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4年秋季開始,教育部陸續(xù)在全國啟動了新一輪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對于高中語文學科,制定頒布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墩n程標準》指出:高中生應“具有廣泛的閱讀興趣,努力擴大閱讀視野。學會正確、自主地選擇閱讀材料,讀好書,讀整本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課外自讀文學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讀物,總量不少于150萬字”。同時,《課程標準》也推薦了一批名著,供學生閱讀。
名著是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經久不衰,廣為流傳的作品,是人類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和智慧的結晶。 閱讀名著,可以陶冶性情,涵養(yǎng)心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高考設置名著試題,是對學生是否真正通讀了名著的考查,是“導向讀書,豐富人文積淀”的命題理念的體現,更是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題中的應有之義。
一、高考試題綜述
近五年,有福建、江蘇、江西三個省份的高考語文試卷設置了名著試題。
通過梳理,我們可以看出,近年來名著試題的考查有如下特點:
1.時間。對名著的考查,福建、江蘇兩省已有5年,江西也有2年??梢哉f,對名著的考查越來越受到命題專家的青睞。
2.體裁。每年高考考查的名著都有古今中外名著名篇,涵蓋范圍較廣,且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有幾部名著是每年必考的。三省試卷同時考到的有《三國演義》、《紅樓夢》、《家》等名著,福建卷都是長篇小說,江蘇長、短篇小說都有,同時增加了詩歌和戲劇作品,考查范圍更廣。
3.題型。都設置了一道選擇判斷題,福建和江蘇卷是五道題中選擇兩道錯誤的選項,江西卷則是四道題中選擇一道錯誤的選項。此外,福建和江蘇卷都設置了簡答題,二者不同的是,福建卷是兩道題中選做一道,江蘇卷是兩道題全做。
4.考點。高考名著試題著重考查作品中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江蘇卷還有分析鑒賞類試題,要求更高。
5.分值。選擇題:福建和江蘇卷的分值是5分,選對一個2分,全對5分;江西卷是3分。簡答題:福建卷是5分,江蘇卷是10分。應該說,名著試題的賦分還是較高的,尤其是福建和江蘇兩省,特別重視對名著的考查。
二、設題角度分析
這里分別從選擇題和簡答題兩種類型題目錯誤選項的設題角度來分析。
(一)選擇題
1.張冠李戴——弄錯對象。
【典型例題】
(1)寶玉去探望生病的黛玉。黛玉看見通靈寶玉上面的字,念道:“莫失莫忘,仙壽恒昌。”晴雯說這與黛玉項圈上的字是一對。寶玉果然看到金鎖上刻著癩頭和尚送的字“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紅樓夢》)(2010年福建卷)
(2)楚國狂人接輿遇見孔子,并不理會他,自顧自地邊走邊唱歌,且在子路面前批評孔子“四體不勤,五谷不分”。(《論語》)(2012年江西卷)
【試題解析】
(1)寶玉探望的是“寶釵”而非“黛玉”;“說這與黛玉項圈上的字是一對”的應是“鶯兒”而非“晴雯”。
(2)楚狂接輿遇見孔子是實,但批評他“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是荷蓧丈人,誤在人物關系上的張冠李戴。
2.時間錯位——內容混亂。
【典型例題】
(1)方鴻漸與孫柔嘉訂婚后,為了擺脫家庭的束縛,雙雙與趙辛楣等人一道前往三閭大學任教。他們一行受到了校長高松年的熱情和真誠歡迎。(《圍城》)(2008年福建卷)
