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提出了分層式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方式。通過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對比,剖析其所具有的優(yōu)勢。同時闡述了計算機分層教學中教學的改革措施,并介紹了分層教學的具體實施步驟。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分層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TP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22-0000-02
1 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現(xiàn)狀
《計算機基礎》是高校各專業(yè)都需要開設的一門必修性公共基礎課,它是學生學習和利用計算機的入門課程。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熟悉計算機基礎有關概念,掌握日后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所須具備的計算機基礎知識與基本操作技能。計算機基礎課程目前一般采用公共基礎課的授課方式,按專業(yè)班級進行教學。其教學內容主要以:Windows基本操作、Office辦公軟件應用、計算機網(wǎng)絡基礎及多媒體技術等為主。課程的考核采用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結合的辦法。在以前計算機尚未廣泛普及的情況下,這種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及考核方式相對可以滿足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的需要。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推廣,電腦和網(wǎng)絡逐漸普及到家庭,不少學生在計算機基礎課開設之前就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F(xiàn)行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及考核方法已漸漸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2 分層計算機基礎教學方式及可行性
相對于傳統(tǒng)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采用分層式教學明顯更能滿足授課的實際需要。所謂分層教學,即根據(jù)受教育者的個體差異,對其進行分類管理,依照其基礎、能力的強弱次序來劃分層次,針對每個層次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借以實現(xiàn)既定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教學方式。分層教學方式非常適用于學情差異明顯的課程,這種教學方式相對于傳統(tǒng)的“一刀切”式教學更能滿足素質教育個性化培養(yǎng)的需要,其優(yōu)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2.1 更能適應學生的學情
與專業(yè)課知識相比,學生在計算機基礎操作上具有明顯的差異性,特別在城鄉(xiāng)學生間,這種差異尤為巨大。來自農村的學生不少對計算機基本操作沒有任何認識,連簡單的開關機都不清楚。與之對比,城市的學生已經(jīng)可以熟練的應用計算機上網(wǎng),安裝程序,并能進行簡單的系統(tǒng)維護。在這種情況下,以傳統(tǒng)的方式進行統(tǒng)一教學,往往造成有底子學生“吃不飽”,而無基礎的學生“吃不了”的局面。分層教學在授課班級劃分、教學內容制定中充分考慮到學生此前對計算機的掌握程度,因此在教學中能較好的避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學生學情的不匹配。
2.2 建立了更為有效的學習激勵機制
分層教學方式引入了更為有效的劃分機制,在層次劃分的考核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激勵。在引入了競爭模式的前提下,相同能力層次的學生共同學習,更能消除學習過程中因基礎差異引起的心理落差。分層教學強調人才培養(yǎng)從學習個體的實際出發(fā),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目標。
2.3 能促進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與時俱進,提升計算機基礎任課教師的綜合素質
傳統(tǒng)課程教學的內容已隨著行業(yè)的發(fā)展逐漸不能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分層教學依據(jù)學情制定了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和能力考核要求,課程設置擴充了更多知識點融于傳統(tǒng)課程教學內容中,通過不同的教學側重完成多層次的教學。這打破了之前計算機基礎教學一成不變的教學設定,使得教學更為靈活,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需要依據(jù)教學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安排。在不斷的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充分鍛煉教學綜合素質,滿足不同背景學生的教學需要。采用分層教學也能較好的鍛煉師資隊伍,達到學生學習能力和教師授課能力的雙提升。
3 分層教學方式下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
計算機基礎的分層教學改革要能行之有效的實施,不能僅通過教學班級劃分來完成,更需要從多方面著手。這些改革內容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3.1 教學方法改革
