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選地、整地、播種、施肥、除草、摘苔等方面總結了前胡人工高產(chǎn)栽培技術。
[關鍵詞]前胡 高產(chǎn)栽培
前胡別名西尺蔓、射香菜,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為野生,以根入藥。常用于治療風熱咳嗽痰多,痰熱喘滿、咳痰黃稠、胸隔滿腔悶等痰病。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醫(yī)藥水平的不斷提高,前胡用量增加,野生資源明顯減少,市場供不應求,因此,發(fā)展人工栽培前景看好。筆者經(jīng)過實踐,對前胡高產(chǎn)栽培技術進行了總結。
一、性狀
前胡主根頭部粗大,下部有分枝,根為不規(guī)則圓柱形、圓錐形或紡錘形,稍扭角,直徑1-2厘米,長3-15厘米,表面黑褐色或灰黃色,根頭部多有莖痕及維狀葉鞘殘基,上端有密集的環(huán)紋,下部有縱溝、縱皺紋及橫的白色皮孔。質較柔軟,干者堅硬,易折斷,斷面不平整,淡黃白色,皮部約占橫斷面的2/3,散有多數(shù)棕黃的油點,形成層環(huán)紋棕色,木部黃棕色。
二、性昧和功能
前胡氣分香,味苦微辛,歸肺、脾經(jīng)。具有散風清熱、降氣化痰之功能,常用于治療風熱咳嗽痰多,痰熱喘滿、咳痰黃稠、胸隔滿腔悶等痰病。
三、習性
前胡喜陰涼濕潤氣候,比較耐蔭,多生于海拔700~1000米的山區(qū)向陽山坡土層深厚、疏松、肥沃、腐殖質含量高的夾沙土,PH值在6.5-8.0之間。前胡為宿根植物,宿生根3月初子芽萌動,中旬出苗,4-5月份為營養(yǎng)生長盛期。5月下旬開始抽苔孕蕾,6-7月份開花盛期,11-12月份果實成熟,當年繁殖苗生長期比宿生植株要長。前胡的抗病力強,一般不會出現(xiàn)病害。
四、繁殖方法
前胡結種子較多,種子發(fā)芽率較高,可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或直播。一般9-10月霜降后,前胡果實呈黃白色時,果實成熟,把成熟的前胡種蓬用剪刀連花梗剪下,放于室內后熟一段時間,曬干擦打,搓下果實,然后除去雜質,再過篩簸凈作種。
五、高產(chǎn)栽培技術
1.選地
前胡的生長適應性廣,無論田園坡地、荒山荒灘都可種植。土壤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腐殖質含量高的夾沙土,PH值在6.5-8.0之間,中性偏堿的腐殖質土、油沙土、黃沙壤土最為合適。溫度高且持續(xù)時間長的平壩地區(qū)以及蔭蔽過度、排水不良的低洼易澇地方生長不良,且易爛根;質地粘重的黃泥土和干燥瘠薄的河沙土不宜栽種。所以前胡選擇陽光充足、土壤濕潤而不積水的平地或坡地栽種。最好是在頭年冬季,將地上前作枯物及雜草除下,鋪于地面燒毀,然后深翻土地讓其越冬。次年2月份施入腐熟的豬牛糞后再翻1次土,除去雜草,耙細整平。
2.整地
種植前胡的土地要精細整理,冬前清除田間及四周雜草,鋪于田間地面進行燒毀,深翻土地,炕冬。冬翻土地前10天,可每畝地用48%氟樂靈乳油(草甘磷)80-100ml兌水40-50kg對表土均勻噴灑,但噴灑后及時進行淺翻、將藥液及時混入5-7cm土層中,增強除草效果。次年播前鏟除四周及田間的雜草,再行翻犁,碎土耙平,清除雜質,按1.5米開廂,廂面寬1.2m,廂溝寬30cm,深15cm(稻田略深,25cm)清除廂面雜質,耙細整平,待播種。
3.播種
前胡播種過早,氣溫低容易爛種,種子不發(fā)芽或發(fā)芽率低,造成出苗不整齊。播種過晚,氣溫升高,幼苗出土后,真葉易灼傷,造成死亡。同時播種過晚,氣溫較高,前胡沒有足夠的營養(yǎng)生長期,造成逼熟,根莖不發(fā)達,易抽苔開花,本質化加重,降低前胡的質量。因此,應在早春氣溫穩(wěn)定通過10度的3月中下旬播種為宜,既能保證早春不爛種,出苗整齊,又能保證有足夠的營養(yǎng)生長時間,使前胡質量好,產(chǎn)量高。
播種前1-2天將種子曬3-4小時,播種時進行種子消毒,方法是用種子量的0.5%多菌靈拌種,多菌靈是粉劑,先用適量的水稀濕,以能浸濕種子為宜,拌均后,再加草木灰(過篩,每畝100斤以上),然后拌和均勻,再行播種,隨拌隨播。每畝用種量0.6-0.8kg。