(2)聶赫留朵夫第一次到監(jiān)獄探望瑪絲洛娃,便鼓起勇氣當面向她懺悔,并表示愿意娶她以贖罪;瑪絲洛娃寬恕了他,并請求他向法院疏通減刑。(《復活》)(2008年福建卷)
【試題解析】
(1)方鴻漸與孫柔嘉同趙辛楣等人一道“前往三閭大學任教”是“訂婚前”而非“訂婚后”發(fā)生的事。
(2)聶赫留朵夫第一次到監(jiān)獄探望瑪絲洛娃并沒有向她求婚,他是第二次探監(jiān)時表示要“向她懺悔,并表示愿意娶她以贖罪”的。
3.誤析性格——曲解形象。
【典型例題】
(1)魯迅《吶喊·風波》中的九斤老太固守舊制度、舊習慣,她的口頭禪是“一代不如一代”,這表明她與趙七爺一樣,是維護封建統(tǒng)治勢力的代表人物。(2009年江蘇卷)
(2)聶赫留朵夫認識了許多像西蒙松這樣的犯人,但還是鄙視他們。他為馬斯洛娃找西蒙松作為保護人感到不快。(《復活》)(2012年福建卷)
【試題解析】
(1)趙七爺是維護封建統(tǒng)治勢力的代表人物,但九斤老太和他不一樣,她只是盲目留戀過去的一切,不是“維護封建統(tǒng)治勢力的代表人物”,只能說是保守思想的代表。
(2)聶赫留朵夫是“懺悔貴族”的典型,他既是貴族地主階級罪惡的體現者,同時也是本階級罪惡的批判者,對革命者(政治犯)充滿敬意,因而說“鄙視”他們是不對的。
4.混淆情節(jié)——不明細節(jié)。
【典型例題】
(1)海明威《老人與?!分械闹魅斯珰v盡艱辛,捕獲了一條特大的馬林魚,歸航途中與一群鯊魚殊死搏斗,終于保住了馬林魚。這是刻畫硬漢形象的重要情節(jié)。(2009年江蘇卷)
(2)屠維岳泄露消減工錢的消息,引發(fā)了工人怠工。吳蓀甫與他長談,覺得他平庸、猥瑣,輕蔑地說:“沒本事的人,我總給他一個公道?!弊罱K趕走了他。(《子夜》)(2011年福建卷)
【試題解析】
(1)“終于保住了馬林魚”與原文不相符。主人公圣地亞哥并未保住馬林魚,而是回到岸邊后的馬林魚只剩下一副魚骨架。
(2)吳蓀甫并未趕走屠維岳,而是從屠維岳的“理直氣壯”、“不卑不亢”中看到了他的可為我用性,所以出乎意料地留下了他。
5.判斷失誤——無中生有。
【典型例題】
(1)《哈姆萊特》中所寫的哈姆萊特、雷歐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三人復仇的舉動,既是為了各自故去的父親,也是為了爭得騎士榮譽。(2010年江蘇卷)
(2)賈寶玉在經歷了黛玉之死、誤娶寶釵、抄家等一系列人生變故后,又遭遇科舉考試失敗的打擊,終于心灰意冷,斬斷塵緣出家做了和尚。(《紅樓夢》)(2011年江西卷)
【試題解析】
(1)哈姆萊特復仇的行為主要是為父親報仇,“為了爭得騎士榮譽”是無中生有。
(2)小說中,賈寶玉最后出家的結局的確與那“一系列人生變故”有關,但說他“遭遇科舉考試失敗的打擊”卻是子虛烏有。事實是他參加了科舉考試,并且高中了。
(二)簡答題
1.情節(jié)概括型——簡要概述典型的故事情節(jié)。
【典型例題】
(1)概括說說《紅樓夢》“冷子興演說榮國府”的主要內容。(2009年江蘇卷)
(2)請簡述《巴黎圣母院》中隱修女失去小愛斯美拉達的故事。(2011年福建卷)
【參考答案】
(1)①介紹賈府的歷史與人物。②點出賈府存在的危機。③介紹主要人物賈寶玉的特點。
(2)答題要點:①小愛斯美拉達非??蓯邸"陔[修女找埃及女人為女兒算命。③第二天,埃及女人趁她外出偷走了小愛斯美拉達。④隱修女回來發(fā)現女兒不見了,床上只剩下一只小鞋。⑤她四處尋找未果。⑥回來后發(fā)現小怪物(伽西莫多)。⑦失去女兒后,隱修女悲痛欲絕,頭發(fā)都白了。
2.分析形象型——簡要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典型例題】
(1)《歐也妮·葛朗臺》中的老葛朗臺是個什么樣的人?(2009年江蘇卷)
(2)《三國演義》“官渡之戰(zhàn)”中“許攸投奔曹操”這一情節(jié),表現了曹操什么樣的性格特征?(2010年江蘇卷)
【參考答案】
(1)吝嗇鬼,投機商,暴發(fā)戶。
(2)一方面,曹操禮賢下士,不計前嫌,虛心求教;另一方面,曹操步步設防,虛虛實實,奸詐詭譎。
3.理解語句型——對重要語句進行深刻分析。
【典型例題】
(1)下面是鳴鳳跳湖前的心理活動,其中的“一堵墻”可以有哪些理解?
