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的品鑒中,我們對比了用不同工藝制作的云南寶山地區(qū)古樹茶青所做的生餅和紅茶,此次對比品鑒的3款茶分別為普洱生餅、雪山牡丹、雪山銀針。茶青原料都來自云南景谷央塔地區(qū)的古樹,屬景谷大白品種,按照曬青和晾青的工藝分別制成普洱生餅和白茶,所制成的白茶又按照不同的茶青等級分別制成銀針和牡丹。
3款茶的陳化年份為:生餅為2007年、雪山牡丹2010年、雪山銀針2011年。生餅和雪山牡丹的茶青等級相同(一芽二三葉),雪山銀針的單芽茶青等級更高。
普洱生餅
干茶:壓制尚緊結(jié),芽葉清晰,偏紅褐;干茶有較明顯的陳化味道,除此外,無其它雜味異味。
香氣:前兩道的陳化味較明顯;第三道后生普轉(zhuǎn)化的氣味干凈、明顯,類似姜花香;六道后香氣轉(zhuǎn)為幽長。
湯色:第一道湯色呈橙黃色;第二至七道均為偏深的橙紅色,尚明艷;八道之后稍轉(zhuǎn)淡,為橙黃色。每道的湯色都清透明亮。
滋味:第一道稍有雜味,第一二道入口微苦澀,較快化去;第三至六道,入口微麻,苦澀感加重但較快劃去,兩頰生津快,喉韻尚佳;七道后茶湯有絲絲的甘甜,久浸苦澀感尚可,較快劃去,口腔感覺尚飽滿。
葉底:數(shù)道后,生餅舒展的葉底黃褐尚軟亮,稍顯梗,尚勻整。
雪山牡丹
干茶:干茶已從白綠相間帶褐轉(zhuǎn)向黑白相間,芽葉背面滿披茸毛;干茶是淡淡的清香,無雜味。
香氣:第一二道是淡淡的清甜香;三至七道是馥郁的清甜,后轉(zhuǎn)弱。
湯色:第一道淺橙黃透亮;第二至七道一直是橙黃透亮,三四道時泛油光;八道后稍轉(zhuǎn)淡,為淺橙黃色,明亮。
滋味:茶湯入口順滑清甜,醇和溫潤;第一至三道茶湯入口有較明顯的果酸感,較醇厚,鮮爽度較好;第四至六道的口感以醇厚清甜為主,蜜味顯,口感飽滿,鮮爽度好;七道后以清甜鮮爽為主。
葉底:葉底較生餅深,呈紅褐色,稍有梗,尚勻整。
雪山銀針
干茶:清一色單芽頭,滿披茸毛,壯碩肥大,已從初制時的白中顯綠轉(zhuǎn)為現(xiàn)在的微黃的白色;干茶稍顯馥郁的清香,無雜味。
香氣:第一二道是較純凈的蜜毫香,之后是濃郁持久的花蜜香;八道后蜜香轉(zhuǎn)淡,屬于較清雅的甜香。
湯色:第一道呈淡黃色;第二至四道的湯色為淺金黃色,泛油光;第五至七道為淺金黃色,油光不顯;八道后為淡金黃色。
滋味:第一道茶湯入口順滑、花蜜香顯;第二至六道茶湯入口順滑、醇厚,花蜜香濃郁;七道后茶湯入口順滑、甘甜,花蜜香轉(zhuǎn)淡。
葉底:起初看似單芽的芽頭也完全舒展,藏于內(nèi)的幼嫩芽頭顯露,橙黃肥壯。
綜合品評
由于茶樹品種的不同,在同等條件下,云南喬木種白茶的陳化程度比福建的白茶快3年左右。所以,僅分別陳化2年和1年的雪山牡丹、雪山銀針,不管在干茶,還是香氣、湯色、滋味上的表現(xiàn)都極像3~4年的福建白茶,口感更醇厚、飽滿。
雪山銀針雖全為芽頭,但無論香氣、湯色,還是口感和耐泡度都極佳,蜜韻馥郁持久,鮮爽度也較出色。普洱生餅和雪山牡丹相同茶青等級的茶的差異表現(xiàn),較充分地說明了曬青和晾青工藝對茶葉內(nèi)質(zhì)的不同影響,制茶工藝的神奇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