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聊齋志異》中,蒲松齡塑造的女鬼形象與封建女德之間關(guān)系奇特。一方面,她們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嚴格遵守封建女德的規(guī)范與要求;另一方面,她們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卻又屢屢突破封建女德的束縛。
關(guān)鍵詞:蒲松齡;女鬼形象;封建女德;《聊齋志異》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14-0019-01
從古至今,志怪題材的文學(xué)作品多如牛毛,干寶的《搜神記》、劉義慶的《幽明錄》,唐宋時期徐鉉的《稽神錄》、清代袁枚的《子不語》等等,文人都對這一幻想世界進行了勾畫與塑造。而《聊齋志異》中的同題材作品更能經(jīng)受住時間的考驗,給讀者留下深刻影響。本文認為,這與蒲松齡筆下女鬼形象的成功塑造密不可分。作者不以離奇故事情節(jié)為唯一追求,而是婉曲地將人類社會中的道德沖突、女性內(nèi)心的苦痛掙扎、追求幸福中的悲喜過程等,都通過女鬼形象加以反映,故此才能深深地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流傳至今。從某種意義而言,女鬼形象不是孤懸于人類世界經(jīng)驗之外的,而是對“我們”的一種曲折反映,這就決定了此類作品在閱讀接受中的高關(guān)注度。而女鬼與封建女德的沖突,正是封建社會后期,女性與現(xiàn)實約束之間抗爭的另類表達。
一、突破“三從四德”的束縛
“三從四德”是封建時代女性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行為準則。它作為一道精神枷鎖牢牢的束縛著女性的人身自由以及精神自由。千百年來,文學(xué)作品中敢于挑戰(zhàn)、反抗其權(quán)威性的女性歷歷有人。同樣,在《聊齋志異》中,也不乏這樣的奇女子,如前文提及的連城,就是這樣的女性。
“三從”之“第一從”便是 “未嫁從父”。在故事開始時,連城待字閨中,“工刺繡,知書,父嬌愛之?!焙髞?,其父“出所刺《倦繡圖》,征少年題詠,意在擇婿”,連城未有任何異議,可見其對 “未嫁從父”之遵守。然而,當她認為喬生是合適人選、卻被父親以喬生家貧為由拒絕時,她的表現(xiàn)就與先前不同了:“女逢人輒稱道,又遣媼嬌父命,贈金以助燈火。”此時的連城已經(jīng)敢于反抗父親的權(quán)威,背地里偷偷地資助心上人??梢娖渥晕乙庾R已經(jīng)開始覺醒,只是尚不成熟而已。后連城之父將其許配于王化成,此時的她仍不敢明確反抗“父母之命”。而舊疾復(fù)發(fā)、香消玉殞。喬生悲傷欲絕,在陰間得見朝思暮想的連城時,連城“見生至,驟起似喜,略問所來”,后泣曰:“如此負義人,尚不吐棄之,身殉何為?然已不能許君今生,愿矢來世耳”,此時的連城已經(jīng)清醒地認識到了喬生才是自己心中所愛,值得托付終身的佳偶良配,因此才作出了“愿矢來世耳”的承諾。這在封建社會看來,無異于私訂終身了,是屬于“大逆不道”的言論,此時化身女鬼的連城在內(nèi)心里已然拋棄了封建女德加諸于其身的精神枷鎖。后在顧生的幫助之下,二人終于得以還陽。歸家途中,連城“恐事不諧,重負君矣。請先以鬼報也?!敝链?,連城已經(jīng)從內(nèi)心到行動都徹底地背棄了封建女德關(guān)于婚姻的言行道德規(guī)范,自我意識覺醒,敢于直面封建道德禮教以及世俗輿論的壓迫與抨擊。此時的連城堅強而又勇敢,再也不受父母之命的束縛,勇于爭取屬于自己的幸福。
二、主動熱情、婚戀自主
中國的傳統(tǒng)女性總是羞于直面自我的真實情感,對于愛情往往表現(xiàn)的茫然而又無所適從。但是,蒲松齡筆下的鬼女卻一反常態(tài),表現(xiàn)得積極主動、熱情奔放。
