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變化過程,教師面對的是個性迥異、聰明好奇的教育對象,因而課堂教學中難免出現(xiàn)意外,乃至某些干擾教學的不協(xié)調因素。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學要達成“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倡導變革學習方式。我們的課堂越來越重視提供給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尊重并強調學生主動參與的探究式學習。
一、非預設性教學是極富個性的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非預設情況是難以避免的,而能恰到好處地進行處理才稱得上“非預設性教學”。
例如錢夢龍老師教《故鄉(xiāng)》時,有位學生突然提出問題“跳魚怎么會有青蛙似的兩只腳?”遇到這個問題,備課很充分、知識淵博的教師當然可能引經(jīng)據(jù)典給予最正確的解釋;擅長繪畫的教師還可能在黑板上畫出栩栩如生的跳魚;有的教師也可能會用“這是作者虛構的”“有興趣的同學課外可以上網(wǎng)查找相關資料”之類的話語處理這個突發(fā)事件。應該說這些都不是錯誤的做法,可錢夢龍老師的做法仍很值得我們借鑒:
生:跳魚怎么會有青蛙似的兩只腳?
錢:是啊,魚怎么會有腳?
生:有!
錢:什么魚?
生:娃娃魚。
錢:你真見多識廣!我想跳魚也有兩只腳??墒俏覜]見過,你們誰見過?
生:(齊)沒有。
錢:可是少年閏土卻知道,這說明什么?
生:閏土見多識廣,他“心里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這是我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面對學生提出的“跳魚怎么會有青蛙似的兩只腳”這一意外的問題,錢老師及時調整了教學計劃,圍繞“魚腳”的問題,宕開一筆,然后通過“可是少年閏土卻知道,這說明什么”一問,及時收攏。一放一收,自然天成,且語言親切,不僅有效地處理了非預設問題,而且強化了教學中心;不僅鼓勵了學生的參與,而且時刻謹記自己“主導”的作用,這不正是錢老師教學個性和教學智慧的體現(xiàn)嗎?
二、課堂非預設教學智慧的形成
課堂非預設教學智慧,是教師個人風格的外化,是一種較高層次的教學藝術,固然是難以一蹴而就的。不過,我覺得課堂非預設教學智慧也是可以借鑒和養(yǎng)成的。
1.敬業(yè)民主的教學思想與良好的教學情緒
在新課堂教學過程中會生成許多“偶然事件”和“意外”,其實這些事件并不偶然和意外,它往往與課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在民主的教育思想的指引下,一切言行都能找到歸宿。所以需要教師充分自信,遇事沉著,處變不驚,積極主動尋找其與課程的聯(lián)系,把控全局,成竹在胸,決勝千里。而能做到這些,教師的智慧固然重要,但是在課堂上愉悅的教學情緒和發(fā)自內心的敬業(yè)民主思想更為重要,它是生成教育機智的首要心理準備。因為我們知道,帶著類似“煩燥”“ 無精打采”等不良情緒進入課堂,我們甚至難以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當然更不耐煩面對那不在意料之中的“偶然事件”和“意外”。而且我們知道,只有一個人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傾注全部熱情時,他的天賦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發(fā)掘,他的才華與潛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先有敬業(yè)精神——對教育事業(yè)的熱忱,對學生充滿關愛,在走進教室之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擁有“清明的心境”,這是形成教學機智的先決條件。
2.學會欣賞、包容、溝通與應變
課堂上,有些非預設情況甚至可能是令人尷尬生氣的,如學生間的相互打鬧,甚至搞一些針對教師的惡作劇……面對這樣的非預設情況,教師必須學會控制情緒,用理智駕馭情感,用欣賞、包容的眼光看待非預設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思考出對策。在處理行為失當?shù)膶W生時,切忌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而應該以真誠的愛心去感化學生,應態(tài)度誠懇、自然、從容,既不遮掩,又直言相告,針對失誤的情形要恰如其分地處理,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如果說欣賞、包容的態(tài)度,為非預設教學智慧的形成營造了寬松的氛圍,那么溝通與應變的技巧則是非預設教學智慧順利實現(xiàn)的必要途徑。例如前幾天我進入班級上課時,整個班級亂哄哄的,充斥著笑聲、說話聲,許多學生甚至還沒有回到自已的座位上。我到講臺上請大家安靜下來。吵鬧聲明顯小了,但是大部分學生的臉上仍掛著笑容;學生都坐在自己座位上了,但是顯然坐得并不安穩(wěn):有的小聲和旁邊的同學交談著,有好幾個還在傳遞著什么東西——與我習慣了的課堂狀態(tài)很不一樣。想著這堂課教學內容不少,我的心里不由得有些著急。這時,一張紙條從后面?zhèn)鞯街v臺桌邊上的一個同學手里,我瞄了一眼,恍然大悟,原來是“粽子票”。明白了同學們興奮的原因,我笑著開口了:“難怪這么開心,可以領到學校的愛心粽啊!”學生馬上把剛才稍微收斂了的笑容綻放出來,大聲回答“是”。看來他們的注意力都被我成功地集中過來了??粗麄冮W亮的雙眼和掩不住的笑容,我知道,這時候他們集中起來的注意力并不是期待我教授任何語文知識。我把腦袋里的李清照先壓下,大聲地告訴學生:“我也剛領了粽子票。”學生更開心了,所有眼睛明亮地盯著我,有個學生甚至問“老師能領幾個粽子?”“5個。”我知道,如果繼續(xù)聊天,就著這個話題,師生肯定互動得相當愉快,我也可以趁機教他們一些非我預設的知識或情感,但是想想我今天必須完成的教學任務,我決定不繼續(xù)這個話題。“難得這么開心,我給大家5分鐘時間來高興吧。然后我們再來繼續(xù)了解李清照是怎樣從一個蜜缸掉進另一個蜜缸里的?!蔽仪宄乜吹?,許多同學馬上想起了自己的任務,帶著期待很快地調整了自己的情緒,根本不用5分鐘,甚至不到1分鐘,教室里安靜下來,沒有了交頭接耳,沒有了似遮不遮的小動作,可是眼睛依然那樣明亮……那堂課的教學任務當然還是按計劃完成了。
3.勤于借鑒,善于反思
正如前文錢夢龍老師的例子一樣,許多成功的教例表明,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善于在瞬間捕捉到學生情緒的變化和臨場的表現(xiàn),并及時地做出積極的反應,因勢利導,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因而,非預設教學智慧,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它具有鮮明的實踐性。它不僅需要我們在課堂教學的實踐中不斷摸索、探求,而且也需要我們善于找名師、找同仁借鑒,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再思考、再摸索,才能積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