播種以點播和條播為好。點播和條播中耕除草比較方便,且可用鋤頭除草。條播:按行距30cm開播種溝,溝深5cm,然后將種子撒播在溝內;點播:按行距30cm、窩距20cm,窩深5cm播種。前胡種子小,芽頂土力弱,蓋土不宜過深,否則會影響出苗,播后蓋一層薄土或火土灰或者用掃把輕輕掃一下,不見種子即可。
4.田間管理
“三分種、七分管”。種子下地,“管”字跟上,爭取前胡品質好、產(chǎn)量高??偟脑瓌t是前控后促。意思是,幼苗重點是防治草害,不宜追肥過旱,要控制生長,后期追肥,促進其生長。
4.1查苗補苗
前胡出苗后,及時查苗補苗,出苗差的地塊應及時補種或者結合間苗移密補稀。保證苗齊苗壯,按10-15CM的株行距間苗,并結合進行一次田間除草。
4.2除草
前胡栽培管理比較容易,草害是前胡栽培中的最大障礙,因此要注意除草。撂荒地種植雜草較多,不易清除,增加勞動力投入。前胡封行前進行一次淺中耕,保持土壤墑情,改善土壤通透性,鏟除雜草,以防雜草與前胡爭光爭肥,為前胡生長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除草的方式有化學藥劑除草和人工除草。
化學藥劑除草:化學除草應以播種前土壤施藥為主,爭取一次施藥便能保證整個生育期不受雜草危害。根據(jù)田間雜草情況,冬翻土地前,每畝地用草甘磷100ml兌水45-50kg,對表土進行均勻噴灑處理,噴藥7-10天后再冬翻土地。如果冬翻土地時雜草較少,可以在播種后15-20天種子出芽前用。在幼苗期,多數(shù)雜草處于二葉一心時,用“精喹禾靈”噴施,可有效清除針葉類雜草。其余闊葉雜草用人工除草方法清除。
人工除草:人工除草一般在封行前進行,中耕深度根據(jù)地下部生長情況而定。苗期前胡植株小,雜草易滋生,應勤除草。待其植株生長茂盛后,此時不宜用鋤除草,以免損傷植株,可采用人工拔草。
5.施肥
前胡整個生長過程一般施肥3次,第一次為施基肥,以草木灰為主,隨播種一同施用。第二次在5月底、6月初追肥,畝施尿素2.5kg或人糞尿750kg;第三次在白露前后,每畝施復合肥5-10kg。
6.摘苔
前胡一旦開花,根部失去營養(yǎng),造成木質化,俗稱為“公子”,藥用質量較差。因此,前胡抽苔時,要及時將苔割除。具體要求是“見苔就割”,除保留基生葉外,從地表基部折斷花莖,經(jīng)過折枝打頂后的前胡根部較未開花植株長得粗壯,產(chǎn)量也大幅度提高。后期管理也主要是防止雜草蔓延,決不能發(fā)生草荒,影響前胡生長。
7.病蟲防治
主要是白粉病,發(fā)病后,葉表面發(fā)生粉狀病斑,漸次擴大,葉片變黃枯萎。防治方法:在未發(fā)病時用25%的多菌靈噴施;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燒毀,并噴施甲基托布津防治。前胡蟲害主要有蚜蟲、螞蟻、地蠶、在苗期重點做好蚜蟲防治即可。
8.抗旱和排澇
前胡耐旱,但嚴重干旱也會影響產(chǎn)量,遇干旱時有水源的地方,適當澆水,一般3-4次,關鍵在8月到10月份。前胡怕澇,特別是春夏季節(jié),陰雨天要隨時清溝排水。
六、收獲
前胡以根入藥,收割過早產(chǎn)量低,晚了會造成根莖木質化,降低商品質量。因此,要掌握好季節(jié)及時收獲,一般在冬至前后開始采挖。收割時先割去枯殘莖桿,然后挖出全根,根莖粗狀的作商品,細小的可以繼續(xù)栽在土里等第二年收。收獲的前胡根洗凈沙土,晾曬2-3天,干后即成藥品,應及時送交收購站點,以防因為天氣或人畜破壞造成不必要損失,做到豐產(chǎn)豐收。
七、效益分析
前胡作為一味傳統(tǒng)中藥,用量大。在感冒中藥方劑中,一般都有前胡。種植前胡見效快,效益好,經(jīng)濟價值高,當年栽種,當年采收受益。年畝產(chǎn)鮮前胡可達1500-2000斤,產(chǎn)值可達2400元以上,最高畝產(chǎn)值可達4800元以上。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作者簡介:陳旭東,男,42歲,貴州省德江縣農牧科技局農業(yè)產(chǎn)業(yè)化辦公室,主任,農藝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