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言運用題的考查熱點是設置了某種語言情景(或提供了相應語言材料)的情景型試題,它包括新聞評述、情景對話、即興發(fā)言、改錯提升、圖文轉換等類型,在語言運用實例中考查運用語言準確、連貫、得體、生動的能力,一般是主觀題型。
下面,結合實例談談不同類型的語言情景題的特點和解答方法:
類型一:新聞評述型
【題型特點】新聞評述性試題,選材具有兩大特點,一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二是比較貼近中學生的心靈,讓學生能夠“有話可說”;一般要求概括新聞事實后,對其性質進行評述(或者談自己的看法),主要考查語言運用準確、連貫、得體的能力,涉及概括、分析能力。
【典型例題】(2012年高考·浙江卷)閱讀以下新聞材料,根據(jù)要求答題。
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對700名學生做了以“你覺得你離父母有多遠”為主題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69%的學生認為與父母有代溝,其中6%的學生覺得離父母很遠。很多學生說,與父母溝通時,除了學習再無別的話題。
(1)用一句話概括這則新聞的主要內容。
(2)就此現(xiàn)象談談你的看法。(不超過80字)
【技法點撥】這是一則含有“調查”因素的新聞,概括時注意兩點:一是主要看調查結果,即“69%的學生認為與父母有代溝”;二是將其中的數(shù)字,合理地轉化為文字,如“69%”可轉化為“大多數(shù)”。在此基礎上再談看法,注意以下幾點:一是針對性,針對新聞主體事件——“多數(shù)學生與父母存在代溝”;二是正確性,要認識到“代溝”影響交流,也阻礙成長,對其持否定態(tài)度;三是提出建議或辦法(或闡述所持觀點的理由)。示例:學生以學業(yè)為主,父母關心成績沒錯;但我們的成長路上不僅只有學習成績,強健身體、培養(yǎng)興趣、磨礪意志、塑造品格等都應該成為交流的話題。
類型二:情景對話型
【題型特點】情景對話題,往往圍繞一個中心事件設計“提問”、“回答”相承的對話,一般是兩位身份不同的人物的對話,側重對語言得體、連貫等能力的考查。
【典型例題】(2012年高考·安徽卷)安晴同學一直想?yún)⒓訉W校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一天,安晴向轉會組織委員李華同學詢問相關情況。
下面是他們交談的部分內容,請你補寫出其中的空缺部分。
要求:符合情境,簡明得體,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安晴:①
李華:當然可以,歡迎你加入!
安晴:②
李華:下周六正好有一個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
安晴:③
李華:我們打算贈送一些書籍、文具,還要給他們輔導功課呢。
安晴:哦,我有一些書,正好可以帶過去。
李華:④
安晴:好的,我出個小節(jié)目。
【技法點撥】解答這類試題,最關鍵的是把握住對話的“話題”,從“話題”切入對話,注意上下文的關系,使“提問”或“回答”富有針對性,并根據(jù)說話人的身份(上下級關系、長輩與晚輩)選擇合適的詞句和語氣。①處,根據(jù)下文的“當然可以,歡迎你加入”,可以確定,安晴提出了申請;②處,根據(jù)“下周六正好有一個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應該是安晴詢問近期有無活動;③處,根據(jù)“我們打算贈送一些書籍、文具,還要給他們輔導功課呢”,應該是安晴詢問活動的內容;④處,根據(jù)安晴說“好的,我出個小節(jié)目”,應該是李華向安晴征求意見或作出安排。確定了大致的內容,還要注意用語要禮貌。
類型三:即興發(fā)言型
即興發(fā)言,主要指規(guī)定具體語言場合的即席演說,也包括串連詞、祝賀詞等臨時性的發(fā)言稿。
【典型例題】(2012年高考·天津卷)SOS兒童村是一個以家庭方式撫養(yǎng)孤兒的國際慈善組織,天津兒童村是我國首批建立且規(guī)模最大的一個。兒童村中每個“家”都有一個“媽媽”,她既要照料七八個孩子的生活,還要承擔起教育的責任。媽媽們用青春和無私的愛,使一個個孤兒享受到家的溫暖。
6月23日是“國際SOS兒童村日”,請你寫一段話,向兒童村媽媽表示敬意和祝福。要求:感情真摯,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方法,不超過48字。
【技法點撥】即興發(fā)言,首先要考慮的是發(fā)言的場合限制,然后根據(jù)試題要求的內容、手法、字數(shù)等組織得體的語句。這里首先要通過試題材料了解“SOS兒童村”的性質、6月23日是“國際SOS兒童村日”等內容,再看內容要求是“向兒童村媽媽表示敬意和祝?!保址ㄒ笫恰耙环N修辭手法”,字數(shù)是“不超過48字”。示例:您用青春和愛,給孤兒筑起了溫暖的家園,您是為孤兒遮風擋雨的大樹,祝福您幸福安康!
