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寫作總是要擺事實講道理。所謂擺事實即列出論據(jù);而講道理就是針對論點和論據(jù)進行分析??墒?,有的學生在寫作議論文時,沒有體會到講道理的重要性,提出論點之后,緊接著就是舉例子,舉了很多個,也不對事例加以分析,使議論文形成了“論點+論據(jù)”格局、觀點+材料=作文而失敗。
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議論文作文,凡是得高分的文章,大多數(shù)以說理見長。對文章進行分析,以增加論證的深度,更能顯示出作者思維的縝密?!爸v道理”是議論文寫作不可缺少的部分。講道理可以使論點旗幟鮮明,提倡什么反對什么都給人以清醒的認識。而論據(jù)分析,可以揭示其中所蘊涵的道理,說明其與論點的聯(lián)系,使論點與論據(jù)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一句話:論點是統(tǒng)帥,論據(jù)是士兵,論據(jù)要為論點服務(wù)。
“講道理”的實質(zhì)是指論證思維過程的展開,具體地說就是如何把論點和論據(jù)結(jié)合起來。
教學目標:通過對議論文的論據(jù)進行刪選、點題、分析的訓練,提高寫作能力。
重點難點:
1.理解完整議論段的要素。
2.如何對事實論據(jù)分析說理。
學法指導:病例剖析、歸納章法、榜樣引領(lǐng)、實踐訓練。
學習過程:
一、課前小練:
請以“山外有山”為話題,自己確立觀點,以下列材料為論據(jù),擺事實講道理,寫一個議論片段。
二、文段升格訓練:
訓練1:請在下文劃線處加一句表達觀點的語句,使之與下文銜接。思考提出觀點句的注意事項,并寫下來。
提出論點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每個人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寫作水平而定。但無論是文字優(yōu)美的還是語言平實的,都要記住——一定要在論點句中出現(xiàn)話題關(guān)鍵詞!
對文段而言,這個論點句其實是文章的分論點。因此,這個“分論點句”除了要出現(xiàn)話題關(guān)鍵詞外,也得出現(xiàn)分論點關(guān)鍵詞。
山外有山
墻底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
冰心筆下的這朵小花也許從未謀面于山,她在孤芳自賞時,更不知山外有山的大道理。花亦如我們,蕓蕓眾生,凡夫俗子,偶爾也會心中滿溢驕傲、目中無人的念頭。切記,切記,山外有山,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還比一山高。
古往今來,未看到山外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
山外有山,提醒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吳王夫差羞辱勾踐的情景似乎還在眼前,但一代王者的風范早已灰飛煙滅。夫差曾一度使國家得到霸主地位,卻野心勃勃、連年征戰(zhàn)、沉迷美色,最后落得國破人亡,曾經(jīng)的滿腔“豪情壯志”也只換得永嗟長空的一嘆。
看不到山外的人,如井底之蛙,鼠目寸光,一生踽踽獨行,只因他的高傲、自滿,也許,臨死時他才會看到山外廣闊的天空與連綿不斷的山脈……
山外有山,提醒我們要謙虛。(觀點)
北宋的大文豪蘇軾生于書香門第,自小就飽讀詩書,是出了名的天才兒童。自此很多人對他表示了滔滔不絕的崇拜之情,這小子就有點得意揚揚,不知天高地厚了,平時看人都不拿正眼。
一天,蘇軾喝了點小酒,提筆書了一副對聯(lián):識盡天下字,讀遍人間書。并命令下人貼在大門口。他的老師知道了這件事情,氣得差點兒吐血。
這件事被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學者知道了,他決定給蘇軾小小的教訓。于是老學者來到了蘇軾家中,當著眾人從口袋里摸出一本書,遞給他,說:“我這里有本書,有些字我不識得,能不能幫我看看?”蘇軾把書接過來瞄了一下,立刻傻眼了。他把那本書翻來覆去地看,很多字不認識,急得滿臉通紅,緊張得抓耳撓腮,在眾人面前顏面盡失。
“年輕人,謙受益,滿招損啊!”說罷,老學者便離去了。這件事在很長一段時間成為他人的笑柄,但蘇軾從老者的告誡中大受啟發(fā),把對聯(lián)每邊都加了兩個字,改成了:“立志識盡天下字,發(fā)憤讀遍人間書?!睆拇酥?,蘇軾更加發(fā)憤苦讀,恭謙自省,最終憑借著自己的努力付出,成為了北宋時代卓有成就的大文學家。
……
訓練2:請將文中仿宋體且字號較大的部分做些刪改,使論據(jù)更簡潔。同時思考引述事例論據(jù)的注意點,并寫下來。
山外有山,提醒我們要謙虛。(論點)
年少時,蘇軾對自己的學問非常滿意,曾在自家門外掛了一幅寫有“識盡天下字,讀盡人間書”的對聯(lián)。一位老者看到對聯(lián)后上門請教他,蘇軾竟被問得啞口無言,使得蘇軾在眾人面前顏面掃地。最后老者送給蘇軾一句話“滿招損,謙得益”。于是蘇軾把門外的對聯(lián)改為“立志識盡天下字,發(fā)憤讀盡人間書”。從此恭謙自省,成為一代文豪。(舉例)
引述事例論據(jù)的注意點:概括簡明,有側(cè)重,有針對性。
訓練3:在訓練2的基礎(chǔ)上,在文段合適位置添加一句照應觀點的點題句。
山外有山,提醒我們要謙虛。(論點)
年少時的蘇軾對自己的學問非常滿意,曾在自家門外掛了一幅寫有“識盡天下字,讀盡人間書”的對聯(lián)。一位老者看到對聯(lián)后上門請教他,蘇軾竟被問得啞口無言使得蘇軾在眾人面前顏面掃地。最后老者送給蘇軾一句話“滿招損,謙得益”。 這使他明白了山外有山,人需謙虛的道理。(點題)于是蘇軾把門外的對聯(lián)改為“立志識盡天下字,發(fā)憤讀盡人間書”。從此恭謙自省,成為一代文豪。(舉例)
(點題句體現(xiàn)取材的角度,與觀點有呼應)
三、歸納完整議論段的基本要素
1.提出觀點。 2.概括舉例。 3.據(jù)例點題。 4.分析事理。
四、根據(jù)新的認知用紅筆修改自己課前的片段練習
五、課后訓練:
1.高考佳作評析,加深對議論說理的感悟。
2.用齊完整議論段的基本要素再寫一個議論段。
六、課后訓練:
前不久我國當代作家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使全球華人精神為之一振,請你選擇一個角度,寫一個完整的議論段,表達你的觀點。
板書設(shè)計:
走出不講理的困局 構(gòu)建議論段的章法
1.提出觀點。(出現(xiàn)話題關(guān)鍵詞和觀點關(guān)鍵詞)
2.概括舉例。(簡明、有側(cè)重、有針對性)
3.據(jù)例點題。(體現(xiàn)取材的角度,與觀點有呼應)
4.分析事理。(學會實用三板斧——假設(shè)、對比、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