教學方法對學生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獲取學習方法至關重要。傳統(tǒng)課程教學中往往采用講授法,教師講授課程教學知識點學生被動學習。計算機基礎的分層教學需要教師采用更為靈活的教學方法,包括講授法、演示法、討論法、探究法等。針對底子薄,能力弱的班級,教師以講授法和演示法為主,對教學知識點和操作步驟進行詳細講解演示,并通過上機實驗一一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對于能力中等的班級,教師講授時加入討論法教學,增設教學互動環(huán)節(jié),從教學重難點出發(fā),強調難點環(huán)節(jié)的操作演示。教師可逐步安排一些有梯度的練習內容,把某一知識點進行引伸和變化,強化技能形成。對于能力強的班級,則采用探究法教學,教師拋出問題,學生通過回答和解決問題習得知識。教師熟悉學生學情后,可以加大問題范圍和難度,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知識來解決問題,增加任務的創(chuàng)造性,提升學生綜合應用素質。
3.2 教學內容的組織與選取
分層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的組織與選取與三個學情層次對應。初級層次教學內容以計算機基礎操作、辦公軟件基礎應用、上網(wǎng)操作和常用軟件安裝與簡單應用為主,中級層次教學內容以系統(tǒng)設置與維護,辦公軟件綜合應用、網(wǎng)絡知識和多媒體及軟件應用為主,高級層次教學內容以多種操作系統(tǒng)應用,辦公軟件高級應用,網(wǎng)絡綜合應用和多媒體及軟件高級應用為主。三個層次的教學內容知識面大致相同,但在具體知識點上各有側重。
3.3 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分層計算機基礎課程考核方式采用教考分離式,取代傳統(tǒng)的學校出卷考核方式,采用與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結合的辦法,將等級考試成績作為課程期末成績。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設有四個等級,其考核內容是根據(jù)社會不同部門應用計算機的不同程度和需要、國內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情況以及中國計算機教育、教學和普及的現(xiàn)狀而確定的。學生可在這四個層次中找到與自己匹配的層次。這種考核方式滿足了低、中、高三個層次學生的需要,也使考核更接近工作的實際要求。
4 計算機基礎分層教學的實施步驟
計算機基礎課程分層教學主要按如下四個步驟實施:
4.1 學生層次的劃分及班級的擬定
新生入學后即可參加由學校組織的統(tǒng)一計算機基礎能力測試,該測試以“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模擬系統(tǒng)”為主,學生可在開學前三周在指定機房上機完成測試。該系統(tǒng)可自動評分,管理人員紀錄學生得分匯總。計算機基礎課程主管教學單位,根據(jù)學生測試成績以院系為單位,劃分教學班級,分為入門班、普通班和諳熟班。這種教學班級設定以學生能力為區(qū)分,打破已有班機建制,所以在授課時間安排上需要注意。
4.2 課程授課時間的安排
分層計算機基礎教學采用了獨立的班級劃分機制,這使得課程授課的時間安排尤其重要。為不與學生原所在班級課程排課出現(xiàn)沖突,同時又能保證課程教學效果,教學可以采用固定時間設置。各學院在每周課程安排中,抽固定一天只安排計算機基礎課程,以防止課程授課時間的沖突。也可以安排計算機基礎授課時間為晚間選修課時間來完成課程教學。
4.3 分層教學中教師的配備
鑒于教學中所教授的班級存在差異,任課教師的安排需要與之匹配。每位教師每學期只能擔任計算機基礎其中一個層次的課程教學,避免出現(xiàn)同一教師兼任入門班和諳熟班兩個層級的教學情況。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安排教師在不同學期,選擇不同層次進行教學以鍛煉師資隊伍,促進課程建設的不斷完善。
4.4 分層教學中的課程教學實施及考核評定
課程教學中,不同層次班級的教學按照各自的教學計劃進度安排。教學系部應定時獲取學生的反饋意見給教師,以輔助教師在教學中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分層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計劃應靈活把握,例如:某個普通班的整體操作能力經(jīng)一段時間后達到諳熟班的水平,教師就可以及時調整教學設定,逐步將課程授課轉向諳熟層次的教學。避免因為入校的一次測試不理想而使得學生只能接受某個層次的教學。教師可以在教學時以此為激勵機制,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更努力的學習。
學生在課程結束后的第二學期,依據(jù)自己學習的情況,選擇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中的一門考核。以等級考試分數(shù)作為課程期末考試成績,教師根據(jù)學生日常出勤及學習情況評定平時成績。期末成績和平時成績所占比例分別為60%和40%。
5 結語
計算機基礎分層教學改革使得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及考核方式更能滿足學情的需要。通過分層次教學,課程教學效果和學生素質明顯提高。但分層次教學,對教師和管理部門提出了更復雜的要求,所以要求教師必須了解和掌握每個學生的基礎和學習能力,并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質。學校在課程實施時,應合理安排,做好分層教學中教學管理。
參考文獻:
[1]張星,劉帥.《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方法改革[J].北京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0:148-149.
[2]奚修學,楊福順.新時期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北京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0:162-162.
[3]張春杰.高職高等數(shù)學分層教學探究[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121-122.
[4]歐小鳳.淺談提高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效果的探索與研究[J].科技資訊,2012,25:205-205.
[課題項目]湖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2011年度研究課題,課題編號2011B377
[作者簡介]童瑩(1981-),女,湖北省武漢市人,職稱:講師,學位: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