《聊齋志異?卷二》中的《蓮香》,講述的是桑生與狐女蓮香以及鬼女李氏的故事。此篇中第一女主角雖為蓮香,但李氏這一女鬼形象卻生動、鮮活,讓人過目難忘。后以燕兒身軀轉(zhuǎn)世投胎的李氏,花季夭亡,未曾識得人間情愛,一心尋愛,卻險些釀成大禍。她感念蓮香之恩德,視其子如己出,悉心呵護,是難得的賢良后母。相較于傳統(tǒng)中國女性的含蓄內(nèi)斂而言,李氏僅僅因為“慕君高雅”“為情緣”,第一次見面就主動自薦枕席,實在是令人驚嘆。
此外,作家還著力刻畫女鬼們在追求婚姻愛情的過程中的自主意識。例如,在《嘉平公子》這則故事中,女鬼溫姬傾慕于嘉平公子俊美的外表,主動向其示愛?!版焦语L(fēng)流,故背媼而來。區(qū)區(qū)之意,愿奉終身?!贝藭r的女鬼溫姬,無視封建社會男權(quán)至上的現(xiàn)實,大膽挑選自己的意中人,并且積極主動的追求,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自我意識。后來,當溫姬發(fā)現(xiàn)嘉平公子不過是個繡花枕頭,自己所托非人時,毅然留信而去,并且放言“有婿如此,不如為娼!”此時的溫姬居然主動的“休”了嘉平公子這位情人,瀟灑地翩然遠去。這段感情由始至終都是由女鬼溫姬一人主導(dǎo),由此可見,蒲松齡筆下女鬼的婚戀自主意識有多么強烈。
在蒲松齡的筆下,這類主動熱情、婚戀自主的女鬼形象數(shù)不勝數(shù),例如章阿端、公孫九娘、巧娘等。她們往往不拘于女德規(guī)范的要求,敢于直面自我的情感需求,并且積極采取行動,這對于女德規(guī)范是一大突破。
三、“女子無才便是德”
在封建社會里,女性的才能一直處于被壓制狀態(tài),甚至到了晚明時期,流行“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在更深廣的層面上剝奪了女性學(xué)習(xí)文化知識的權(quán)利、以才學(xué)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可能,這無疑是一種倒退,是對女性精神和才華的摧殘與壓迫。難能可貴的是,蒲松齡卻未受到這種思潮的影響,在他的筆下,女鬼中不乏能詩能文的“才女”。正因為作家秉持超越時代束縛的創(chuàng)作原則,故可見到《聊齋》中“才女”的韻致。
如在故事《小謝》中,作家著力描寫了兩位聰明好學(xué)、美麗動人的女鬼——小謝和秋容。她們與陶生邂逅,為討好陶生而讓其教授她們詩文,“逾月,小謝書居然端好,生偶贊之”;“積數(shù)月,秋容與三郎皆能詩,時相酬唱。”兩位聰明好學(xué)的美麗女鬼,是此篇中讓人印象最深者。
又如在故事《連鎖》中,鬼女連鎖與書生楊于畏相遇,即是以詩為媒。二人“與詩談文,慧黠可愛,剪燭西窗,如得良友?!薄芭坑跓粝聻闂顚憰?,字態(tài)端媚。又自選宮詞百首,錄誦之。使楊治棋枰,購琵琶,每夜教楊手談?!贝宋闹羞B鎖真可謂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了。如此“才女”,試問怎能不令讀者印象深刻呢?
蒲松齡筆下的女鬼形象,對于封建女德的突破以及顛覆是極其強烈的。她們的自我意識已經(jīng)產(chǎn)生,并且具有極其強烈的自主意識。她們?yōu)榱藸幦矍榕c婚姻所作出的一切努力,對于傳統(tǒng)的封建女德都具有極大的突破意義。
參考文獻:
[1]、蒲松齡,《聊齋志異》,萬卷出版公司,2008年7月第一版。
[2]、劉向,《列女傳》,哈爾濱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
[3]、姜維楓 李萍,《聊齋志異》女性形象淺議,山東省農(nóng)業(yè)干部管理學(xué)院,2003年。
[4]、高海洋,從《聊齋志異》看蒲松齡的女性觀,大連大學(xué)文學(xué)院,2001年。
[5]、孫柏林,淺談《聊齋志異》中的奇女子形象,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2009年1月。
[6]、蔡琰,論《聊齋志異》中人異婚戀的不對等關(guān)系,汕頭大學(xué)學(xué)報,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