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動教學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教學方法,是交流、合作、對話、交往的有效結合。論文對初中語文課堂互動教學的教學現狀進行了詳細分析,并且指出了初中語文課堂互動教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發(fā)展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互動教學 方法和策略
課堂教學不是教師的獨角戲,而是教師與學生交往、交流、互動的過程,只有做好課堂的互動教學才能夠使得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容易被學生所接受、采納,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從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入手,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設置、教學情境的營造進行了具有針對性的分析,提出了初中語文課堂互動教學的教學方法與策略。
一、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新型的師生關系主要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發(fā)生轉變,教師所扮演的角色是輔導者、引導者、知心朋友。當學生思維受阻、學習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要作為一名輔導者幫助學生克服困難;當學生困惑迷惑的時候加以引導,使其掌握學習和生活的正確方法,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當學生生活、心理方面面臨困難的時候,教師是一個傾聽者,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與學生換位思考,以使得學生的精力不被分散。
新型的師生關系平等而和諧?!熬痈哒摺敝粫沟媒處熋撾x學生而孤獨存在,“中間人”不僅能夠讓教師與學生成為朋友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激情。教師對學生的尊重、理解和幫助能夠使得學生以一種感恩的心來學好這門課程,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教師與學生做朋友能夠從根本上找到學生的需要,用學生的建議來優(yōu)化整個語文課堂教學。
二、實現生生互動,小組學習,盡情交流
初中語文教學要十分注重學生主體間的互動學習,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小組成員間相互交流,讓學生主體之間通過互動來交流思想,體驗語文課堂的精彩,實現共同進步。
(1)注重對學生小組意識和合作技能的培養(yǎng)。懂得合作是社會對公民必備素質的要求,也是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的必要途徑。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教學目的的影響,初學生小組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都比較差,缺乏與他人進行有效溝通、實現合作成功的能力。所以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的通過講解、示范等方式教給學生如何實現小組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逐步讓學生懂得傾聽、懂得表達、懂得質疑、學會小組管理和不斷反思的合作意識與能力。
(2)教師要精選小組合作的學習內容,為學生合作學習創(chuàng)造機會。對初中生來說,受傳統(tǒng)升學率和教學評價方式的影響,他們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認識、能力還是比較薄弱的,教師要想盡快實現富有成效的小組合作學習,目前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靈活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受傳統(tǒng)教學安排和中考壓力等的影響,教師要想把整個課堂都用于小組合作學習是很難實現的,課堂教學在大多情況下還是要應以教師的授課為主,并將小組學習貫穿到課堂中去。這就要求教師要靈活利用課堂教學時間、精心設計小組合作的內容以及開展方式,為初中生提供盡量多的合作機會,進而提高課堂互動學習的效率。
(3)制定有效的評價機制,督促學生的共同進步。在對小組學生進行評價時,應以小組的整體表現作為評價的依據,評價時以小組為單位,這樣可以提升小組人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進一步強化小組人員的合作與溝通交流,進而促進小組人員的整體進步。在開展小組評定時,應采用互評與教師評價共同進行的方式,這也可以考察學生是否能對競爭對手做出公正與客觀的評價。在課堂教學進行完一單元或者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時,教師就要有意識的組織學生對小組進行互評,來考驗初中生的自主性。小組評價的內容也應是多方面的,例如:對小組成員的小組參與意識、組織合作能力和小組向心力、以及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等的評價。
三、實現師生互動,民主溝通,共同進步
(1)轉變傳統(tǒng)教師觀念,實現互動課堂。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就是圍繞“傳道、授業(yè)、解惑”進行的。課堂知識的講授只局限于教材,教師依據教材甚至只依據自己過去的教學經驗進行課堂講解。教師一人主宰著整個課堂,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不能按新課標的要求實行因材施教,課堂提問是教師的專職,按答題標準回答教師的問題成立學生課堂學習的任務。為此,必須加強教師對新課標精神和要求的學習,改變陳舊的教師主體觀念,建立既利于教師教育空間的拓展,又利于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教育體制。教師要主動及時的掌握最新教育動態(tài),做到以學生為本,積極探索適合初中生發(fā)展的教學方法。
(2)以學生為主體,實現師生合作,營造師生課堂互動的氛圍。在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 下,教師習慣于其在課堂上至高無上的主體地位,導致在教學中教師的話就是真理,學生必須對教師百依百順、絕對聽從教師的教誨。這種權威式的教育已嚴重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新課標下要實現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學模式,就要求在課堂上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因材施教、調動整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到整個課堂教學中,使課堂氛圍充分活躍起來。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感受教師的教學魅力,減少對教師的恐懼感,在寬松的課堂氛圍中實現學習能力的提升。
總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應在生生互動與師生互動交流中開展。在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自己的主導地位進行正確定位,做到因材施教、充分相信和尊重每一個學生。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課堂交流機會,讓學生在互動教學中逐步實現學習能力的提升。語文教學必須講究方法?;有越虒W不僅是教學的一種手段更是教學的一種藝術,師生之間的互相配合、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和諧相處是教學得以良性發(fā)展的前提也是教學效果的根本保證,但只有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個人綜合素質才能讓教師在教學中游刃有余、更好地開展互動性教學,提高初中語文課堂互動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月燕.《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研究》[J].考試周刊,2008,(19)
[2]孫平,劉勝軍.《師生合作互動共筑和諧課堂——淺談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備課》[J].科技信息( 科學教研 ),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