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十七屆六中全會以“文化”作為會議的主題,提出“文化興國”戰(zhàn)略,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主張弘揚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文化的大發(fā)展大繁榮,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高等院校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對于推動高等教育改革發(fā)展、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以及增強國家軟實力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來分析高校校園文化的內涵、問題以及對策,以其尋求校園文化建設的新思路與新方法,開創(chuàng)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校園文化;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12-0310-03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是有不同個性的分子組成,校園文化以其文化形態(tài)的特殊性構成其中一個重要的分子。先進、“和諧”的校園文化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文化這個系統(tǒng)的大繁榮、大發(fā)展。在新形勢下,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與時俱進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已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一、校園文化的內涵
高等院校是以教師為主導、師生為主體、良好的師生關系為促進、和諧健康的人文社會關系為保障的教學文化場所?!掇o海》中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會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而“校園文化是從人文關懷視角出發(fā),在充分尊重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以鼓勵人的個性創(chuàng)造發(fā)展為根本目的的文化形式?!薄八菍W校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具有導向、規(guī)范、教育和促進作用,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學生的思想觀念、心理品質、知識視野、生活方式、行為習慣等諸多方面?!毙@文化的先進與否,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的發(fā)展,甚至影響著學生的未來。
校園文化建設主要有四個層面組成,即物質層面、智能層面、精神層面及制度層面等。第一,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的基礎,藏書萬冊的圖書館、優(yōu)雅整潔的食堂、溫馨如家的宿舍、嶄新的教師、設施完善的實驗室、配套完備的運動場所等,給學生及教工提供一個優(yōu)雅的人文環(huán)境讓她們有賓至如歸的感覺,自然對校園文化的發(fā)展不斷重視;第二,智能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保障,高校是及教學與科研于一體的教書育人的場所,學術科研水平的高低、教學目標的設計、培養(yǎng)人才的方向決定了高校文化軟實力的發(fā)展,直接影響教師教書育人的質量及其自身素質;第三,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靈魂,高校自身的歷史傳統(tǒng)、文化觀念、道德水平、價值觀念等是精神文化的子集,決定著高校校園文化的發(fā)展方向;第四,制度文化是校園文化的行為規(guī)矩。所謂“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設置合理、制度完備的規(guī)章制度、校風校紀,約束著師生的行為,是文化的具體體現,為高校的精神文明的創(chuàng)建保駕護航。
二、校園文化的重要作用
中國共產黨代表著先進文化的發(fā)展方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要求我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十七屆六中全會要求我們文化興國,大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以變?yōu)橐粋€文化強國。思想道德建設與科學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兩個重要構成要素。而高校作為育人與科研的根據地,必然成為了精神文明建設的前沿,因此精神文明建設離不開校園文化的建設?!案咝P@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一部分,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職員工為主導,以校園文化精神為核心,反映高校師生員工思想觀念、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的具有自身特點的亞文化?!备叩仍盒R趪业奶栒?,黨的引導下不斷地發(fā)展與壯大,不斷地繁榮,就要求我們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大學生,意氣風發(fā)、思想豐富、朝氣蓬勃,經歷了中考、高考的磨煉,邁入大學,正處于獨立生活與思考的階段,也正是正確與否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形成的關鍵階段。古語有云“一年之計,莫如樹木;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高等院校是教書育人的重要基地,其文化建設不容小覷?!敖】档男@文化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的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p>
