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過對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研究,探討課堂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實施中存在問題與改進對策,為促進初中數學課堂合作學習的深入發(fā)展提供可操作的課堂教學實施策略。
[關鍵詞] 初中教學;數學課堂;教學應用
一、合作學習的內涵
合作學習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的教學組織形式,系統(tǒng)地利用教學中各個動態(tài)因素,包括教師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學校內部各因素與社區(qū)、家長等與教學有關的各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互動互賴來協調、促進學習群體中的個體成員的全面發(fā)展,以期達到預先設定的、共同的教學目標,并以學習小組總體成績?yōu)樵u價標準的一種教學理論和策略。
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1、合作學習流于形式,缺少實效
在實際的數學課堂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部分教師沒能正確理解合作學習的實質,只把它作為課堂教學的點綴與插曲,缺乏實質性的合作。主要表現在:合作學習的內容沒有探討價值,小組合作前缺少讓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學生間的合作不夠主動,教師不能給學生充足的合作時間,忽視對學生合作技能的訓練與培養(yǎng)。有些教師組織學生討論流于形式,為討論而討論。
2、忽視對合作學習的問題進行精心設計
我們的數學課堂上真正具有現實意義的、很有必要討論的問題卻少之又少。大多數討論的問題,是教師為了迎合合作的需要而設計的。只是讓學生有一個可以說、可以聊的話題而已。由于這種思想的誤導,結果有的教師就把不需要合作學習的問題也非要學生合作不可。
3、小組合作學習沒有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
在合作學習之前要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問題,每個學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進行探究、交流,共同解決問題。這樣做給不愛動腦思考或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提供了進步的機會,對提高這部分人的學習是有幫助的。沒有經過學生的獨立思考而匆忙展開的討論如無源之水,表達的見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備深度,更談不上創(chuàng)新。
4、沒有處理好小組合作與學生個體發(fā)展之間的關系
在聽課的過程中,有的小組合作學習成了個別學生“一言堂”,其他學生只是當聽眾。另一種情況是你說我說、大家搶著說,誰也不聽誰的,只顧表達自己的意見,造成課堂秩序極為混亂。合作學習只是形式上的合作,沒有實質性合作;好學生參與的機會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種幫助的角色,困難學生成了聽眾,只聽或看一位好學生的操作或發(fā)言,沒有學生間的互動;學生間不友好、不傾聽、不分享等。
三、提高合作學習效率的具體對策
1、認真學習,深入理解新課改下的新理念
從以上出現的問題,我們不難發(fā)現是由于教師的陳舊理念造成的。歸根到底是由于教師對新理念的理解不透徹,或跳不出過去的舊思路,害怕合作而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沒有發(fā)現在合作探索的過程中,學生會探討出教師課堂教學中無法預設的重要問題,沒有認識到這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過程,或對合作學習的理解有偏頗,認為要進行合作學習,就要完全摒棄原來的接受學習,所有的知識學習都要以合作的形式來完成,只追求了表面形式上的合作,卻忽視了合作學習的本質。
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理解,我以為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應是學生體驗數學的過程,是學生做數學,探究數學知識,發(fā)現數學知識的過程,自主建構知識體系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之間交往互動,感情交流的過程。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個性培養(yǎng),注重創(chuàng)新教育,注重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教育,注重學生思想品質的培養(yǎng)。
2、明確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角色
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倡導教師應當好“導演”,當好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1)作為組織者。需要教師做好學生的組織協調工作,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活動環(huán)境,適時組織相互間的匯報和交流,培養(yǎng)學生互相尊重、互相欣賞和通力合作的精神。(2)作為引導者。要求教師在抓住學生思想靈感的同時,運用自己的知識積淀,經驗和智慧給學生以點撥和啟發(fā),而將想象和思考的空間留給學生。(3)作為合作者。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認真的監(jiān)控與適時的介入是十分重要的。
總之,教師要利用學科自身的魅力著力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寬敞的學習空間,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參與活動的機會,幫助學生合作學習活動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
3、教學實施過程中有益的探索與嘗試
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我開始由單一的接受式學習模式嘗試運用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等多種學習方式。其中使用較多的是小組合作學習,并在課堂中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實踐和探究。通過幾年來的教學實踐,一改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的那種單一化、模式化、教條化、靜態(tài)化的弊端,充分利用教學中動態(tài)因素間的互動,使學生之間和諧互動,使學生由競爭對手變成合作伙伴,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聰明才智,發(fā)展他們的能力,使課堂教學有了新的活力和生機,同時學生成績也有了較大幅度地提高。
四、結語
通過合作學習,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活躍課堂學習氣氛;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數學的效率;并最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今后的數學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加積極并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合作學習這一方式,抓住合作的本質,讓它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義堂,田保軍,王碩旺.新課程理念與教學策略.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3.
[2]劉兼,孫曉天.數學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王秋英,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第二中學,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