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北京城漸成媒體焦點,一場全球最大的政治盛宴在此拉開序幕。雖是一年一度,今年卻格外不同。以往隨處可見的交通管制不見了,會后互相宴請的現(xiàn)象極其少見,而各種令人不敢相信的兩會好情景、“好聲音”不斷刺激著國民的眼球和耳膜……
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
兩會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民意與政治最為貼近的時刻。媒體會進行各種各樣的民調,總結歸納民眾最關心的問題,并擇重點帶上兩會,與代表委員“面對面”;不少代表委員還會開微博,直接和網(wǎng)民進行互動;一些“爛尾新聞”,也在會上得到了回應;各種意見和觀點,在討論發(fā)言中進行交鋒、碰撞;對政府工作的意見、質詢,對社會問題的批評、透視,都在兩會上達到高潮。
盡管不是每個人都關注兩會,但兩會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房產(chǎn)稅到底收不收;鐵路市場化之后,車票會不會漲價;收入分配改革到底怎么改,工資何時能漲……這一系列關乎民生的大小事,都將在兩會上破題。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話,對代表委員們同樣適用。真正要當好“代言人”,功夫實際在兩會之外;真正的民主政治,也不只是每年開開兩會。
我們的代表委員們,除了是“代言人”之外,還有其他重要身份:他們中的不少人,是政府官員、企業(yè)家、行業(yè)精英。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僅可以“代言”,還可以直接推動變革。
參加這次兩會的代表們似乎個個都很能說,愿意說,也敢于說,并且毫不回避敏感話題。代表們的直抒胸臆,既反映了他們積極參政議政的負責態(tài)度,更體現(xiàn)了透明公開的會風。
對于國外一些媒體詬病中國存在的問題太多的報道,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陳家寶大聲表示:“本屆中央政府沒有辜負全國人民的希望!這次的金融危機,來勢兇、擴散快、影響深,百年罕見。我們看一看,這五年,人家是嚴重下滑,我們是GDP(年均)9.3%,所以,‘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我非常認同?!?/p>
最好的“好聲音”就是實話實說
什么是實話?問這個問題簡直愚蠢到“智商余額不足”。但要說出實話,卻是需要勇氣的。 “實話實說”就是說出自己心里想說的話。無論你的想法成熟不成熟,語言優(yōu)美不優(yōu)美,句子通順不通順,就算你是表達能力不強,磕磕巴巴說出的建議、意見,只要是心里真正的聲音,就都是美好的。
談到三公消費,全國人大代表、江蘇今世緣酒業(yè)公司董事長周素明坦言:“在吃喝招待這塊,我覺得還是要的,但是‘要而有度’,這個度,就是要厲行節(jié)約。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可持續(xù)增長的市場。而可持續(xù)增長的市場,如果是建立在一種不正常的消費基礎上,那這種市場也長不了?!?/p>
記者追問全國政協(xié)委員、CCTV原“實話實說”欄目主持人崔永元:“你對中國國產(chǎn)奶粉有信心嗎?”小崔直截了當?shù)卣f:“當然沒信心啦?!庇浾邌枺骸安皇钦f中國內(nèi)地奶粉99%是合格的嗎?”小崔說:“我哪知道1%在哪里呀?”另外,崔永元還說,我們不能把焦點放到香港不讓帶奶粉上,而要分析我們民眾為什么非要到香港去買奶粉。
崔永元這樣的觀點就是在“實話實說”。
從工商總局局長對問題食品的落淚,到鞏漢林的希望農(nóng)民工都過上和他一樣的生活;從關注霧霾,到質問環(huán)保;從吐槽衛(wèi)生體制到百姓看病感受;從追問裸官數(shù)字到反腐建議;從房價調控到土地買賣;從教育投資到學校布局;從分配不公到百姓漲薪……無論是官員代表,還是百姓委員,我們在這次的兩會上聽到了更多“好聲音”。
“反對聲”是國家的希望之聲
3月17日,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落下了帷幕,本次大會順利完成各項議事日程,而其中的一些變化,引來在場代表的驚嘆,吸引了世人的目光。16日,在表決環(huán)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委員名單草案——贊成1969票,反對850票,棄權125票,同日,央行行長、住建部部長、環(huán)保部部長的選票結果也因反對票引起了各界震驚。
全國政協(xié)委員葛劍雄(現(xiàn)任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在3月12日的日記中有這樣一段描述:
昨天(3月11日)在投票的時候,出現(xiàn)了大家意想不到的情況。會議主持人宣布開始寫票的時候,大多數(shù)人已經(jīng)寫好了,因為發(fā)票的過程比較長。像我自己,選票發(fā)下來,我很快就寫好了,而多數(shù)人是一個字都不要寫的。但過了十分鐘,主持人問,大家寫好了沒有?這時臺下有一位委員舉手說:還沒有。當然大家就等。等了又有好幾分鐘,再問:寫好了沒有?結果舉手說:還沒有。這時候全場就有點嘩然了,大家都望向他。這時會場里居然響起了一片掌聲。第三次主持人問:有沒有寫好?這次他沒有再舉手,而是站起來,拿出照相機,把自己的兩張選票放在桌子上,拍下來。然后大家就投票、計票。計票時發(fā)現(xiàn),包括俞正聲在內(nèi),所有的人都有一票棄權票,有的人反對票是0票,但是也有一票棄權票。我們分析,至少有一個委員給所有人都投了棄權票。他得辛辛苦苦地涂掉三百多個名字,是要花很長時間。這個人很可能就是那位委員。因為不可能有第二個或第三個人正好這么巧地也涂了棄權票……
實際上,反對票、棄權票在兩會上已呈常態(tài)化。17日,表決《關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贊成2218票,反對605票,棄權120票,而過去十年的“兩高”報告,贊成率一直在75%左右。早在1989年的人大會議上,表決深圳特區(qū)立法權時,274票反對,805票棄權,1992年的人大會議上,表決關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議案時,177票反對,644票棄權?!胺磳ζ薄钡暮x勿用多言,透過反對票我們更應當看到“反對票”背后蘊含的深意。
● 本文資料來源于新華網(wǎng)、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新京報等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