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悠久的歷史,你永遠繞不開河南,因為作為華夏五千年文明的發(fā)源地,她有著“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的底氣;提起河南的歷史,你就不得不提開封,作為七朝古都,她曾經(jīng)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大都市,亦如現(xiàn)在的紐約;而談?wù)撈鸷幽祥_封,談?wù)撈鸫髮W,首先浮現(xiàn)在腦海的,自然是有著百年歷史的河南龍頭高校——河南大學。
一千多年前,大宋王朝的最高學府國子監(jiān)設(shè)立在這里;一百多年前,在中國延續(xù)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在此終結(jié);時隔不久,在辛亥革命的曙光中,河南一批教育先賢希望效法歐美,引進西學,尋求富國強民之路。終于,1912年,就在這中國科舉終結(jié)地,一所新式高等教育的大學——“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逼仆玲绕穑蔀楫敃r與清華學堂、南洋公學齊名的中國三大留學基地之一。千年傳承,文脈延續(xù),她的設(shè)立拉開了河南大學百年歷史的序幕,也為中原學子開啟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如果你是第一次走進河南大學,你一定會被它古樸典雅的氣質(zhì)所震撼。從雕欄飛檐的南大門,到雄渾莊重的大禮堂,從灰瓦青磚的齋房,到靈巧精致的博雅樓,中西合璧的建筑風格,昭示著民國時期留學歐美的時代烙印。它北依宋代千年鐵塔,東臨明代古城墻,置身其中,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微風吹來,鐵塔風鈴叮當,搖落無線輝光。新東方校長俞敏洪來河大授課,當天在博客里記錄下自己的詫異和感動:“宋代建成的鐵塔,經(jīng)歷戰(zhàn)爭的炮火和地震的摧殘后,還依然挺立在藍天白云之下。在校園的東面和北面,開封的古城墻變成了校園圍墻的一部分,這在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讓人一看就有歷史感和深深學府的感覺……”
在河南大學,開封之于河大的關(guān)系一直是師生縈繞口頭的話題。1954年河南省會從開封遷往鄭州,開封猶如一個被遺落的貴族黯然失色。有人說如果當時河大跟隨省會搬遷,那么將會有更多的政策資金支持,將會發(fā)展得更好,然而如果河大真的搬離開封,那它失去的將是這厚重古樸的河大校園,將是那飽經(jīng)風雨的歷史印證。放眼國外,一些著名大學如哈佛、耶魯、牛津、劍橋都是在遠離大城市的小鎮(zhèn)。在中國當前浮躁的現(xiàn)實風中,厚重幽靜的開封小城對于河大,或許是一種幸運,更是一種饋贈。
“所謂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清華大學前校長梅貽琦曾經(jīng)說過。在河大一百年的發(fā)展歷程中,名家巨擘、星光璀璨,培養(yǎng)出了中國衛(wèi)星之父趙九章、新聞學家鄧拓、作家姚雪垠、音樂家馬可等一大批人才,更吸引了馮友蘭、董作賓、馮景蘭、范文瀾等一大批名家來此講學。如今的河大,有央視百家講壇著名主講人王立群等一批知名學者在此潛心教學,更有被央視多次請去講學卻婉言謝絕的常萍等一大批默默無聞的良師,他們才是大學的脊梁支柱,更是大學的靈魂所在。
一百年前,河南大學將目光投向歐美,一百年后的今天,河南大學早已將觸角伸向世界,如今的河南大學已與世界五十多個國家的大學建立合作辦學關(guān)系,河南大學黨委書記關(guān)愛和是世界大學校長聯(lián)合會執(zhí)行委員、亞太大學聯(lián)合會理事,在對外合作辦學方面,河大無疑走在河南省眾高校前面。
2008年,河南大學正式進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1年河南省委、省政府通過“百年名校振興計劃”,2011年《國務(wù)院關(guān)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shè)中原經(jīng)濟區(qū)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支持河南大學創(chuàng)建國內(nèi)一流大學”,2012年9月25日,河南大學在慶祝她的百年華誕后,河大的歷史將翻開嶄新的一頁。
嵩岳蒼蒼,河水泱泱,百年學府,巍巍煌煌,正如王立群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河南大學,“你可以不選擇她,但是,你沒有理由不欣賞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