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在階段目標中指出,要“引導兒童誦讀優(yōu)秀的古詩文,體味作品的內(nèi)容和情感”。因此,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品味詩詞,浸潤經(jīng)典。經(jīng)典作品《如夢令》以“境美情真語巧”的特點頗受師生喜愛,該詞回憶了詞人少女時代一次愉快的郊游活動,展現(xiàn)了郊游晚歸的動人情景,表達了詞人滿腔驚喜之情。整首詞情真語巧,意境渾然,無論是“西亭日暮”的詩情畫意、“藕花深處”的幽靜神秘,還是“驚起鷗鷺”的意外驚喜,都給人極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恰似清香的茶,醇美的酒,值得細品慢悟。
一、導入——明晰文體特點
師:同學們,讓我們來靜心地傾聽蔡琴演唱的一首歌《如夢令》,一邊聽,一邊欣賞畫面。(媒體播放蔡琴演唱的《如夢令》,學生陶醉于曼妙的音詩畫中)
師:同學們,唐詩宋詞營造的藝術(shù)氛圍讓我們感受到一種至美的精神享受。我們曾經(jīng)學過很多類似的詩,誰能來背幾句?(學生趁著音樂背景,深情地背誦著……)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王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走近宋朝女詞人李清照,走進她的內(nèi)心世界。(屏幕出示李清照的簡介)
師:下面,讓我們走進她寫的詞,看?。襟w出示《如夢令》詞的內(nèi)容)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詞。這首詞跟我們以前學過的詩有什么不同呢?
生:古詩每句字數(shù)一樣。
師:詞的句子有長有短,所以又叫做長短句。
師:還有什么不一樣嗎?
師:詞有詞牌名,每一個詞牌名的詞都有固定的字數(shù)、句式和韻律,《如夢令》這種詞牌名的詞就是這樣的,同學們有興趣來讀讀這首詞嗎?
【教學意圖】
六年級學生已經(jīng)誦讀積累了幾十首古詩,對古詩文的學習有一定的認識,經(jīng)典宋詞在蘇教版六年級下冊教材中首次出現(xiàn);而選學李清照詞,更是第一次?;诮滩牡奶攸c和學生的學情,我采用古詩與詞的對比閱讀,讓學生掌握詞的特點。
二、讀通——把握詞的節(jié)奏
師:請大家大聲朗讀這首詞。要求在最短的時間里,把它讀準確、流利。(生讀)
師:誰能為大家示范朗讀一下呢?(一生放開聲音讀)
師:剛才她在讀的過程當中,基本做到了通順、流利。只是這里面有一個字是個多音字:“興盡”,要引起注意。這個字讀xìng又讀xīng,什么時候讀xìng,什么時候讀xīng你們知道嗎?
生:“興奮”“大興安嶺”讀xīng,第一聲。
生:“興趣”“興致”的“興”讀第四聲。
師:所以,在這個地方應(yīng)該讀?(生齊答:第四聲)
師:我們一起把這句話讀一讀。
(生齊讀,師補充《雪夜訪戴》的故事,“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典故)
師:同學們,讀詞的時候如果你能稍加停頓,就能讀出節(jié)奏來,讀出味道來了。比如,第一句我們可以這樣讀“常記/溪亭/日暮”。誰來試試?(一生讀)
師:聲音清脆響亮,口齒清晰,節(jié)奏感把握得很好。
【教學意圖】
“三分詩七分吟”。誦讀是培養(yǎng)學生感受力,體驗作者情感的重要方面。這首詞通俗清麗,音韻優(yōu)美,要通過反復誦讀,體悟詞的獨特魅力。誦讀要分層次指導,下面的“胖”讀,“美”讀,“瘦“讀,是螺旋上升的誦讀。而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主要讓學生讀通讀順,同時,注意詩句的節(jié)奏,音節(jié)的和諧整齊。對于“興盡”的讀音和意思作適當點撥,更是為了讀通。
三、“胖”讀——走進文本情境
師:同學們,我們不僅要讀通詞,更要讀懂詞。接下來,請你輕輕地誦讀,看看自己能否把這首詞的大概意思讀明白?(學生讀后,幾位同學說了這首詞的意思)
師:同學們很能干,不知不覺地把這首詞給讀胖了。同學們,如果把咱們剛才說的話寫下來,你們說長不長?
生(齊):長。
師:可是這一首詞才用了多少字就把這一次作者郊游的經(jīng)歷寫清楚了,大家數(shù)一數(shù)。
生(齊):33個字。
師:是啊,33個字就把作者郊游的經(jīng)歷寫清楚了。古詩詞就是這樣凝練、含蓄。咱們再讀一讀整首詞,體會、體會。
生:(讀全詞)
【教學意圖】
詩詞高度凝練、含蓄,為了不讓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上,在教學詩詞時,我引導學生走進詩詞,展開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填補空白,步入意境,進而理解詩詞中的思想感情,正所謂的“胖”讀。而這里,主要讓學生自讀自悟,讀懂詞意。
四、“美”讀——走向文本深處
師:古人有“詩中有畫”的說法,詩就是畫,甚至有時候一個詞語就是一幅畫。我們再來讀讀這首詞,看看,你能從這首詞中讀出哪些畫面?
