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學生都會努力給老師留下好印象,都希望自己是老師眼中的好孩子。老師們也常常以自己所見到的現(xiàn)象為依據(jù)對學生進行評價,所以有的學生學會了在老師面前偽裝自己。
新新是班里一名很優(yōu)秀的男生,他學習好,愿意幫助同學,又是班干部。我一直都認為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好學生,每次與他的家長溝通時,我總是夸獎他,家長也總是說孩子在家里表現(xiàn)很好。直到有一天,與學生小宇的閑聊讓我了解到新新竟然是一個“多面體”學生,在家里經(jīng)常發(fā)脾氣頂撞父母,而且很懶,幾乎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我?guī)е蓡柸ゼ以L,新新媽媽百般夸獎新新在家里如何懂事。當我很懇切地問及新新在家里是否有不良表現(xiàn)時,他媽媽一口咬定沒有。后來我了解到,新新的爸媽是中年得子,因此對他極為嬌慣,造成了新新在家的不良表現(xiàn)。他媽媽非常愛面子,所以總是一味夸獎孩子。
為了照顧新新的感受和他那自尊心極強的媽媽的面子,我打算采取暗示的方法嘗試轉(zhuǎn)變新新。我組織學生召開了一次討論會,討論主題為“你是自己心中的好孩子嗎”。討論會按照“思考好孩子的標準”“反思自己的行為”“剖析自己的行為”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在討論中,我發(fā)現(xiàn)好多學生都避開談自己在家中的表現(xiàn)。當我提示學生反思自己在家的表現(xiàn)時,我看到不止是新新一個人小臉發(fā)紅。雖然他們沒有說出來,但他們應(yīng)該已經(jīng)在心里否定自己的不良表現(xiàn)了。討論會最后,班長宣讀了“做自己心中的好孩子”倡議書,并安排了以“做自己心中的好孩子”為主題的踐行活動。這次討論會后,我暗中了解到新新在家的表現(xiàn)大有好轉(zhuǎn)。
為了堅定孩子們“做自己心中的好孩子”的愿望,不久后我又組織召開了一次家長會,并讓學生也一同參加。在家長會上,我首先請班里幾個學生代表分別結(jié)合自己在家或在校的表現(xiàn),談自己是怎樣踐行“做自己心中的好孩子”的,然后請家長、老師證實并評價。新新是學生代表中的一員,他反思了自己過去的行為,談了自己這段日子的改變,并總結(jié)說:“以前我總害怕老師和同學知道我在家的表現(xiàn),影響我在他們心中的好印象,心里特別不踏實,還讓媽媽跟我一起不踏實。在這段表里如一的日子里,我和媽媽心里都特別踏實。我覺得以前我對不起媽媽,以后我不但要做老師心中的好孩子,還要做自己心中的好孩子,做媽媽心中的好孩子。”聽到這里,他媽媽流下了眼淚,新新也眼圈發(fā)紅。
“你是自己心中的好孩子嗎?”——促使學生在質(zhì)問中反思自己的行為、約束自己的行為,努力使自己不違背自己的心。當行為和心靈步調(diào)一致時,學生就不會是“多面體”了。讓我們更多地鼓勵學生做他自己心中的好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