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很多種,怡情悅性者有之,記錄史實者有之,縱情山水者有之,針砭時弊者有之。這些都需要讀者在閱讀之后,細(xì)細(xì)品味,方知作者埋藏于字里行間的情緒和意旨。而有一種文章,不需要讀者費多少腦筋,文章本身就觀點鮮明,言之鑿鑿,讓你非常直接地領(lǐng)受到作者的意圖。這樣的文章,有時會在素材上旁敲側(cè)擊,但主旨一出,一定如當(dāng)頭棒喝。它絕不會留一個疑問給你,它早已幫你做好了選擇。
是的,這樣的文章就是沖著“明理”來的,它從講第一句話開始,就是希望能夠給讀者以啟示,而且不允許讀者出現(xiàn)會錯意的可能。寫這類文字的人,內(nèi)心一定是充滿著自信力的。至于是否會帶有強烈說教的口吻,這就要看你讀過之后的內(nèi)心感受了。
>>【例文一】
布局人生
即便是不懂畫的人,也能一眼看得出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之處:西洋畫,滿;中國畫???。一張畫紙,畫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不留一點空白,是西洋油彩畫;一張畫紙,寥寥數(shù)筆丹青于白宣之上,是中國畫。
中國畫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白。中國話的最高境界,在于話音留三分。
有些話,想說五句,其實只需兩句對方便明白意思。剩下的三句,跟主題不再有過多關(guān)系,只是滿足你的傾訴欲,聽多了,對方反而會膩。
越是話多之人,往往摯友不多。一則話多總易誤傷旁人。二則心講得太明白,別人會減少了與你交心的興趣。
真正有分量的人,只會講有分量的話。一個敢于少講話的人,必定是對自己話中傳達的威力有信心的人。
衣若素雅,能凸顯你的臉龐。妝若素淡,能映出你的氣質(zhì)。著墨少一點,否則它會搶了要害之處的風(fēng)頭。人生需要留白。
那些人生的留白,讓你看起來更為豐富。
一個會布局的人,永遠(yuǎn)不會把人生塞得太滿。
(摘自2012年7月16日《廣州日報》)
題目很大,文章卻很短小。一般說來,這樣的篇幅是無法支撐起這樣大的命題的。然而作者在取材上花了一點巧思,用的是“畫”這個切入點來折射中西文化的不同,然后又巧妙地取了個諧音,由“畫”過渡到“話”。這樣的設(shè)計,既不顯做作,又干脆利落,確實是運筆的高手。后面用簡筆稍作拓展,“衣若素雅”會如何,
“妝若素淡”又如何??此普f開了,實際上又與最開始關(guān)于畫畫的素材有緊密的聯(lián)系,都是色調(diào)濃淡、著墨多少方面的問題。此文真可謂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而一切素材都緊緊圍繞著“心臟”展開,主旨非常突出。
>>【例文二】
獨立與獨醒/林清玄
人生的朋友大致可以分成四種類型,一種是在歡樂的時候不會想到我們,只在痛苦無助的時候才來找我們分擔(dān),這樣的朋友往往也最不能分擔(dān)別人的痛苦,只愿別人都帶給歡樂。他把痛苦都傾瀉給別人,自己卻很快的忘掉。
一種是他只在快樂的時候才找朋友,卻把痛苦獨自埋藏在內(nèi)心,這樣的朋友通常能善解別人的痛苦,當(dāng)我們丟掉痛苦時,他卻接住它。
一種是不管在什么時刻什么心情都需要別人共享,認(rèn)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獨悲哀不如眾悲哀,戀愛時急著向全世界的朋友宣告,失戀的時候也要立即告諸親友。他永遠(yuǎn)有同行者,但他也很好奇好事。總希望朋友像他一樣,把一切最私密的事對他傾訴。
還有一種朋友,他不會特別與人親近,他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獨自快樂、獨自清醒,他胸懷廣大、思慮細(xì)膩,品味優(yōu)越,帶著一些無法測知的神秘,他們做朋友最大的益處是善于聆聽,像大海一樣可以容受別人歡樂或苦痛的瀉注,但自己不動不搖,由于他知道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因此對別人的快樂鼓勵,對苦痛伸出援手。
用水來作比喻,第一種是河流型,他們把一切自己制造的垃圾都流向大海;第二種是池塘型,他們善于收藏別人和自己的苦痛;第三種是波浪型,他們總是一波一波找上岸來,永遠(yuǎn)沒有靜止的時候;第四種是大海型,他們接納百川,但不失自我。
當(dāng)然,把朋友做這樣的劃分不是絕對的,因為朋友有千百種面目,這只是大致的類型罷了。
我們到底要交什么樣的朋友?或者說,我們希望自己變成什么樣的朋友?
