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樹下
長安山植被茂密,原生態(tài)里滋生出許多相思樹。初夏的周末下午,我們搬了教室的課桌在濃蔭處圍坐消暑,兩瓶開水、一大搪瓷杯的濃茶,悠悠地享受一個午后的時光。閩東人愛喝大碗茶,葉大茶粗,釅釅的茶湯,香氣襲人,一咕咚地牛飲,特來勁兒!不像閩南人那樣愛用小紫砂壺,壺里塞滿“鐵觀音”,細斟細酌,把玩品咂。我的閩南同屋,一小茶壺的熱水,高興了可以直接啜吸,猶如西方的紳士愛叼大煙斗。
中文系的學生,自然要背誦許多古典詩文,要啃大部頭名著。而我,卻愛看些閑書,喜觀古人野史筆記、小說話本,逸事笑料。往往借機攬勝兜售,以顯廣博。而那些稚嫩書生的同鄉(xiāng)仁兄們毫無例外愛聽艷遇傳奇。相思樹下,賣弄些古今雜碎,逸事趣聞,以博一笑?!缎α謴V記》、《明清笑話四種》是說話的保留節(jié)目。不妨說幾個故事?!哆B三拐》:“一人三餐無食,夫妻枵腹上床。妻嗟嘆不已,夫曰:‘我今夜連要打三個拐,以當三餐?!迯闹?。次早起來,頭暈眼花,站腳不住,謂妻曰:‘此事妙極,不惟可以當飯,且可當酒?!狈窖浴俺怨斩紱]有”用來損人潦倒之至,困窘終身?!逗镁啤罚骸案缸涌妇埔粔?,路滑打碎。其父大怒,其子伏地大飲,抬頭向父曰:‘難道你還要等菜’。”“等菜” 契合方言反語“時不我待、機不可失”之意?!尔}豆》:“徽人多吝,有客蘇州者,制鹽豆置瓶中,而以箸下取,每頓自限不得過數(shù)粒?;蛑^之曰‘ 令郎在某處大嫖。’其人大怒,傾瓶中豆一掬盡納之口,嚷曰‘我也不做人家了’?!狈窖浴白黾摇?意為持家儉約,在本邑的縣志里收有此方言詞目。福鼎方言“吃拐” 、“等菜” 、“做家” 生活中使用頻率很高的詞,在古書中找到出處來歷,我們?yōu)樗俜窖栽~的雅致蘊藉而沾沾自喜。古人用詞特超前,有《造人》一篇為證:“玉帝私行,見夫婦行房,召土地問之。答曰‘ 造人?!瘑栆荒暝鞄讉€?答曰‘一個’。曰‘ 既如此,何消得這等忙?’”
“造人” 一詞,古人就發(fā)明了,簡約生動,如今常見于臺港語。書中雖偶有涉及葷段子黃色笑話,但皆樂而不淫,聊博一粲而已。除此以外,雖是閑書,但對世態(tài)人情亦多譏諷,妙趣橫生,令人忍俊不禁。特別在現(xiàn)今這個社會里,生活緊張、壓力繁重,若多看些有趣的笑話,令人生多一些歡笑,亦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读凝S志異》里頭的神女仙狐是夢境的意中人,《畫皮》太恐怖,為君避諱;我愛講《小倩》,帶君進入一個奇幻的世界,感受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聶小倩要勾引寧采臣的魂魄,不知不覺間卻成了愛情的俘虜,但千年樹妖不會讓他們輕易逃掉。《小謝》也有一段浪漫感人、起死回生的愛情故事。不論人和鬼,都因此而起了徹底的改變。這些女鬼大多忠貞、決絕、多情無悔。談資之外撫慰著我們這些青蛙們?!读凝S》里《快刀》一篇,死囚央求痛快斷首,凜然果決有英雄氣,令人失色扼腕。《嬰寧》里的癡女可能成為大眾情人,“手拈梅花”柔美萬端,憨態(tài)可掬,是“齋男”的意淫對象。
下午茶是暢快超脫、聊以快慰的起居方式。沒有哪種更好的逍遙可以超越它。茶是媒介,蕩滌了五臟六腑,清空了冥思邪念。當長安山的高音喇叭奏響“軍港之夜”的悠悠樂曲時,凡夫俗子的能量需求猛醒抬頭,還是趕快奔食堂“小康”吧。
不潔之器
第一年的元旦會餐,宿舍八個人,用二人合用的自修課桌并成臨時大餐桌,系里統(tǒng)一部署:每個宿舍八個大菜,每人用自個兒的臉盆當做餐具盛一道菜。
中文系不算書呆氣的領導如此創(chuàng)意,當時就叫人傻了眼??墒悄莻€勞什兒 “海陸空”全武行用的,洗腳、洗臉、洗澡、洗衣服少不了它,能端得上桌嗎?何況又是盛著熱氣騰騰食物?實在不可思議!
