余,還兼顧中醫(yī)學。從筆墨上講,此畫稿有雙勾,有沒骨,但大多采取勾花點葉畫法,屬于兼工帶寫的小寫意范疇,從中可看出宣鼎早年以工筆見長,在工筆花鳥畫中曾下過苦功夫。成年后又吸取明代陳淳、周之冕和清代惲壽平、新羅山人等諸家之長,特別是在海派畫家的影響下,形成了自己清新明麗和亦工亦寫的花鳥畫風格。在畫法上,畫稿中既有細節(jié)描寫的精微性,又不失筆墨上的簡逸風格,禽鳥、走獸、蝴蝶、草蟲等描繪得生動逼真,尚簡是其花鳥畫的主要風格。眾所周知,揚州八怪中的鄭板橋,以“刪繁就簡”名聞天下,宣鼎在畫稿中,所寫墨竹清瘦勁挺,其出枝布葉,寫竿勾節(jié),已達到簡之再簡,不能再簡的地步,足見其受鄭板橋影響至深。這種疏枝簡葉、生趣盎然的花鳥畫風格,是宣鼎將平日生活中最美麗的意象提煉概括,以中國傳統(tǒng)的文人畫為根基,雅俗結合,簡略有序,創(chuàng)作的一幅幅言簡意賅的畫圖。
這冊《墨?!樊嫺逡院喨伲诋嬵}上也采取簡略的名稱。如所題蕉棠即是芭蕉、海棠,萱芍即是萱草、芍藥,山茶梅即是山茶、梅花等等,有的畫稿上沒有標題,也可能是畫家一看就知之故。此外,在這冊畫稿中,大部分畫上都有宣鼎用蠅頭行草所作的題畫詩,所題字字珠璣,意蘊趣深;書法如行云流水,瀟灑雋永,表現(xiàn)了宣鼎深厚的文學素養(yǎng)和書法功底。這冊《墨?!樊嫺?,幾乎每幅都有恰如其分的題詩。這些題畫詩有七言,如《牡丹圖》題詩:“霍家釵鐲意纏綿,墮作名花泣杜鵑。綺陌香車歸緩緩,工宮舞袖斗翩翩。云回曲后留殘艷,玉暖幽余化晚煙。俯首繁華如拾芥,紫姑風韻本神仙?!庇形逖裕纭逗苫▓D》所題:“中通而外直,其氣清而腴,日在污泥中,幸不為所污。”有四言,如《山茶梅》所題:“蕊珠仙子,羅浮美人,筆端迭化,一笑生春。”也有字數(shù)不一的長短句,如《芍藥圖》所題:“風流秦七,情弱淚染輕衫薄,水晶簾卷暈朝霞。一枕紅香,粉頰印春紗。伊誰和謔增留戀,嬌壓云翹顫。晚風幾陣送春歸,生怕?lián)P州,金帶損腰圍。”但更多的是七言詩,有的天真爛漫,情真意切,抒思友之情。如《瓶果鱖魚》:“小樓春雨送征腓,綠樹成蔭人未歸。流水灘花何處去,溪橋剩有鱖魚肥?!庇械馁澝谰栈ǎ纭毒請D》:“既具夔龍姿,應事東籬隱。國家養(yǎng)大儒,歲寒得真品。”有的以歷史故事為依托,將花卉擬人化,如《繡毯月季圖》:“玉環(huán)無力侍三郎,碧玉欄桿怯嫩涼。舞罷霓裳拋鞠蹴,猶于月底斗紅妝。”這些詩句皆詩韻清醇、平和雋永,感情真摯,有力彰顯了主題,起畫龍點睛之效。這些題畫詩都是宣鼎才思敏捷,出口成章的反映,反映了宣鼎在詩書畫方面的深厚造詣。
宣鼎一生鐘愛藝術事業(yè),為人落拓不群,憤世嫉俗,自嘆“抱赤心而鮮鑒,遇白眼其無辜”。其所作所為不為當時的人們理解,加之不理生計,一貧如洗,在饑寒交迫的歲月中大多以賣畫為生。據(jù)考,宣鼎曾多次到淮安謀生,故在淮安留下了這冊畫稿?,F(xiàn)宣鼎的書畫作品已不多見,其詩詞也多已湮滅失傳。現(xiàn)這冊畫稿是宣鼎所手繪,況畫上還有數(shù)十首宣鼎用蠅頭行草書寫的詩詞作品,這些作品都是宣鼎所詠所書所作,是迄今為止所發(fā)現(xiàn)的最為集中的宣鼎詩書畫作品。其雖是畫稿,但有著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對于宣鼎研究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