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5日,受學校委托,我趕赴烏市八一中學參加《新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歷時兩天,聽取了分別來自安徽淮北的陳金龍老師、深圳教育科學院的趙志祥老師、浙江湖州吳興區(qū)的盛新鳳老師的三堂觀摩課和他們的教育理念講座,受益匪淺。
趙志祥老師給大家上了一堂《鯨》的課文,整堂課下來,他隨和的表情、幽默的談吐以及淵博的學識頓時間讓我著迷。當他講到如何讓語文教學簡單起來的教育理念時,更讓我醍醐灌頂。
是啊,多少年來,教師的職業(yè)感受為什么總是以苦為先?春蠶、蠟燭、園丁、燈塔……一切稱謂全是孤獨、寂寞、受苦受難……不僅嘔心瀝血,而且要奉獻青春乃至奉獻生命!但是,當我們把生命的蠟燭不斷燃燒照亮學生乃至照亮整個社會的時候,有多少教師考慮過,我們也應該“照亮”自己呢?我們是不是應該少一點痛苦,多一點愉悅;少一點焦慮,多一點輕松;少一點精神疲憊,多一點氣定神閑呢?很多教師都會把比賽課和常態(tài)課混淆,甚至不加分析地生搬硬套,這是導致語文教學的“少慢差費”的原因之一,在學習名師風格時,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特點與能力結(jié)構(gòu),批判地借鑒名師優(yōu)點,能學則學,能用則用,一定不能強求!
趙老師建議語文教學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教學環(huán)節(jié)要簡單
一般情況下,教學環(huán)節(jié)要以3至4個為宜,不要超過5個,除非你有過人的駕馭課堂的本領(lǐng)。教學設計是一個舍棄的過程,無論是多么精彩的識字方法,多么精妙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切合本班學生實際的,自己不融會貫通的,堅決舍棄。誰能大膽地舍棄看似非常精彩實則收效不大的東西,誰就能獲得成功。
二、課件簡明
在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只是一種輔助,幫助還原。但是,決不能因為多媒體的使用而扼殺了學生的想象力。所謂精美的課件,不是在體現(xiàn)在形式上的精美,貴在用得精巧,用得得當,能夠幫助學生通過觀察、想象以促進學生對文本的深入感悟上。
三、淡化(放棄)課文內(nèi)容分析
教師堅決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热缒辰處煹摹饿L》的教學片段:第六段“鯨每天都要睡覺,睡覺的時候,總是幾頭聚在一起。它們通常會找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頭朝里,尾巴向上,圍成一圈,靜靜地浮在海面上……”教師讓學生畫一畫鯨睡覺時有什么特點?輕聲閱讀課文,并用簡筆畫畫下來,讓學生把語言文字轉(zhuǎn)化為具體的形象。深化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再挑出畫的好的在投影上展示……作者已經(jīng)在文本中說明得如此簡單了,還要畫,簡直就是浪費時間!
四、搬開“問答式”教學這座大山
無數(shù)有識之士呼吁:“語文教學要搬掉兩座大山?!币蛔浇小傲曨}如山”,另一座叫“問答如山”。最為“精彩”的是,現(xiàn)在有的語文教師能把所有的陳述句變成疑問句!一定要記?。簩W生一讀就懂的堅決不問;學生讀不懂,教師一問學生就讀懂了的,問;學生讀不懂,教師問了、甚至講了還是不懂的,堅決不問不講。
五、降低對學生的要求
因為我們要求得膚淺一點,學生們往往會表現(xiàn)得深刻一點!
六、非經(jīng)典名篇不要背誦
趙老師極力提倡從一年級開始,就要進行經(jīng)典背誦。他認為,如果一年級上學期沒有完成課程標準推薦的70首古詩詞背誦的教師就相當于失職了。因為背誦使人受益匪淺。
七、大聲讀給學生聽,讓學生著迷
每學完一課,找來一些適合他們的文質(zhì)兼美的短小文章讀給他們聽,并在朗讀過程中放上舒緩優(yōu)美的音樂,讓學生陶醉在舒緩優(yōu)美的音樂中,聽教師清晰、緩慢而有感情地朗讀。
陳金龍老師的優(yōu)質(zhì)課《白鵝》也在網(wǎng)絡中頗受關(guān)注,他是學習美術(shù)專業(yè)的教師,不得已改行教語文,他從一名普通的農(nóng)村教師,一步步取得現(xiàn)今的榮譽,付出了太多的勤奮與艱辛。他認為,無論是工作還是做人,存在就是合理,配合就是美德,要尊重文本,尊重課堂,尊重自己。盛新鳳老師的著作《語文課堂教學走向和美》,向大家闡述了雅俗共賞的語文教學理念,要雅中求美,俗中生味,生出語文味和兒童味,教學中抓住聽、說、讀、寫為重點,比如一個段落中如果一個詞重復兩次以上,就可以當出發(fā)點來挖掘,反復讀,讀出真諦。
總之,聽了這三位名師的講座,我內(nèi)心頗為震撼,也深受啟發(fā),我也會在今后的教師生涯中不斷進取,讓小學語文教學“簡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