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璇
一、幼兒過分依賴性他人案例與溝通對策
案例描述:
午間起床的時候,丁丁在那哇哇大哭,他的聲音穿過了午休室,打擾到了其他幼兒的生活。我有些生氣,又無可奈何。他為什么喊叫呢?我過去看看是怎么回事?!袄蠋?,我不會穿褲子”。還沒等我走到他身邊,他就大喊了起來。我到了他身邊,他馬上說:“老師,你幫我穿褲子吧!在家也是大人幫我穿的”。
在一次美術活動的時候,丁丁呆在那里,一動也不動。我走過去問到:“丁丁,你可以開始你的創(chuàng)作了呀!”丁丁馬上回答道:“老師,我不會,你幫我畫吧!”……
案例分析:
丁丁的這些表現,說明他非常依賴于他人,這與他的家庭教育分不開。在家里爺爺奶奶包辦他的生活,過分保護與包辦代替,讓丁丁養(yǎng)成了過分依賴他人的不良習慣,也讓丁丁膽小,什么都不敢嘗試、動手,不相信自己可以完成。不管是生活上的,還是游戲、學習上的,總喜歡讓別人幫他做,自己不動手、不嘗試。若丁丁長期過分依賴他人,會導致他各方面的能力、智力發(fā)展受到影響。
溝通對策:
我先與丁丁的父母談話,了解丁丁在家里的實際情況。我先像丁丁父母闡述了他在幼兒園的一些表現,并詢問:“丁丁在家里的表現是怎樣的呢?”父母介紹了丁丁在家里的情況,我耐心傾聽。父母說,丁丁在家里很多事情都是爺爺奶奶做的,而且遇到不想做的或覺得難的,馬上讓大人幫忙做。在家長將情況敘述完整后,我咨詢了家長的想法和意見,家長也認為這樣長期依賴他人,丁丁的生活能力及各方面的能力,會得不到發(fā)展。于是,我嘗試著啟發(fā)家長:“我們或許應該放手,讓丁丁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吧!”家長進一步開始與我探討培養(yǎng)丁丁自信心、動手能力的方法?;诹私馇闆r的引導式溝通,家園達成了一致意見。家長和教師都鼓勵、支持和信任丁丁,并開始一起為丁丁創(chuàng)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膽嘗試,勇于動手的機會,且關注對丁丁自信心的培養(yǎng)。
二、幼兒情緒不好愛哭鬧案例與溝通對策
案例描述:
最近這段時間,皮球每次早上到幼兒園后都有情緒。不論我們拿什么東西出來哄,她都是不要。與家長初步溝通,家長說皮球喜歡聽好話,愛別人給他臺階下,喜歡聽別人說喜歡他。家長還告訴我,老師你就多跟他說“你們喜歡他的之類”的話,給他找個臺階下,他就會好的,他就喜歡這樣。
案例分析:
根據家長的描述,皮球喜歡聽好話,喜歡別人給他找臺階。只有這樣他才積極、快樂地參與游戲活動。這是因為在家里皮球是中心,家長一味地包容、呵護、溺愛他,讓他在幼兒園也難以轉變自己的角色。而若家長長期為他找“臺階”,對他說好話,可能讓皮球以后也難以適應社會生活。
溝通對策:
我先感謝了家長能與我認真溝通,進一步,我運用謙和的態(tài)度、誠懇的態(tài)度,與家長站在同一角度,肯定家長的說法,告訴家長:“我們都希望孩子能身心健康發(fā)展,您剛才說的,多給孩子關注和愛,讓他自信與快樂,這是應該做的?!边M一步運用“極端假設法”,讓家長分析孩子長大以后,孩子的同學、社會上的人,會不會一直都遷就他呢?在假設法的運用下,家長意識到:“教育是要讓幼兒學會適應社會,而社會中生活,幼兒需要學習認識自我,學會調節(jié)情緒”。
在一番溝通后,家長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有不對的地方。我鼓勵家長運用圖片加文字的雙向溝通方法,與教師們溝通聯系,在家里,恰當滿足他的情感需求,但不要過量,要學會延遲滿足他的需求。多創(chuàng)造一些機會讓皮球自己嘗試獨立做事,遇到挫折,家長也幫助皮球分析原因,并不是一味地奉承和夸獎他。家長將家里的教育情況與幼兒的表現反饋給我,我又反饋皮球在幼兒園的進步,持續(xù)有效的溝通下,逐步轉變了皮球情緒不好,愛哭鬧的問題。
三、幼兒社會交往障礙的案例與溝通對策
案例描述:
涂鴉課的時候,孩子們都很興奮地在交流著。我發(fā)現元元沒有說話,于是就走過去問她:“你想畫出什么來呢?”她指了指窗臺上的花兒,原來是一盆開得正艷的花兒。在后續(xù)的游戲時間,我看到她一個在角落玩拼圖游戲,我邀請她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她搖了搖頭,表示不想去。
案例分析:
元元表現出的各種行為,應該叫做社交退縮癥,實質上是由于消極心理引起的社會適應能力低下的行為,外在表現為不擅長與他人交往和交流,缺乏自信,社會適應能力差,與他人交往時表現出行為退縮,如果不及時發(fā)現,并給予正確、積極、健康的教育方式來對其進行科學引導,會制約幼兒今后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導致幼兒自卑、孤僻、怯弱、冷漠等,形成不健康的心理與性格問題。
溝通對策:
我邀請元元父母到幼兒園來,一起觀察元元在幼兒園的行為表現,元元父母也發(fā)現,這個孩子相比其他孩子,要安靜太多,而且不太愛說話,課間也不愛和其他幼兒一起玩游戲,卻有時候盯著其他玩的開心的小朋友,滿臉的羨慕。通過引導家長觀察元元的實際情況,家長意識到自己孩子不愛說話,確實很讓人擔憂。
于是我和家長一起商量,在家庭中要多關心她的情感動態(tài),交流一些生活或學習上的小事,鼓勵她表達。通過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家長再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元元與鄰居們交往,促進元元變得樂觀。要多肯定和鼓勵元元,啟發(fā)元元的潛力,讓元元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勢和長處。我和家長建立一致的理念,多給幼兒機會,讓他們學著獨自完成一件事情,獲得成功后,提升成就感和自信心。這樣就會慢慢培養(yǎng)元元的自信心,讓元元成長為健康、自信、愛表達的幼兒。
總之,做好家園溝通,才能解決幼兒教育中的常見問題。幼兒教育中的常見問題還有很多,但都離不開家園的有效溝通。教師與家長的溝通需要講究方法,先了解家長及幼兒的實際情況,本著熱情、誠懇、謙和的態(tài)度來溝通,語言上講究藝術性,認真傾聽,善于引導,學會感謝家長的輔助,運用多種形式與家長溝通,通過采取科學的策略,才能提升家園溝通質量,優(yōu)化幼兒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