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長湘高速公路沿線的人文資源進行了提煉并分析,從景觀的角度探討了如何將人文元素應用到景觀設計中。論述了高速公路人文景觀的重要性以及發(fā)展方向。
關鍵詞:高速公路;人文元素;景觀設計
Abstract:In this thesis,firstly,extracted and analyzed the human element,which is along the Changxiang highway. Secondly,explored how to apply human element into the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andscape. Finally,discussed the importance and direction development of the highway landscape.
Keywords:highway;human element;landscape
中圖分類號:TU985.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422(2012)07-0052-02
1 前言
近年來,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設正以驚人的速度發(fā)展,高速公路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對其沿線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也日益嚴重。值得欣慰的是,人們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也在不斷加強,對高速公路的要求已不僅僅停留在行車的安全、便捷上,對行駛的舒適性以及景觀的文化內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毫無疑問,高速公路已成為展示和宣揚區(qū)域文化、歷史、風俗的重要平臺。
2 長湘高速公路簡介
湖南省長沙至湘潭高速公路(復線)(簡稱長湘高速公路)是國家高速公路網(wǎng)南北大通道京珠復線的一段,是湖南省“五縱七橫”高速公路網(wǎng)第三縱岳陽(湘鄂界)至臨武(湘粵界)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湘高速沿線途經(jīng)之地是湖湘文化的核心地帶,文化底蘊深厚,名勝古跡眾多,歷史人文薈萃。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復雜的地形地貌、茂密的植被造就了長湘高速豐富的自然景觀,而與之相呼應的,則是公路沿線地區(qū)千百年來積淀下來的豐厚歷史文化,這些的人文歷史資源既是祖先前輩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同時也為長湘高速公路的人文景觀塑造提供了大量的人文素材,奠定扎實的文化基礎。
3 沿線人文景觀資源分析應用
3.1紅色文化
于斯為盛、惟楚有才,自古湖南人才輩出,近代的英雄人物更是不勝枚舉,他們對于中國的革命和中華文化作出了獨特的貢獻。其中又因長沙至湘潭區(qū)域內的紅色文化名人最多且最為集中,堪稱湖湘紅色線路。作為一種地域文化現(xiàn)象,湖湘文化中的紅色文化已卓然獨立于世,享譽全球。
圖1-西漢帛畫
圖2-古陶器
圖3-銅官古窯
圖4-剪紙:雙喜臨門
圖5-靖港古鎮(zhèn)
毛澤東: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戰(zhàn)略家和理論家;黃興:民主革命家、軍事家;蔡鍔:民國初著名軍事家;宋教仁:近代民主革命家;劉少奇: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論家;彭德懷: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陳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軍事家;等等。
可將英雄們的生平事跡、造型或革命故事等進行提煉,選取知名度較高的部分通過壁畫、雕塑或其他形式予以展示??紤]到紅色文化的特殊性,建議在某一地點集中表達即可,不宜拖沓。
3.2馬王堆古漢墓
馬王堆漢墓的發(fā)掘,對我國的歷史和科學研究均有巨大價值,其出土文物異常珍貴,其中的西漢女尸更是被譽為東方“睡美人”,隨之出土的素紗襌衣,輕若煙霧,薄如蟬翼,該衣長1.28m,且有長袖,重量僅49克,織造技巧之高超,可謂天工巧奪。同時大量的精美帛畫,詳實的記錄了當時的風土人情。
文物精美的圖案以及造型都是一種地域特色元素的沉淀,在提煉其人文景觀元素的同時,應進行適當?shù)奶幚恚灰苏瞻?。例如將其中的紋飾進行加工運用到裝飾設計中,在使自身地域文化內涵更為深厚的同時也宣揚了古典文化。
3.3銅官古窯
銅官是一個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寶庫,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唐代的古窯。從銅官誓港至石渚湖畔,沿湘江東岸十里河濱,已發(fā)現(xiàn)唐代古窯遺址幾十處,現(xiàn)保存完好或留有遺址的古窯主要有:長沙銅官窯,
范家窯,窯頭沖窯,花果窯,外興窯、貢興窯,義興窯、仁興窯,它們都有幾百年到一千多年的歷史。古窯中燒造出的各種造型優(yōu)美的陶器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文化,陶器上的各式花紋以及飛鳥走獸甚至造型都是一種特有民俗的體現(xiàn)。
銅官收費站可從銅官窯的造型中吸取靈感,將收費站設計成一個窯洞的造型。獨特的造型不僅可以給人們留下以深刻的印象,更是對當?shù)匚幕囊环N詮釋。在互通、收費站以及服務區(qū),可以將一些造型優(yōu)美的陶器進行藝術化,或為雕塑,或為小品。其中的一些紋飾進行提煉后可用于橋梁、道路的護欄以及隧道口等處的裝飾。
3.4望城剪紙
望城剪紙的傳統(tǒng)題材廣泛,剪紙的刀法自由,畫面粗放,刻紙線條嚴謹,細巧精致,構成望城剪紙獨具一格,具有強烈的裝飾性和優(yōu)美清秀的藝術特色,在國內剪紙藝壇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聲名遠播,傳向海外。望城剪紙也名譽海外。眾多吉祥喜慶的剪紙造型都可以融于道路硬質景觀或裝飾紋案中。
