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師的教,學生的學為主要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大多用于還沒有形成自我意識的中小學生。而大專院校所面對的是自我意識基本完善的成年人,所以教學中的互動尤為重要,互動教學意味著人人參與和平等對話,師生相互尊重與接納,相互言說與傾聽,彼此實現(xiàn)精神世界的拓展,促進主體性的不斷生成與發(fā)展。
互動它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互動是指一切物質存在物的相互作用與影響。而我們通常所說的互動是狹義的互動,主要是指社會互動,即在一定的社會背景和具體情境下,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群體與群體之間通過信息傳播而發(fā)生的各種形式、各種性質和各種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響的交往活動。質言之,互動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個體之間的交往、交流、合作和對話。它既可以指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方式和過程,也可以指在一定情境中人們通過信息交換和行為交換所導致的相互之間心理和行為上的改變,從而表現(xiàn)為一個包含互動主體、互動情境、互動過程和互動結果等要素的,動態(tài)和靜態(tài)相結合的系統(tǒng)。
上世紀很多學者的哲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研究成果都從不同的角度,為互動教學提供了相關的理論基礎。諸如需要動機理論、群體動力原理、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建構主義理論以及符號互動理論。作為一種漸進生成的教學理念,課堂互動教學過程由一些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的多個相關因素的參與和支持,這些因素成為影響互動教學有效展開的重要變量。正是這些因素的多方面作用,互動教學業(yè)已形成一種在現(xiàn)代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主體性的教學模式?;咏虒W旨在優(yōu)化教學機制,它對于變革學習方式,加快社會化發(fā)展,構建個性化和多樣化的認知、能力和情感等結構,形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創(chuàng)新人格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本文以柳州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2010級的兩個班級為實驗對象。其中A、B班人數(shù)都為80,性別為女,都未曾接觸過健美操。實驗過程中對A班進行傳統(tǒng)教學模式,B班為互動體育教學,教學老師固定,教學內容為健美操,教學時間為34個學時,每星期兩個學時的為期半年的試驗得出結論如下。
1 兩種教學模式接受程度的調查
A班學生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表示不滿意的占26%,可以接受的占70%,無所謂的占4%,她們大多認為傳統(tǒng)教學模式比較死板,不利于她們在學習中對健美操興趣的培養(yǎng)。但是由于在小學初中高中一直處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所以對于教學模式的變更需求并不是很強烈。
B班學生對互動教學滿意的占82%,可以接受的占5%,而無所謂的占5%,其中還有不接受的8%。由于互動教學打破了原有的教師教學生聽的教學模式,而是要求學生在上課過程中主動和老師交流,所以大多數(shù)同學覺得自己受到了尊重,提高了對健美操的學習興趣。而少部分同學則覺得還可以或者無所謂,還有一部分學生反而覺得不好,通過向這部分同學面對面交流得出,原來她們這小部分學生的性格比較內向,而在健美操教學中要求勇于表現(xiàn)自己,帶頭學習、帶頭表演使得她們不能接受。
2 兩種教學模式教學效果的調查
A班同學在進行為期半年的健美操學習后,邀請外校健美操一級裁判進行考核,按照健美操考察標準,其中達到優(yōu)秀的同學占58%,一般的占27%,不合格的占15%。總體來說健美操學習的效果不錯。但是在考核的過程中存在例如學生創(chuàng)新不足、表演過程中表情單板、同學間的配合不夠融洽等各個方面的不足。
B班同學在進行為期半月的健美操學習后,邀請外校健美操一級裁判進行考核,按照健美操考察標準,其中達到優(yōu)秀的同學占72%,一般的占20%,不合格在僅占8%.總體來說健美操學習效果顯著。而A班與B班考核成績得出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比起互動教學模式略顯不足。而且B班在考核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對健美操的領悟能力大大高于A班,而且B班同學間的配合協(xié)調,面部表情愉悅。
3 兩種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感受
在A班健美操教學中,健美操教師覺得與學生之間有代溝,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興趣欠缺,在課下沒有學生主動找老師交流或者向老師請教,老師也僅僅以完成教學激活為目的。
在B班健美操教學中,健美操教師覺得教學是一個享受的過程,學生學習態(tài)度積極,踴躍和老師交流,主動編排新的健美操動作并向老師請教。師生和睦,親如一家。教師的成就感提升,積極的投入到教學過程中,反過來教師的每一個表情、每一絲微笑、每一句話語,都應對學生良好的情感形成直接的影響,使學生的情感逐漸由簡單的情緒體驗上升到高層次的情感,在反復的情感互動和激蕩中實現(xiàn)情感與智慧的升華,使個人的情感逐漸社會化和人格化,從而讓課堂成為充滿智慧和生命活力的學習樂園,使學生在這種人文關懷中領悟到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4 綜上試驗結果得出
傳統(tǒng)的健美操教學僅僅是把固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欲望,而互動教學模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善于思考, 對問題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經(jīng)常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產生。鼓勵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前提下,大膽發(fā)表自己對健美操的認識和看法,發(fā)揮學生的潛質與潛能;它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對健美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心態(tài)開放,思維活躍,創(chuàng)新意識勃發(fā)。興趣高,學習愿望就愈強烈,求知欲強,知識視野就愈寬闊,就更能產生不同常規(guī)的聯(lián)想,在整個健美操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擁有高度的獨立性,學習過程進行自我設計、自我控制,把教師對學習過程的控制和干預降到最低。
傳統(tǒng)的健美操教學使得教師和學生之間有距離感,把體罰、嘲笑、侮辱學生看作是對學生負責,極不尊重學生的人格,消磨了學生的自信,不利于培養(yǎng)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互動。而互動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就是伙伴,互動教學把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作為責任,營造一種輕松、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讓師生充分地溝通、交流,產生良好的情感體驗。它不以知識為中心,注重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盡可基礎較差的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成功的機會和條件,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意志堅韌,心態(tài)樂觀,能夠豁達地承受挫折與失敗,從而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自信心是創(chuàng)新人格得以形成的基礎。
因此互動教學模式在健美操教學中取代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必要的也是勢不可擋的。
作者簡介:
岳娟,女,(1986,1~)山東省東營市人,工作單位:柳州醫(yī)學高等??茖W校教學方向:體育與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