卡菜爾·紀(jì)伯倫在《友誼》里有這樣的兩段對話:“你的朋友是來回應(yīng)你的需要的,他是你的田園,你以愛心播種。以感恩的心收成,他是你的餐桌和壁燈,因為你饑餓時去找他,又為求安寧尋他?!薄鞍涯阕詈玫慕o你的朋友,如果他一定要知道你的低潮,也讓他知道你的高潮吧!如果只是為了消磨時間才找你的朋友,又有什么意思呢?找他共享生命吧!因為他滿足你的需要,而不是填滿你的空虛,讓友誼的甜蜜中有歡笑和分享吧!因為心靈在瑣事的露珠中。找到了它的清晨而變得清爽?!?/p>
在農(nóng)業(yè)社會時代,友誼是單純的,因為其中比較少有利害關(guān)系;在少年時代,友誼也是純粹的,因為多的是心靈與精神的聯(lián)系,很少有欲望的糾葛;工業(yè)社會的中年人,友誼常成為復(fù)雜的糾纏,朋友一詞也浮濫了,我們很難和一個人在海岸散步,互相傾聽心靈;難得和一個人在茶屋里,談一些純粹的事物了,朋友成為群體一般,要在啤酒屋里大杯灌酒;在飯店里大口吃肉一起吆喝:甚至在卡拉OK這種黑暗的地方,尋唱著浮濫的心聲。
從前,我們在有友誼的地方得到心的明凈、得到撫慰與關(guān)懷、得到智慧與安寧?,F(xiàn)在有許多時候,朋友反而使我們混濁、冷漠、失落、愚癡,與不安?,F(xiàn)代人都成為“河流型”、“池塘型”、“波浪型”的格局,要找有大海胸襟的人就很少了。
在現(xiàn)代社會,獨樂與獨醒就變得十分很重要,所謂“獨樂”是一個人獨處時也能歡喜,有心靈與生命的充實,就是一下午靜靜地坐著,也能安然;所謂“獨醒”是不為眾樂所迷惑,眾人都認(rèn)為應(yīng)該過的生活方式,往往不一定適合我們,那么,何不獨自醒著呢?
只有我們能獨樂獨醒,我們才能成為大海型的人,在河流沖來的時候、在池塘滿水的時候、在波浪推過的時候,我們都能包容,并且不損及自身的清凈。紀(jì)伯倫如是說:
“你和朋友分手時,不要悲傷,因為你最愛的那些美質(zhì),他離開你時,你會覺得更明顯,就好像爬山的人在平地上遙望高山,那山顯得更清晰?!?/p>
眾所周知,朋友是可以影響人一生的人,擇友是需要慎重的。而現(xiàn)如今,“朋友”這個身份已經(jīng)變得比較輕率了,稍微打過點交道的人,似乎都能“交個朋友”。林先生的這篇文章,實際上是要大家擦亮眼睛,也擦亮內(nèi)心,去考量一下什么樣的朋友才是我們最需要的,也最有資格被稱為“朋友”’的人。如果暫時還沒有這樣的摯友出現(xiàn),不如“獨樂獨醒”,也遠(yuǎn)遠(yuǎn)好過與一群所謂的朋友消磨時光虛度年華。條分縷析的說理,加上非常寫實的場面描寫,不由得讓人思考和對位,我究竟屬于哪一型的人?我是否在混沌度日?我能否做到獨樂獨醒?
>>【例文三】
向夢想鞠躬/張世普
一位高考狀元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希望大學(xué)畢業(yè)后擁有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主持人問:你有夢想嗎?狀元回答:我從來不考慮不能實現(xiàn)的事情。
說這話時,有一媒體公布了一份高考狀元調(diào)查報告。大量數(shù)據(jù)表明30多年來的高考狀元幾乎沒有成為各行業(yè)的精英,與社會期望相差很遠(yuǎn)。在普通老百姓眼里,高考狀元似乎就是文曲星下凡。高考狀元不僅天賦超人,而且擁有得天獨厚的人氣。人們對高考狀元給予的追捧絕不亞于當(dāng)紅明星。誰知,現(xiàn)實并沒有照人們預(yù)期的軌跡飛翔。
又想起幾十位記不住名字的女節(jié)目主持人,原來也是狀元出身。當(dāng)時單獨看到消息時,并沒在意??扇缃衤?lián)系在一起,不由大為感嘆:那么多狀元之才做節(jié)目主持人實在可惜,我們的狀元們怎么就出不了科學(xué)家、英雄、高官或者超級富豪?