3.5雷鋒精神
雷鋒同志是長沙市望城縣人,是全國家喻戶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嚴格的來說,雷鋒精神也屬于紅色文化的一種,但已更趨向于是一種象征??紤]到主線上有個以雷鋒命名的服務區(qū),可以以雷鋒為主題對該服務區(qū)進行人文景觀設計。
以雷鋒塑像(小品)為核心景點,雷鋒同志的事跡或以壁畫、掛畫為點綴,形成一個大的人文氛圍。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設置陳列室、紀念品商店等周邊,從細節(jié)著手更能體現(xiàn)主題。
3.6靖港古鎮(zhèn)
坐落于望城的靖港古鎮(zhèn)現(xiàn)有古建筑面積超過5000m2,為湖南古代重要的軍事重鎮(zhèn)、昔日淮鹽主經(jīng)銷口岸和湖南四大米市之一。2004年2月被確定的“長沙地區(qū)歷史文化村鎮(zhèn)”。2008年9月,靖港被國家住房和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2008年,靖港是湖南繼龍山里耶鎮(zhèn),湘西芙蓉鎮(zhèn)之后,第三個被列入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這里的民居頗具湖湘人文特色,白墻飛檐黑瓦渲染出一種濃郁的歷史氣息,體現(xiàn)了靖港乃至望城悠久的歷史文化沉淀。
三間四架、五柱八棋、白墻青瓦、馬頭山墻構成了湖南民居造型均衡簡潔、色調素凈明雅的特點。這些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人文元素,為高速公路構筑物提供了大量的可用素材。在對提煉的元素進行調整創(chuàng)新后可在構筑物中進行運用,體現(xiàn)望城的古鎮(zhèn)新貌。
3.7白箬鋪皮影戲
望城皮影戲,在清代已具盛名,其中又以白箬鋪為其中翹楚。新中國建立前,望城全境各鄉(xiāng)的皮影戲班,共計約百個之多。解放后組建的湖南軍區(qū)洞庭湖湘劇團燈影隊(今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團前身)的皮影藝術骨干,大都為望城人?,F(xiàn)仍健在的90高齡的皮影藝術家何德潤,他制作的一些皮影人物今天仍收藏在莫斯科木偶劇院博物館里,被譽為“東方杰出的傀儡藝術家。
可將一些皮影戲中家喻戶曉的橋段或人物造型設計成景墻或大面積的圖案?;ネňG地顯眼處可設置相關小品,凸顯出望城白箬鋪是皮影之鄉(xiāng)的美譽。
3.8蓮城湘潭
湘潭有“中國湘蓮之鄉(xiāng)”的美稱,是歷代皇室貢品,“寸三蓮”馳名中外是蓮中珍品。湘潭湘蓮產(chǎn)量占全國的63.4%,且質量均為上乘。 全縣目前有4000多人從事著蓮子的種植、加工、販運,蓮子的系列產(chǎn)品及深加工也在不斷的發(fā)展。
挖掘蓮城的湘蓮文化合理運用到公路的相關區(qū)域,例如在靠近湘潭的服務區(qū)內設置蓮花池、與湘蓮相關的小品、壁畫等,體現(xiàn)“湘蓮之鄉(xiāng)”的主題。
圖6-望城皮影戲:兩個縣官
4 沿線人文景觀元素綜合評價
長湘高速公路沿線地區(qū)這些多姿多彩、內涵豐富的人文歷史素材以多題材、高品位,歷史悠久、時空跨度大、分布廣,高度文明為特點,或貫穿線路始終,或點狀分布于公路沿線,它們給過往游客帶來了無限的遐想和美好的憧憬,結合優(yōu)美的民間傳說與故事,引人入勝、令人深思。
豐富的人文歷史素材為長湘高速公路人文景觀提供了優(yōu)良的先天條件,通過對沿線歷史、文化進行深入探索、挖掘、設計與再現(xiàn),將其與公路景觀進行整合規(guī)劃,可以賦予整條路以歷史和文化的形象與內涵,有利于本土文化、地方形象的對外宣傳,激發(fā)旅游者的興趣,帶動相關行業(yè)的興起,從而促進地方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
4.1歷史類
歷史類人文元素包括馬王堆漢墓、銅官古窯、靖港古鎮(zhèn)。該類人文元素的應用主要體現(xiàn)在對其內涵的挖掘,通過一定的加工后運用于裝飾設計。
4.2建筑類
建筑類的素材主要表現(xiàn)為湖南民居(靖港古鎮(zhèn))的特色建筑以及建造形式中。在滿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主要應用于構筑物的外觀設計。
4.3人物類
名人軼事最容易為人們所熟知,因此也最易引起人們的共鳴。人物類的人文元素是長湘高速最為豐富的素材,在望城和靠近湘潭的服務區(qū)可各選一個點進行集中的展示。其中望城段雷鋒為主要展示對象、其他人物則可在湘潭段集中展示。
4.4民俗類
民俗類的素材主要體現(xiàn)為市井文化,相對于其他類型的人文元素來說,部分民俗素材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為大部分人所了解。具體應用主要以點綴為主,配以文字說明來展示地方特有的鄉(xiāng)俗。
5 結語
公路是展示和宣揚地域文化的良好載體,地域文化的渲染對豐富和提高道路景觀的文化內涵也將起到積極的作用。高速公路是當今標準最高、等級最高的現(xiàn)代公路,它連接著不同的城市,同時也連接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為這些文化提供了一個融合交流的通道。為迎合這種文化屬性的變化,高速公路景觀建設也從早期的單純綠化發(fā)展到集安全、景觀、文化為一體的綜合體,高速公路已不僅僅只是一條枯燥乏味的運輸通道,而是一條傳承文明、傳播文化的景觀大道,已成為了一個地域文化的傳播載體。
如何建立可行的、完整的高速公路景觀體系、使公路景觀中的不同類型元素相協(xié)調,在生態(tài)、環(huán)保的角度上去建設景觀,從而實現(xiàn)高速公路景觀建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如何在建設高速高路景觀時融合地域特色、凸顯人文內涵,建設有品味、有特色、有影響的和諧景觀公路。這些問題已成為當前公路景觀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同時也為今后的公路景觀建設指明了一條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