首先,校園文化具有激勵作用。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會促進大學生的求知欲望,各種各樣的學術研討會、征文比賽、社會實踐活動及大學生的藝術節(jié),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不斷地釋放自己的熱情與爆發(fā)力,在整個學校的文化氛圍下,爭先創(chuàng)優(yōu),鼓勵學生全面發(fā)展,要讓優(yōu)秀的學生脫穎而出,讓貧困的學生第一時間感受到學校的陽光雨露,讓公平、公正和公開深入廣大的學生的內心。
其次,校園文化具有育人功能。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并以此作為促進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睂W校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良好的校園文化會促進學生在黨的大政方針的指引下,在盡職盡責的教師的指導下,在良好的校園文化熏陶下得到正確教育,思想政治、道德水平與時俱進,在日后的發(fā)展中成為對社會、國家有用之棟梁。
第三,校園文化具有凝聚力功能。校園文化的細節(jié)如:校史教育、校訓、?;?、校紀等,會增強高校的凝聚力,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fā)展。這種凝聚功能會推進高校的日常工作,美化校園生活,促進教職員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進而促進高校的整體發(fā)展水平。承德醫(yī)學院有良好的校園文化凝聚力傳統(tǒng),2007年,我院不僅順利地完成了新校區(qū)的建設,搬入了“新家”,而且在本科教育評估中得到了“優(yōu)秀”的成績,與我院的校園凝聚功能是分不開的。
三、校園文化的問題
先進、和諧的校園文化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具有促進與激勵的作用,在新形勢下,我們在看到校園文化建設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校園文化建設本身所存在的問題。
第一,校園文化價值取向功利化。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形成和完善,資本主義中實用主義的負面影響也開始影響到大學生的功利化思想。如今功利主義、實用主義思想在大學生群體中滋生并普遍存在,校園文化建設不可避免地存在“價值”的烙印,以及市場經濟的印記。參與校園文化活動,僅僅為了多得學分,進而評優(yōu)、拿獎學金;上課的理由不再是為了學習到更多的專業(yè)知識和求知欲,而是為了混個出勤率,得高分;部分大學生入黨動機不是為了認同黨的先進理念和為黨的事業(yè)做貢獻,而是為了前程發(fā)展與就業(yè)增加籌碼。不少大學生不講原則,只講實用,一切以有用性和功利性為標準,認為對自己有用的,就是好的。缺乏社會責任感,認為“‘理想,就是有利就想’,‘前途,就是有錢就圖’,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不再受到推崇?!?/p>
第二,注重物質文化建設,忽視精神文化建設。衡量學院精神文明建設水平的主要標志是學風建設、教風建設和校風建設?!坝械膶W校把校園文化建設和意義等同于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一味強調發(fā)展娛樂文化,評價校園文化建設的成就時,對單純的物質文化建設津津樂道?!彪S著高等院校的不斷擴招,學生的數量增加的同時,質量有所下降,但是伴隨著更多的學生的入學,學校舍、宿舍、配套設施的建設,學校的主要精力在于工程建設,無暇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學校文化宣傳粗制濫造,文化活動的開展成為了商家的廣告活動場所,缺乏創(chuàng)新,阻礙校園文化的發(fā)展。校園文化建設的成效不能得到正確評價。只是簡單地認為,物質文化建設和娛樂活動開展得成功與否,決定校園文化建設,而忽視了精神文化建設這一校園文化核心和靈魂的,使得精神文化建設不能與物質文化建設與時俱進。
第三,校園文化的個性化不強。不同的大學,擁有不同歷史傳統(tǒng)、辦學理念與特色,因而不同的大學應具有不同的校園文化。不是北京大學擁有一個“未名湖”,就得在各個院校中建造一個湖泊;不是說清華大學的樓宇聳立,各個院校就得修建新樓房。校園文化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只要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促進和諧的師生關系的校園文化就是健康的校園文化。盡管清華大學的校訓是“厚德載物、自強不息”,承德醫(yī)學院的校園文化是“嚴謹、求實、勤奮、創(chuàng)新”,但這并不影響我校的人才培養(yǎng)與人才創(chuàng)新,也不影響我院的德育和智育建設?,F在一些大學盲目地攀比,不根據實際情況,與一流大學設置一樣的不符合學校實際的育人目標、服務方向與辦學規(guī)模,拋棄了學校的特色文化,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
第四,校園文化制度落后。校園文化注重娛樂性或者政治性,水平不高的校園文化(宿舍文化、課桌文化、廁所文化等)仍然有存在的肥沃土壤,而學術文化、科研文化等長效文化機制得不到落實。在進行校園文化的建設中,校園文化的主體覆蓋面較窄,僅限于像學生社團等之類的為數不多的學生部門。校園文化建設的制度不健全。專業(yè)課教師的模范帶頭作用不足、參與程度不高,往往是靠學生會和社團領導推進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同時活動的形式大于內容,其教育作用逐漸下降。與時俱進的校園文化制度,會促進全校教學質量水平的提高,管理環(huán)境的和諧,所以,高校要不斷更新、創(chuàng)新校園文化的制度建設。
