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腸胃炎,不得不防
幸運的是,懷孕期特別嚴重的腸胃炎案例總是極少數(shù)的,大部分患病的準媽媽只需要通過服用非處方藥及注意飲食衛(wèi)生就能順利恢復健康。
胃腸炎是指由食物中的細菌引發(fā)的胃黏膜和腸黏膜發(fā)炎,其癥狀包括腹瀉和嘔吐,常伴有腹部絞痛、發(fā)燒、出汗。夏季為高發(fā)期,在東南亞地區(qū)較為常見。因為其氣候潮濕炎熱,簡直就是“細菌們的天堂”。特別是到此觀光的游人或者移民到這邊的人,在光顧街邊美食時,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一到家直奔廁所了。即使是在五星級飯店的后廚,只要大廚或者餐廳服務(wù)員有那么丁點兒“偷懶”,沒有嚴格遵守衛(wèi)生消毒程序,也很容易讓食客們患上腸胃炎。
特別是懷孕期的準媽媽,無論去哪里吃,吃了些什么,都馬虎不得。盡管拉幾次肚子對準媽媽來說可能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但對尚在肚子里的寶寶卻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后果。嚴格一點來說,多數(shù)細菌并不會對胎寶寶的健康帶來直接傷害,可一些“特殊”的細菌,例如利斯特氏菌可導致腦膜炎,而沙門氏菌則容易引起腹瀉或傷寒。更要命的是它們可以直接透過胎盤致使寶寶受到感染。所以,一旦準媽媽的癥狀變得嚴重,諸如高燒、嚴重腹瀉、脫水或者胎動異常,應立即送往醫(y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
另外,準媽媽在護理過程中要注意的是嘔吐和腹瀉都有可能導致身體迅速失去水分,而大量飲水并不能緩解因此而導致的脫水,以致無法及時滿足身體對鹽分、糖分的需求。這時候,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口服生理鹽水。若準媽媽同時還伴有頭昏或者嘔吐,可嘗試最傳統(tǒng)的防孕吐辦法——含一片生姜或者口服維生素B6緩解不適。
在藥物方面,較為常見的非處方止瀉藥有洛哌丁胺、鹽酸洛哌丁胺等,但這一類藥物并不適合準媽媽服用,特別是在嚴重腹瀉時。而另一些較為安全的非處方類藥物可有效緩解腹瀉癥狀,比如含有大量益生菌的Medila—S膠囊,或者思密達,一種類白色粉末狀藥物,能夠迅速消滅胃腸道內(nèi)的細菌感染,且不被身體吸收,可直接排出體外。
當然,我希望準媽媽在孕期最好避免患上腸胃炎,這就需要在日常飲食衛(wèi)生方面盡可能謹慎一些,以下幾條小建議,您不妨參考一下:
盡量減少在超市購買冷凍食物的次數(shù),因為這類食物通常到家的時候都已經(jīng)融化了;
拒絕食用沒有完全熟透的肉類及蛋類;
蔬菜在食用前要徹底清洗干凈;
準備兩個切菜案板,一個用來切生肉,一個用來切熟食;
加熱過兩次以上的食物就不要再吃了;
準備食材之前必須要先洗手。
為了避免利斯特氏菌感染,以下食物是必須要禁止的:
1. 冷凍肉餡;
2. 未經(jīng)高溫滅菌的熟食或冷凍肉類;
3. 未經(jīng)高溫消毒的奶制品以及軟奶酪;
4. 生冷食物及煙熏、海鮮類食品。
Doctor Richard Saint Cyr
圣西睿智醫(yī)生
來自美國的全科醫(yī)生,目前在北京和睦家醫(yī)院工作,他能為所有年齡段(包括新生兒和兒童)的患者提供幫助。
登錄www.myhealthbeijing.com可以閱讀到圣西睿智醫(yī)生的更多文章,同時也可以關(guān)注他的新浪微博:weibo.com/daniudai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