一聲令下,不執(zhí)行就要餓肚子,可不能錯過滿足口腹之大欲呀!我的天!無奈和自嘲便喜形于色:不愿意也得愿意。宿舍里每個人都忙碌起來,用肥皂、洗衣粉將臉盆里外反復擦洗,恨不得磨去一層皮,自己洗,交換洗,用食堂的開水一遍遍澆燙,再不讓自己放心就只能喝西北風去!菜端上桌后,饕餮的時候,很快模糊了某個臉盆曾是某君擱雙大腳在里面蹚渾水的情景。八個菜留有印象的是一盆燉羊肉,靚湯有蝦露的咸香味,是正宗的福州菜的純味兒。肉菜涼了以致鋁制臉盆大沿口凝結白蠟般的油脂。發(fā)了兩瓶酒,一瓶是當時風行的叫“佐餐”葡萄酒,糖水般甜得發(fā)膩;一瓶“聞名遐邇”的茶褐色的福州“老酒”,酒味淡薄便知是便宜貨。八鳳來閩,有緣共處一室,群賢畢至,老少咸集。我們這些“準文人”行酒令,南腔北調。閩南人拳不離拇,比畫有點滑稽;福州人斗拳起首高呼“揚——秋(手)?。 毕袼疂G好漢單打獨斗“吐個門戶”;福鼎人很自得,使槍弄棒,行的是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拳令,不知猴年馬月從北方哪里傳承而來,用詞典雅,好似滿腹經(jīng)綸。以至到畢業(yè)晚宴,歷史系我的同鄉(xiāng)仁兄,竟然跳上桌子,擺擂表演得意了一回。此次中文系 “詩酒風流”的俗家弟子們,觥籌交錯,但“酒”不修煉,不勝杯勺。幾個回合后,羸弱不禁風,早已云里霧里了。席罷,東倒西歪,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不知東方之既白。
其時,大陸第一部功夫電影《少林寺》上映得正紅火,“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已然被凡夫俗子曲意應用,當做佛家至理名言,作為離經(jīng)叛道的理由,結果心中有“佛”,自然不管對和錯,忽略了世俗的是非判斷,大快朵頤要緊,不論豬肉、羊肉、狗肉。我們有這種心理,對水滸人物如花和尚魯智深大加贊賞,用臉盆這不潔之器做餐具,我們心理也安穩(wěn)多了。后來曾見某媒體報道說,某個餐館用锃亮干凈的痰盂等溺器作為餐具,來滿足“上帝”們獵奇心理,對無師自通的店家如此標新立異的這一盛況,不禁啞然失笑。想想,其實器皿無非是一個實用的形具,裝盛什么東西都有一個人的心理認知和慣性,完全沒有所謂的“不潔之器”。
1981年的元旦,我未滿18歲。
最美的老依姆
“老依姆”是福州方言“伯母”的專稱,她屬于第一膳團的老員工,五十開外,形體壯碩,掛戴白色圍裙,膚色黝黑,頭發(fā)梳綰得油亮,慈眉善眼酷似彌勒大佛??此呗纷藙莘路鹉蠘O的“帝企鵝”從容不迫而顯富態(tài)。她在膳團的窗口專為學生打菜。打菜的動作輕柔熟練,慷慨大方毫不慳吝,不言不語卻常含微笑。我到師大的第一餐飯是三分錢的青菜和三分錢的紫菜蛋湯,兩個饅頭,共花了二兩飯票和一毛錢。我們一天的菜金不超過五角,但可以吃到地道的福州家常名菜。我的最愛是粉蒸肉、荔枝肉、炒肉片和排骨燉罐,我是肉食動物,但不可能餐餐滿漢全席,只得割愛選擇,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粉蒸肉是用帶皮的五花肉為主料,外裹碾碎的稻米粉糜拌其他調料,擱蒸籠干蒸成型的,軟糯清香,酥嫩溫和,滋味太豐美了。我因好奇專門去看食堂廚房里黑糊糊、摞摞層層的老蒸籠,怪不得這道菜肥而不膩,肉香濃馥;荔枝肉顧名思義,顆粒飽滿,外觀鮮艷,酥脆酸甜;炒肉片以精肉薄片,施以淀粉,猛火爆炒,嫩滑爽口;排骨燉罐,有海帶相伴,蝦露濃湯,甘香綿長。
我對魚不感興趣,因為膳團少有海魚,大多數(shù)是池塘養(yǎng)殖的淡水魚,據(jù)說養(yǎng)魚的大池塘都在茅房邊上,可想而知。大多時候英雄氣短,不敢仿效馮諼那般彈匣而歌“食無魚”了。
有時遲到食堂用餐,熙熙攘攘人群已煙消云散,安安靜靜的偌大膳團顯得空空蕩蕩,驀然回首,可老依姆還在。她不急不躁,隔著打菜的窗口靜待,頷首微笑,猶如一尊菩薩。她看著我們這些狼吞虎咽大食人間煙火的飲食男女,關切的目光像觀音一般的淡定和歡喜。那時我們唯一的敬意表達就是用蹩腳不地道的福州方言喊一聲“依姆——”如果按當下的流行語,將最尊敬、最可愛、最叫人感動的人統(tǒng)稱為“最美的”, 我想這遲來的感念,可以稱她為“最美的老依姆”。
她是受之無愧的。
責任編輯:子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