周圍是那樣的靜寂,一切人間的聲音都死滅了。她靜靜地傾聽著,她希望再聽見同樣的叫聲,可是許久,許久,都沒有一點兒動靜。她完全明白了。他是不能夠到她這里來的。永遠有一堵墻隔開他們兩個人。(巴金《家》)(2008年福建卷)
(2)《老人與海》中,圣地亞哥說:“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苯Y合人物形象,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2010年江蘇卷)
【參考答案】
(1)以高老太爺為代表的封建家長制是橫亙在鳴風與覺慧之間的一道高墻。鳴鳳的丫環(huán)地位與覺慧的少爺地位也是阻隔他們思想、情感交流的一堵墻。
(2)在惡劣環(huán)境和不可抗拒的命運面前,人會失敗,肉體會被消滅,但抗爭到底、決不屈服的精神和意志是無法摧毀的;作為一個硬漢形象,體現了永不屈服、保持尊嚴的人格力量。
4.分析鑒賞型——在理解的基礎上作合理的分析。
【典型例題】
魯迅的《藥》中,花白胡子等人說夏瑜“發(fā)了瘋了”;夏四奶奶大聲說道:“瑜兒,他們都冤枉了你……”請簡要分析他們對于夏瑜態(tài)度的異同。(2012年江蘇卷)
【參考答案】
同:都認為革命有罪。異:看客們嘲笑憤怒,夏四奶奶痛苦傷心。
5.識記辨別型——對作品、人物等基本知識記憶的考查。
【典型例題】
(1)夏瑜、九斤老太、閏土、單四嫂子、陳士成這些人物分別出于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哪篇作品?(2008年江蘇卷)
(2)《紅樓夢》判詞:“枉自溫柔和順,空云似桂如蘭??傲w優(yōu)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迸性~所指是誰?“優(yōu)伶”和“公子”指小說中的哪兩個人物?(2011年江蘇卷)
【參考答案】
(1)夏瑜——《藥》;九斤老太——《風波》;閏土——《故鄉(xiāng)》;單四嫂子——《明天》;陳士成——《白光》。
(2)襲人(花襲人);蔣玉菡,寶玉(賈寶玉)。
三、復習備考策略
(一)認真閱讀原著,強調時效性和有效性
1.合理安排時間。復習備考的任務重,時間緊,可以采用“集中與分散”的方式安排時間來閱讀。每周安排一節(jié)課時集中閱讀,見縫插針,抓緊課外活動時間和其他零碎時間進行分散閱讀。魯迅先生曾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
2.加強方法指導?!白x文學作品,特別是讀名著,還要有正確的方法。要用‘心’讀,以你之心與作者之心、作品人物之心相會、交流、撞擊,設身處地去感受思考作品的意義?!彼?,需要引導學生用心去閱讀文本。
①注重精讀,記住作品中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姓名、時間地點等基本信息。此外,可以閱讀一些關于作品評價類的文章,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作品內涵。
②比較閱讀,適當給學生播放一些根據名著改編的影視作品,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另一方面引導學生進行比較閱讀,了解文本與影視之間的不同,學會鑒賞評價。
③讀寫結合。俗語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有意識引導學生學會標記、摘錄、批注點評等,學會做讀書筆記,并堅持不懈。
3.熟悉命題方向。老師引導學生對考試大綱、考試說明和歷年高考真題進行研讀,讓學生逐漸領悟命題意圖,熟悉考點,從而更有效、更有針對性地來指導閱讀。
(二)掌握解題方法,注重準確性和規(guī)范性
1.做選擇題方法。
①注意標志性詞語,如人物名稱是否調換、時間順序是否顛倒等。高考很多題目的設誤上就是把學生容易混淆的人物、時間、地點等信息置換,從而達到“迷惑”學生的目的。
②仔細琢磨情節(jié)內容。題中的表述應與原著一致,任何曲解情節(jié)的內容都是錯誤的,需要仔細看清每個細節(jié)。如2009年江蘇卷中說,主人公“終于保住了馬林魚”,是錯誤的,原著中是說“只剩下一副魚骨架” 。
③準確把握人物性格特征。試題中容易出現與小說人物性格并不相符的表述,似是而非,需要我們認真思考。
2.做簡答題方法。
①明確題目類型和題干要求,做到有的放矢。是純粹敘述故事情節(jié),還是要求有適當的人物評價,都要首先予以明確。
②調動知識儲備,回憶相關情節(jié),在草稿紙上擬寫答案要點,理清答題思路。
③認真組織答案語言,做到簡潔凝練,字斟句酌。注意字數的限制,書寫工整,標點規(guī)范等。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