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人們獲得各種文字信息最迅捷的途徑之一。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就說明了閱讀的重要性。在以兒童為學習主人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盡快地使學生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果呢?
一、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動機。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能夠表現(xiàn)出超常的勇氣、毅力和智慧。兒童是否能培養(yǎng)起閱讀的興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老師的課堂處理方法。教師在教學時,注意適時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
給學生閱讀適當提高難度;
當學生思考遇到困難時,就提出有點撥作用,能使學生豁然開朗的問題;
提出爭議,抓住學生的不輕易認輸?shù)男愿?,讓學生帶著爭議讀,使之產生興趣讀。
二、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一旦養(yǎng)成,便會成為個人的寶貴財富,終身受用。在小學階段,就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認真預習的習慣;一邊讀,一邊想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主動克服閱讀困難的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及勤于閱讀的習慣,語文教材內容豐富,其中新奇、有趣的知識或現(xiàn)象往往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使其樂于閱讀。學生有了這種習慣,在應用時就會主動查找相關資料,這有利于學生學好課文。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時,如果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翻查資料,課文學習起來就會顯得非常的空洞,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而當學生進行資料積累后,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學生就不會覺得學習課文是一件非常深奧的事。
三、教會閱讀的方法
培養(yǎng)學生學會閱讀。閱讀教學以讀為本,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本質特點。正所謂讀書讀書,不讀怎么行呢?文本教學就要讓學生反復讀,反復體會,可以課前預習讀;課堂邊學邊讀;課后復習讀。讀的次數(shù)多、內容多、形式多,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程度就更深,教學起來課堂就不會顯得沉悶,也不會出現(xiàn)學生學完課文后也不能完整通讀,更別說理解的情況出現(xiàn)。而且學生學會讀書,學生在課外閱讀時,積累的能力也就相應提高了。
培養(yǎng)學生學會思考。新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時一種個性化的行為,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因此,閱讀教學中不但要學生充分地讀,而且要主動積極地思維和體會情感,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在閱讀教學時,就要讓學生自己去思考:作者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好在哪里,哪些字詞最具有代表性,該怎么讀出作者的情感。當我在教學《老人與海鷗》這一課時,就出現(xiàn)這樣一段話“它們大聲鳴叫著,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幾片分動的白色漩渦中脫出身來?!蔽揖鸵龑W生思考,“撲”可不可以換成“飛”,海鷗要怎么做才能形成“白色的漩渦”等,通過思考,海鷗對老人的不舍和特殊的留戀之情學生們都深深地感受到了,并通過自己的朗讀將情感體驗展現(xiàn)在了同學們的面前。教師是學生共同學生的伙伴,但這個伙伴應該做到“高于學生之上,融于學生之中”。
培養(yǎng)閱讀質疑能力。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對于學生來說,能夠起到促進學生主動探究、激活學生思維及養(yǎng)成求知興趣的作用。語文學習中,教師應鼓勵學生認真尋疑、大膽質疑、積極解疑,讓“疑”成為激發(fā)學生閱讀的動力。學生提出問題,誰來解疑當然是學生自己最好,老師只需引導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讀書,去思考,想辦法解決。培養(yǎng)學生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重視語言積累。語言的學習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學生在閱讀一篇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時,將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句、段篇,熟記在心,就能變成自己的財富。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朗讀、背誦、摘抄等形式,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同時培養(yǎng)對好詞佳句的敏感,養(yǎng)成積累詞句的習慣。積累的方法也很多可以是背誦也可以是抄寫。比如在教學《桂林山水》這一課中有這樣一段話“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边@段對水描寫如詩如畫,我就采取了抄寫的積累形式,學生抄寫后記憶尤為深刻,并能通過仿寫的形式運用于自己的作文當中。人教版的教材中比較多地提出要求,要求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或抄寫自己感興趣的語句,其用意就是引導學生主動積累,培養(yǎng)興趣,使之逐步形成習慣。在培養(yǎng)學生積累語言的同時,也起到了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作用。
培養(yǎng)學生學會應用。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有以引導學生提高應用鞏固學習的成果。引導學生講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在習作中運用閱讀中學到的知識,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運語文的意識,學語文,用語文,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總之,讓學生在閱讀中將動手、動口、動腦相結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