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對策
“高等院校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對于推動高等教育改革發(fā)展、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p>
首先,要注重思想道德建設的培養(yǎng)?!案咝5男@文化建設,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在科學發(fā)展觀的引領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碧岣邔W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要站在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開展“祛除功利化”教育,逐步推進校園文化建設。不斷推進學風建設,我院保持著優(yōu)良文化傳承傳統(tǒng),新生入學對其進行入學教育,讓其了解我院的文化傳統(tǒng),對新生進行軍訓教育,讓其具有組織原則性。
其次,要注重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但是一所擁有鮮明辦學特色、人才培養(yǎng)目標、具有自己文化品牌的高校,更容易培養(yǎng)出符合時代與社會發(fā)展需要的高素質的創(chuàng)新人才。在校園精神文明建設中,要加強教師的參與度,使得師生共同參與,激發(fā)學生積極性的同時,促進教師知校、愛校的程度,將教書育人作為終身追求。充分發(fā)揮社團及學生會的作用,讓專業(yè)課教師成為課外輔導員,在參與學生娛樂活動的同時成為科研文化活動的指導者,進而使得學生在德育、智育方面得到平衡發(fā)展,在日后的學習與工作中能夠快速適應科研與日常工作的角色?!拔幕贫瓤梢员WC教育體制改革的順利推進,促進學校建立自我約束、自我完善和自我發(fā)展的完備機制,使得學校適應教育改革和社會改革?!蔽幕贫纫哂腥宋男?,人文性的制度有助于思想的統(tǒng)一,有助于增強校園文化的凝聚力,形成和諧的師生、同事的關系。
第三,要注重創(chuàng)新意識的文化建設?!皠?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不竭的動力?!备咝5男@文化建設也需要在繼承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提升,一個學校的校園文化的先進與否,直接影響著高校發(fā)展的活力與前途。創(chuàng)新意識文化,包含著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課余生活的形式創(chuàng)新、科研水平的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的學生,鼓勵創(chuàng)新的教職員工,制定創(chuàng)新的文化制度,讓高校在創(chuàng)新的文化氛圍中健康、持續(xù)、穩(wěn)定的發(fā)展。我院的校訓是“嚴謹、求實、勤奮、創(chuàng)新”并且在校訓的指引下,一直堅持使用“PBL(Problem based on learning)教學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育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而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讓其在日后的工作中如魚得水,順利發(fā)展。
總之,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大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具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啟迪其心智,促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具有“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在落實與實踐科學發(fā)展觀的主旋律的指引下,內外結合增強凝聚力與競爭力,以學生為本,讓學校發(fā)展動力永不枯竭生機盎然。新時期,我們要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努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構建和諧校園,以高校為前沿陣地,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fā)展大繁榮。
參考文獻:
[1]陳慧.現階段我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對策初探[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2).
[2]戴麗江.和諧視野下高校和諧校園文化構建芻議[J].理論與改革,2009,(2).
[3]宋春蕾,徐光興,周曉平.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大學生心理[J].教育與職業(yè),2011,(20).
[4]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EB/OL][2004-10-14].http://www.people.com.cn.
[5]傅瑋.淺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J].企業(yè)導報,2011,(9).
[6]羅薇.當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1,(7).
[7]劉建明.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之我見[J].文教研究,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