美國的雷蒙德·戴維斯20多歲開始研究中微子,直到88歲才得到大眾認(rèn)可被授予諾貝爾物理獎。他在簡陋的實驗室里花費了一生的心血,支撐他走過來的是“預(yù)測宇宙未來”這看似大而無當(dāng)?shù)膲粝?,他曾?jīng)不顧周圍人的嘲笑,自己設(shè)計并建造了一艘21英尺的單桅帆船。這艘名為“翠鳥”的帆船,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第三個主人,現(xiàn)在依然可以在水上航行。
還有比爾·蓋茨,開創(chuàng)了微軟世紀(jì),神話般壟斷了世界PC操作系統(tǒng)市場。然而這位神秘、古怪的世界首富在他聲譽如日中天的時候,宣布要把個人名下的財產(chǎn)悉數(shù)捐給慈善基金。他賺取億萬財富又毫不猶豫捐出的動機是:每天早晨醒來,一想到要做的事情將會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和變化,就會無比興奮和激動。
至于成龍,為了要超越功夫巨星李小龍,拍戲時不用替身。每個鏡頭都真刀真槍,十余次重傷,幾次差點搭上性命,他愣是忍著從頭到腳一百多處傷痕和無數(shù)次冷眼。成為了英國女皇、日本首相、美國總統(tǒng)等許多國家元首的偶像。被美國《人物》雜志評選為一百位當(dāng)今全球最偉大的影星。
成功、財富、鮮花、掌聲,總是和夢想聯(lián)系在一起的。人生有時真的很有趣,你不在意名利,名利偏偏越纏著你。那些耀眼的光環(huán)多是在追尋夢想過程中偶然得到的。你看看人家戴維斯對待名譽有那么狂熱嗎?比爾·蓋茨對待掌聲有那么癡迷嗎?成龍對待金錢有那么執(zhí)著嗎?成龍已經(jīng)把一半身家捐給慈善事業(yè),到死的那天還要做到把所有的財產(chǎn)用于公益。雷蒙德·戴維斯甚至曾拒絕接受諾貝爾獎,因為在他看來,那么多物理學(xué)家、化學(xué)家甚至普通人都參與了這個項目,所有人都配得上這一榮譽。
溫家寶總理吟過一首詩《仰望星空》:“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寥廓而深邃;那無窮的真理,讓我苦苦地求索、追隨……”說的也是年輕人要有夢想,民族才有希望。
只有夢想能點燃激情,只有夢想值得奮斗終身。人生就是這樣,要活得精彩,要有所作為,需要在心田盛開熠熠生輝夢想,需要向那一個絢麗的夢想鞠躬。
(摘自《遼寧青年》)
我們正處于有夢的年紀(jì),按理說,對一切內(nèi)心的憧憬都是充滿信心的??墒切畔⒌姆簽E也讓我們過早地了解了現(xiàn)實的殘酷和生活的艱難,許多人在不斷地對夢想進行“調(diào)整”,最后,夢想無情地被現(xiàn)實取代,我們中的一些人便走上了一條最容易實現(xiàn)的道路?,F(xiàn)在的我們或許能接受,可是到了年老時回想自己這一生,真能無悔無憾嗎?作者動用了大量的例子,就是要不斷強調(diào)夢想本身的力量,是遠(yuǎn)遠(yuǎn)超越了現(xiàn)實的打擊力度的,關(guān)鍵就在于內(nèi)心能不能堅持擁有那個絢麗的夢想。文章也并沒有對所有人提出多么高的要求,“一個人不能每時每刻都有夢想,但人的一生不能沒有一個夢想。一個連夢想都不敢有的人,能有什么大成就呢?”夢想不在于多,而在于它本身的價值,應(yīng)值得你終身去為之奮斗。那些沒有夢想的人,和那些擁有很多很多夢想的人,看完這篇文章之后,是否得到了啟示呢?
編輯/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