類型四:改錯提升型
改錯提升型,指要求對一些情景表達的失誤進行改正(或根據(jù)提供的語言情景對現(xiàn)有語言材料進行加工提升)的試題。
【典型例題】(2012年高考·山東卷)假如你是廣播電臺少兒欄目的主持人,請根據(jù)少兒聽眾的特點,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畫線部分。不得改變原意。不超過80個字。
蔚藍的天空,萬里無云。碧綠的草地上,一條小溪潺潺流過,水中的卵石清晰可見。溪邊坐著一位長髥老者,面容清瘦,雙面炯炯有神。
【技法點撥】解答改錯提升題,必須根據(jù)試題提供的語言情景條件,對原材料的用詞、句式、修辭進行重新審視,發(fā)現(xiàn)表達不得體、不準確、不生動之處,進行相應的提升修改。這里要特別注意的語境條件是“小兒聽眾的特點”,因此,這里的得體主要體現(xiàn)在通俗化、口語化、形象感等方面,原材料中的“潺潺”、“卵石”、“長髥”、“清瘦”、“炯炯有神”等詞語,具有濃重的文學色彩,應該替換成口語化的詞語。示例:一條小溪嘩嘩地流著,水里有好多圓溜溜的石頭,像雞蛋似的,看著可清楚了。溪邊坐著一個老爺爺,臉瘦瘦的,胡子長長的,那雙眼睛可有精神啦!
類型五:圖文轉換型
圖文轉換,即根據(jù)圖表中的人物、事物、數(shù)據(jù)等具體材料,在理解、分析的基礎上,發(fā)掘解說本質意義的內容,或進行綜合性的評價,或推理預測其結果等。圖文轉換題綜合性較強,涉及語言準確、簡明、得體等考點,需要考生具備較強的理解、概括、評述能力。
【典型例題】(2011年高考·湖北卷)分析下圖,得出結論,并合理推斷其原因。要求:①語言表達準確、簡明;②結論和原因均不超過25字。
宜萬鐵路開通前后恩施州公路、
鐵路和民航客運量對比圖
【技法點撥】“推理預測型”試題分為兩大類:一是根據(jù)圖表內容,預測可能發(fā)生的現(xiàn)象、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此類題的解答,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性,充分利用圖表內容,合理地推斷。二是根據(jù)圖表內容,推測出現(xiàn)某種現(xiàn)象、結果的深層次原因等。
上題屬于第二種情況,解答此類試須注意:
一要認真觀察圖表內容,這個圖表,主要內容為公路、鐵路、民航客運量的對比,主圖為柱形圖,注意橫坐標、縱坐標所標注的數(shù)據(jù)。
二是全面、準確地分析圖中的數(shù)字以及呈現(xiàn)出的規(guī)律,通過比對,按設題及答題要求,充分利用圖表中的數(shù)字關系,概括出結論。
三是深層比較分析,這種深層分析,有時需要聯(lián)系圖表中看不到的東西,如鐵路、民航的速度、價格對人們出行的影響等因素。
示例:①結論:鐵路開通后,客運量超過公路、民航,成為出行首選。②原因:鐵路出行比公路速度快,比民航費用低。
總之,無論哪種題型,都要在審清題意的基礎上,根據(jù)試題的語境要求,選擇合適的詞句準確做答。
[作者單位:河南省太康縣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