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人際關系是人們在共同活動中彼此為尋求滿足各種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間的心理關系。在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人不需要人際關系,即使再封閉的人也有自己的人際關系網(wǎng),本文將分別從親情,友情,愛情等方面討論人際關系的維持與改善。
關鍵詞 :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的形成 ;人際關系的維持與改善
[中圖分類號]:C9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14-0268-01
1、引言
1.1、人際關系的定義
人際關系是人們在共同活動中彼此為尋求滿足各種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間的心理關系。
1.2、人際關系的特點
(1)個體性
在人際交往中,無論交往雙方是如何相識的,在交往過程中雙方都是單獨的個體,而不是任何人的附屬品,這就是人際交往的個體性。
(2)交流的直接性
人際關系中的雙方一定是有交流的,無論是通過電話、網(wǎng)絡、面對面還是其他方式,一定是一種直接的交流方式。
(3)互相需要
人際關系是為了滿足人們的某些需要而形成的,包括情感需要,利益需要,“面子”需要等。朋友是為了情感的互動,是為了找到友情的依托;工作伙伴是為了更好的工作;有些人結識一些大人物或是知名的人物不是為了利益或情感需要,而僅僅是為了“面子”。
1.3、人際關系的狀態(tài)
G.萊文格和D.斯諾克提出相互依賴模型來說明隨著相互依賴關系的增加,關系變化的特點。他們把共同心理領域和情感融合范圍作為描述人際關系的指標。
1.3.1、輕度卷入
交往雙方的共同心理領域較小,雙方的心理世界只有小部分融合。類似于普通同學和普通同事關系,我們每天接觸,但接觸范圍僅限于學業(yè)或工作,因此是輕度卷入。
1.3.2、中度卷入
交往雙方已發(fā)現(xiàn)較大的共同心理領域,雙方的心理世界也有較大的重合,彼此的情感融合范圍也相應較大。類似于好朋友或同一工作團隊隊員的關系,雙方有共同的交際圈,對對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甚至有相似的心理體驗,面對同一問題可能會有相同或相似的情緒體驗,屬于中度卷入狀態(tài)。
1.3.3、深度卷入
雙方已發(fā)現(xiàn)的共同心理領域大于相異的心理領域,彼此的心理世界高度重合,情感融合的范圍覆蓋大多數(shù)的生活內容。類似于親密愛人的關系,朝夕相處讓雙方有高度的相似,俗話說的“夫妻相”不僅僅是相貌上的相似,還有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與方法上的相似,這是因為心理領域上的高度重合,即深度卷入。
2、人際吸引——人際關系的形成
2.1、人際吸引的定義
人與人的相識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無論以何種方式相識,人際交往總是從人際吸引開始的。人際吸引是指我們對其他人產(chǎn)生的積極和消極態(tài)度。這種人際評價處于一種從喜歡到討厭的范疇。
2.2、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
(1)空間接近。空間上的距離越小雙方越容易接近,越容易形成親密的人際關系。如室友或鄰居的關系。
(2)相似性。在人際交往中,往往相似的人容易成為朋友,因為相同的觀念,相同的價值觀,在交往中不易產(chǎn)生分歧。
(3)互補性。當雙方的需要以及對對方的期望正好成為互補關系時,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吸引力。
(4)熟悉性。曾經(jīng)不太要好的同學,在分班或是升學再次成為同學后容易產(chǎn)生親密關系,這就是因為熟悉。
(5)外表吸引力。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外表出色的人往往人際關系也好一些。
(6)能力。一般來說,人們都喜歡那些有能力、聰明的人。因為與能力非凡的人交往,可以學到許多知識和經(jīng)驗,獲得更多的好處。交往雙方有適當?shù)牟罹嘤兄陉P系的發(fā)展,但是過大的差距就會阻礙關系的發(fā)展了,因為過大的差距會使交往中的雙方處于不平衡的兩端。
3、人際關系的維持與改善
在愛情中有這樣一句話:“相愛容易相處難”,也許對每一種感情關系來說,都是開始容易維持難。因此學習和掌握一些維持與改善親情,友情,愛情關系的方法與技巧就非常有必要了。
3.1、親情
在眾多情感類型中,親情是最無私的,特別是父母對子女的感情,我們從親情中得到的最多,也忽視親情最多。父母生養(yǎng)兒女是為了防老,但現(xiàn)在卻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了空巢現(xiàn)象,子女們總是為了自身的發(fā)展或是為了愛情遠離了自己的父母,有時候因為工作繁忙連節(jié)日也不能回家陪伴父母,而父母給我們的親情也是唯一一個不會因為疏忽而疏遠的關系,因此親情總是被忽略,總是被忘記去維系。其實維系親情很簡單,做到以下幾點,就可以使你免除失去親人時的悔恨:
(1)在工作空檔,抽出三五分鐘給父母打個電話,報個平安,也確定他們的平安;
(2)有長假時盡量回家陪陪父母,這個世界上的任何東西都比不上父母健康的陪在自己身邊。
3.2、友情
朋友是我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陽光,我們可以與朋友一起分享不能與他人道的小秘密,朋友可以比父母、愛人更了解我們,當生活出現(xiàn)危機時,朋友是我們可以依靠的臂膀。維持與改善友情可嘗試以下幾點:
(1)包容,人無完人,每個人身上都存在缺點,包容對方就是包容自己;
(2)關心,即使不能見面也要讓對方知道你在關心他,如果有需要,你一定會伸出雙手幫助他;
(3)不要將朋友關系當做是你的工具,也不要以為朋友為你做了什么是應該的,得到幫助時一定要真心的表示感謝。
3.3、愛情
愛情是成熟個體之間產(chǎn)生的與生理因素相伴隨的高級情感。愛情具有成熟性、相異性、生理性、高級性、排他性、利他性的特點。
愛情的維持與改善:
(1)為雙方留有隱私空間,即使再親密的關系也不是完全的喪失自我;
(2)“不懂就問”,有時對方說的話并不是我們聽到的那個意思,不要主觀臆測,要問清楚對方的真實意思;
(3)學會傾聽,有時對方只想讓我們聽他(她)說說心里話,這時不要打斷他(她),不用敘述自己的觀點,只要認真聽著并不時給予回應就好;
(4)了解自己與對方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差異;
(5)明白說出自己心里的真實想法,而不是要求對方猜得到你心里的想法。
人際關系的維系是一個持久而艱難的過程,因此應該選用有效的方式來維系我們看重的人際關系。
參考文獻:
[1]、樂國安.社會心理學[M].2009(7):262-306.
[2]、R.A.巴倫,D.伯恩.社會心理學(第十版)[M].:326-380
[3]、時蓉化,崔麗娟,李凌.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M].2007,(2):311-338.
[4]、佐斌,高倩.熟悉性和相似性對人際吸引的影響[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16(6):633-636.
[5]、佐斌,高倩.人際吸引研究的特質論與情境論[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6(3):1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