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在實驗教學中占據(jù)非常重要的位置。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學生的素質(zhì)不斷提高,實驗教學也應與時俱進以適應時代的變化。本文基于現(xiàn)有實驗教學的缺點,以計算機基礎實驗課程為對象進行深入研究,提出了“自主教學”的新模式,并詳細介紹了其方式方法和優(yōu)越性。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課程;實驗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TM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22-0000-02
計算機文化基礎作為高校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的公共必修課程,是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了解程序設計基礎語言,熟悉辦公軟件和其他應用軟件使用的重要課程。進入新世紀以后,隨著家用電腦的普及,學生素質(zhì)的不斷提高,課程科目也隨之相應變化。但教學方法卻鮮有改進,實驗教學效果也裹足不前。
1 當前實驗教學所面臨的問題
1.1 學生基礎知識差距過大:目前擁有個人電腦家庭的比例相當高,許多城市的初高中甚至小學都已經(jīng)開設了計算機課程,使得很多大學新生已經(jīng)掌握了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部分內(nèi)容。與此同時,另一部分農(nóng)村學生卻從未學習,甚至接觸過電腦。兩者之間的基礎差距非常大。
1.2 理論和實驗課時設置不合理:計算機基礎教學應當以實踐也就是實驗教學為主。但在很多高校理論課時量卻多于實驗課時,這對于以操作為主要內(nèi)容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是一種不合理的安排。
1.3 實驗教學方法落后:至今大部分高校的實驗課,都是以教師統(tǒng)一布置題目——學生做題并提問由教師答疑——學生上交作業(yè)——教師課后批閱這樣的方式來完成的。這種授課形式首先單調(diào)乏味,無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實驗課的教學效果非常差。同時,由于判題標準的主觀性,學生平時作業(yè)和練習的打分經(jīng)常會因為教師個人風格的不同而形成顯著差異,對學生是一種客觀上的不公平。
2 實驗教學改革方案
針對以上提出的種種不足,結(jié)合當前課程中的實際情況,本人以計算機基礎實驗課程為對象提出了“自主教學”實驗教學改革新方案,具體內(nèi)容如下
2.1 分層次教學:本科新生入學前應首先進行基礎能力考試,根據(jù)考試結(jié)果將他們分為快慢班。慢班基礎繼續(xù)使用傳統(tǒng)的理論加實驗的教學模式??彀鄤t采用“自主教學”的教學新模式,讓他們以自學為主完成這門課程。
2.2 自主教學模式,全部采用機房上課模式,取消理論課時,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部分
1)自主授課:任課教師不再固定時間固定地點給固定的學生上課。而是將原本的課時分攤為自己指定的時間和地點授課。同時授課的任務也不再是教學,而是答疑解惑。
2)自主選課:快班學生根據(jù)任課教師們的排課表進行選課。選課并非一次性固定,而是可以每周選擇不同的時間和地點和教師,甚至可以一周選擇多次上課。
3)自主進度:上課的時間學生自己決定,每周上課的節(jié)數(shù)同樣自己決定。學生可以選擇在學期初短時間內(nèi)修完全部課程,也可以選擇一周一次按部就班學習,或者安排在期末集中學習。課程的學習進度完全由于學生自己決定。
2.3 自主教學平臺:自主教學平臺是方案得以實施的基礎,包括軟硬件系統(tǒng)等。其中軟件平臺系統(tǒng)包含了自主教學中所需要的所有模塊,主要部分包括排課管理、賬號管理、題庫管理、練習系統(tǒng)、考試系統(tǒng)、閱卷系統(tǒng)、成績管理等。同時,所有的習題都保存在數(shù)據(jù)庫里,每年教師都可以不斷往里邊增加新的題目,隨著時間的累積,題庫量也會越來越大,成為非常具有使用價值的資源。
2.4 自主教學流程:在自主教學模式下,因為學生都已經(jīng)具備了相對扎實的基礎知識,他們的課程學習不再是以教師理論課授課,而是課余時間自學的形式來完成。學生實驗課的主要任務則是在教學大綱范圍內(nèi)選擇已經(jīng)自學的章節(jié),完成由教學平臺系統(tǒng)隨機分配的習題。教師在實驗課的任務則是回答學生習題中碰到的問題,同時解答學生平時自學中的疑問。
在上實驗課時,學生每次做完練習后直接上交至自主教學平臺,判卷合格即可做下一道練習。當學生某一章節(jié)包含所有知識點的習題都通過后,即確認他已經(jīng)掌握了本章的內(nèi)容,可以做另一章的習題。這個過程一直重復,直到完成所有的章節(jié),也就完成了整個課程的學習。學生在此期間有任何問題或疑問都可以找任課教師解答,并且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學平臺會詳細記錄他的學習進度,習題成績,學習用時等各種數(shù)據(jù),提供給教師做為參考。
3 自主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
3.1 將學生根據(jù)不同的基礎區(qū)分成不同的級別再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無論是對學生還是教師都很有幫助。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水平調(diào)整教學的方式和進度因材施教,學生也不必擔心跟不上進度或者重復學習容浪費時間。這也是應用自主教學模式的前提,自主教學模式的對象是已經(jīng)有一定基礎的學生。
3.2 以實驗代替理論的教學模式將學生注意力集中在了實際操作能力上,拋棄了乏味的理論知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以答疑而不是授課為主的形式迫使學生們必須通過自學來完成課程,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3.3 自主排課使得教師特別是學生可以完全自由的安排上課時間,這一點對于學期中有實習等其他任務的學生尤其有好處。可以在空余時間集中上課不影響整個學期的學習任務。而優(yōu)秀的學生也可以提早修完以便有更多時間學習其他科目。
3.4 自主教學模式對于實驗室的日常管理也很有幫助。有些高校機房數(shù)量不多,課時量卻很大,每年開學都為排課苦惱不已。采用自主教學模式之后,不用再考慮原先班級人數(shù)和機房機器數(shù)量的匹配關系,又把原先占據(jù)機房使用量大頭的公共課化整為零,讓實驗室的計算機使用率大為提高。
3.5 自主教學平臺實現(xiàn)了真正的無紙化教學和無紙化考核。無論是實驗報告,作業(yè)批閱,還是成績單,匯總表等,都是平臺自動生成。如果需要期末考試,平臺還可以隨機生成試卷。由于試題庫是每年累加的,隨著題庫數(shù)量的增加,還可以做到每個學生抽到的題目都不一樣,完全避免了考試過程中的作弊現(xiàn)象。自動批改的功能也使得學生在考完后馬上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績,避免了紙質(zhì)試卷人工批閱中的主觀影響。對于教師而言則可以由平臺直接生成成績單、分析表等各種材料和檔案,節(jié)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4 結(jié)語
自主教學模式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對于計算機基礎這類偏重實際操作能力的課程是一種很有效的方式。通過在部分課程上的試點實驗證明,采用自主教學實驗模式的班級教學效果要好于采用傳統(tǒng)實驗教學模式的班級。學生無論是學習興趣還是自學能力也都高于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學生。相信如果能將自主教學模式不斷改進并加以推廣,一定會對提升高校的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起到巨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楊露,孫怡,張守網(wǎng).高校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改革與實驗室管理的實踐與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4):306-308.
[2]李禾.計算機基礎課程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6):167-169.
[3]於曉明,沈安東.計算機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4):83-85.
[4]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意見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吳旭,趙春光.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實驗教學探討[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9(2):142-143.
[6]李光提,李汝莘.發(fā)揮實驗教學中心作用提高實驗教學質(zhì)量[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8(3):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