師:我們先來讀讀第一、二兩句,想想,你看到了哪些景物?(生讀后相繼說出:溪水,亭子,落日,遠山,飛鳥,村莊……)
師:在那樣的地方,那樣的時候,詞人和她的朋友們會在溪邊的亭子里干什么?(生相繼說出:看景、吟詩、作對,聊天、下棋,喝酒……)
師:說到“吟詩”,看到溪水、落日,會吟怎樣的詩句呢?
師:此時的夕陽瀟瀟灑灑地從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小溪上濺出無數(shù)奪目的亮點,于是,就讓我們想起——(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師:看到村莊、人家,會吟?
生: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師:看到小徑,會吟?
生: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
師:一景一物即是詩??!詞人眼睛里看的是美景,嘴里品的是美酒。如何不醉? 我們讀一讀這兩句,讓我們也深深地陶醉一次!
師:同學們,這就是一幅“溪亭日暮”的美景!
師:除了“溪亭日暮”,還有哪個詞讓你想起了美麗的畫面?
生:藕花深處……
師:你能吟一吟描寫荷花的詩句嗎?
生: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師:黃昏時分,一切都變得朦朦朧朧,“藕花深處”,那是一個清香四溢、幽靜而神秘的世界。詞人沉醉了,我們一起美美地讀一讀。(生讀)
師:可是,“藕花深處”畢竟不是詞人回家的路呀!同伴們會怎樣叫起來呀?
生:錯了!先前我們走的不是這條路!快劃回去。
師:慢慢劃回去,行嗎?
生:因為晚回舟,因為迷路,要快點劃。
師:你還能從五六兩句中的哪些詞語中聯(lián)想起畫面來?
生:一灘鷗鷺。
師:從“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一大群鷗鷺飛向藍天。我想起“落霞與孤騖齊飛”的詩句。(掌聲)
生:我聽到一大灘鷗鷺的叫聲,詞人和同伴的叫聲笑聲,劃槳聲,交織在一起。
師:這個“驚”字,除了指鷗鷺受驚,還向我們傳遞了詞人怎樣的心情呢?
生:驚喜。
師:為什么那樣驚喜?是啊,這可是個美麗的意外啊!我們再來讀一讀。(生讀)
師:這樣難忘的郊游經(jīng)歷,詞人能忘得了嗎?這樣身心釋放的快樂,詞人能忘得了嗎?所以她是牢牢地記得,從哪兒看出來?
生:常記。
師:剛才我們邊讀邊想象,讀出了那么多美的畫面,有“溪亭日暮”,有“藕花深處”,還有“一灘鷗鷺”。其實,整首詞就是一幅流動的畫。你們看,因為是觀賞“溪亭日暮”陶醉了,所以才會誤入“藕花深處”,因為是誤入“藕花深處”,所以才會驚起“一灘鷗鷺”。來,我們一起讀整首詞。一邊讀一邊想像這幅活動的畫。(生讀)
【教學意圖】
這首詞,詞中有畫,畫面豐富多彩,而且靜中有動,值得我們駐足觀賞,細細品味。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對這些意境進行再創(chuàng)造,由文中詞人“沉醉”的意境聯(lián)想到曾經(jīng)學過的詩句,再幫助學生內(nèi)化為頭腦中的圖像,從而體會作者愉快的情感。這樣畫中有詩,詩中有畫,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想象,還豐富了學生的語言。不知不覺中,把詞讀“胖”了也讀“美”了。此情此境,學生們“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五、“瘦”讀——品味“詞”語魅力
師:同學們真能干,讀著讀著就把這首詞讀胖了,讀美了。但這還不夠,咱們還要把這首詞讀瘦。能不能讀著讀著把這首詞讀成一個字?看看,這首詞是圍繞這里邊的哪一個字來寫的?你們再讀讀,討論討論。(學生邊讀邊討論,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chǔ)上,教師總結(jié):這首詞是圍繞“醉”來寫的,醉是這首詞的“詞眼”。詞人陶醉于美景中,陶醉于美酒中,陶醉于美麗的意外中,陶醉于美好的生活中。)
【教學意圖】
把這首詞“瘦”讀成一個字,即讓學生找出詞眼。詞眼是全詞主旨所在,是最精煉傳神的。它使全詞游龍飛動、令人刮目相看。學生細細咀嚼一個“醉”字,他們就會自由而靈動地與詩文對話,對詩句的感悟也就會獨特而深刻。
我們在教學中應(yīng)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依據(jù)課標理念,充分發(fā)揮文體的資源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形成良好語感,豐厚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不斷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