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文化,時計表達
對“飛”的希望,衍生了繽紛浩瀚的文化。在中國的傳統(tǒng)經(jīng)典里,尤以“飛天文化”為典型代表。如果說“敦煌”為其增添了藝術色彩,那么中國載人航天事業(yè),則是以史詩般的探索歷程,將其變?yōu)楝F(xiàn)實。
2013年,神舟十號成功發(fā)射和返還,本年正值中國載人航天工程21周年,又一次,我們以壯舉,在飛天文化史上留下了世人矚目的一筆。與此同時,一直為中國航天員提供專業(yè)腕表的飛亞達,以文化視角和卓絕技藝,雕琢“中國載人航天工程21周年”典藏版腕表,該腕表作為祈福腕表,搭載于神舟十號飛船,同款限量21枚發(fā)行。
“有歷史意義者,更為上品?!?/p>
從神舟五號至今,中國載人航天飛行成功,已經(jīng)十年。一路走來,飛亞達作為中國航天員專業(yè)計時裝備的唯一提供者,從地面到太空,精準記錄著探索的每一秒。
在飛行任務中,對時間的把控非常重要,而航天表,作為晚上輔助計時裝備,必需在各種極限中保持卓越性能。但是,就如飛亞達集團副總經(jīng)理李北所言,“腕表不僅僅需要精準,精準計時之外,有歷史意義者,更為上品?!?/p>
這種功用之外的內涵、實力之上的精神追求,我們或稱之為,腕表的意義。
天女散花,微雕之美
“微雕”,作為一種古老的技藝,尤其體現(xiàn)手工的獨到與純粹;每一筆一劃的勾勒,都來自工藝美術大師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審美視角。
腕表最搶眼的,莫過于身姿曼妙的飛天神女。神女的形象源自于敦煌莫高窟盛唐時期302號窟,并經(jīng)過藝術化處理,以達到整體的和諧美感。18K玫瑰金上的純手工“微雕”,以立體輪廓成就裙裾翩翩的瞬間,神女的面容自若,動中取靜。若以放大鏡觀賞,可見細密的紋理,就猶如工筆水墨勾勒出的匠心。
掐絲琺瑯,蓮花乾坤
腕表的盤面以藍釉金色的掐絲琺瑯蓮花圖襯之;虛實遠近之間,成就視覺享受。
掐絲琺瑯,以其工藝繁復精妙而著稱;即使是手工純熟的大師,仍需謹慎以待。先在胎面上以金絲勾勒出畫面,然后點染釉料,歷經(jīng)幾十次的煅燒與冷卻,并經(jīng)過拋光、上釉、甄選……方能成就一面無可挑剔的盤面。最后成就的琺瑯盤顏色正如火焰般明艷,且歷久彌新。
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無處惹塵埃;不止象征志向高潔,更是佛教經(jīng)典中的圣物。九朵金絲蓮花,如眾星捧月,圍繞腕表六點位的大朵金蓮——這朵蓮花一樣出自18K玫瑰金手工微雕。
而時間的秘密,就隱藏在這里了。輕按腕表兩點位的按鈕裝置,蓮花就會展開;露出的部分即可顯示時間,上方為分,下方為時。巧妙的讀時裝置,保證了腕表的讀時本質;同時暗藏乾坤,成就了畫面的完美和諧。
再細數(shù)蓮花,會發(fā)現(xiàn)它正是十朵。十,在2013年來看,有著非凡的意義。
“拾”趣
盤面“十”點位,特別掐絲制成“拾”字(即大寫的“十”),這源自國人所喜愛的“十全十美”,更來自中國載人航天飛行事業(yè)的特殊歷程。
2013年的神舟“十”號,是中國第“十”次發(fā)射宇宙飛船;今年是首次載人飛行成功“十”周年,而神舟十號上天之后,也剛好共有“十”名中國航天員進入太空。
這個意蘊豐富的“拾”,造型來自毛體的書法。而若想到這位領袖“可上九天攬月”的句子,飛天的規(guī)劃和豪情,在此又多了一個注解。
細節(jié),成就精品
腕表底蓋以18K玫瑰金打造,上刻墨寶“龍騰太空”,這幅墨寶源自航天老人李老先生,該字畫的原本,曾載于神舟九號宇宙飛船之上,伴隨景海鵬、劉洋、劉旺的飛天之旅。(太空之旅返還后的墨寶原跡經(jīng)過公證,現(xiàn)已被收藏。)
腕表底蓋和表扣等處運用的勾回紋理,靈感來自象征江山永固的“鼎”紋,是以飛亞達英文名稱“FIYTA”的首字母演繹而成。腕表采用手動上弦機械機心,表冠的造型源自中國古典建筑“天壇”,那是歷代帝王敬天祈福的地方;表冠頂端處鑲嵌天然藍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