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陋寡聞也罷,見拙識少也行。十香菜為何物,從前我確實不知。上世紀(jì)七十年代,有親戚從九朝古都洛陽來信,托我?guī)退規(guī)字晔悴俗鞣N苗。大概擔(dān)心我不知此菜,信中還特意提醒我,此菜多長在菜園、井臺邊。受人之托,重如泰山。遺憾的是,自從用上潔凈便利的自來水后,古老的水井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市內(nèi)多個老井陸續(xù)被填,“井臺邊”自然是蕩然無存。因為沒吃過沒見過什么十香菜,到菜園邊尋找,恐怕也是“縱使相逢不相識”。詢問熟人,亦皆搖頭稱不知。一來二去,直到這位親戚辭世,我也沒有把十香菜送到洛陽。
幾多風(fēng)雨,幾度春秋。到了上世紀(jì)九十年代,我陡然發(fā)現(xiàn),在酒店的菜單上,赫然出現(xiàn)了“核桃仁拌十香菜”的涼菜。人見稀罕物,必然壽延長,加之過去的歉疚,無論味道佳否,我?guī)缀跏遣患偎妓鞯攸c了這道葉形橢圓肥厚,狀似薄荷,青綠耐瞻的菜。謝天謝地,那天我總算見到了十香菜的尊容。操箸食之,稍感澀糙拉口、微苦;嚼動三五下后,忽覺香味獨特,既有荊芥之麻爽,又兼薄荷之清涼,且愈嚼愈覺其味濃醇彌久,香味蔓延……
這次嘗鮮不久,我從《云笈七簽》、《墉城集仙錄》等道教典籍和民間傳說中獲知,黃帝二十二年,獸身人語,銅頭鐵額,不食五谷,啖沙吞石的蚩尤,不效先人之德,作五虐之刑,殘害黎庶,興兵作亂,侵略臨邦。禮賢下士,修身積德的黃帝為拯民于水火,奮起討伐蚩尤,大戰(zhàn)于涿鹿之野。對陣時,蚩尤施展巫蠱之術(shù),幻化多端,征風(fēng)召雨,吹煙噴霧,彌漫三日,遠(yuǎn)達(dá)百里,以瘴癘之毒氣殺人。
黃帝九戰(zhàn)而不勝,敗退于泰山,虔誠祈禱天神助其打敗蚩尤。其誠心感動西天王母,遣命弟子九天玄女乘丹鳳、駕祥云,身著九色彩翠之衣下凡,對黃帝說:“我行太上之教,有何難事,吾可相助?!?/p>
黃帝叩首拜謝道:“蚩尤殘害天下百姓,海內(nèi)怨憤。吾想得到一戰(zhàn)必勝的法術(shù),為百姓除害,懇求恩準(zhǔn)?!毙词邳S帝六甲六壬步斗之術(shù)、五陰五陽遁甲之式、靈寶五符策信鬼神之書、制妖通靈五明之印、太一十精四神勝負(fù)握機之圖、五岳河圖策精之訣外,還授予薌草。“薌”同“香”,即十香菜,以避穢驅(qū)邪,解瘴癘之毒。黃帝用之,與蚩尤再戰(zhàn)于中冀,旗開得勝,殺蚩尤于黎山之丘東荒之北,天下乃大定,百姓安樂如初。
神話故事和傳說真假暫且勿論,十香菜可解瘴癘毒氣之說,則是可信的。十香菜又名石香草,有的地方叫麝香菜、薌草、野薄荷。中醫(yī)認(rèn)為,十香菜性溫味辛,入肺經(jīng)、肝經(jīng),成分含1.8%左右的揮發(fā)油,具有健脾消食、利尿通便、醒腦開智的功效。食法除與核桃仁涼拌外,包子、餃子餡中加入適量十香菜,可祛除腥膻,使餡味道鮮美,肥而不膩。與大蒜搗爛后,配以小麻油、香醋,涼拌米皮、涼皮、撈面、冷面、涼粉等,清香可口,涼爽開胃,令人百吃不厭。此外,十香菜還具驅(qū)蚊功能,取葉幾片,揉皺擦抹在蚊蟲叮咬處,很快就能消腫止癢。
幾年前,隨緣而得,我移栽到幾株,種到小院的西墻根處。其生命力之旺盛,著實超出我的想象,不用施肥,不用管理,不講土壤肥沃與否,只要澆點兒水,它就會像薅著長似的蓬蓬勃勃生長開來,大有讓人食之不及之勢。尤值稱道的是,其梗兒蔓延到哪兒,就會在哪兒扎根、發(fā)芽、長葉。每年杜鵑催春、黃鷺迎夏的季節(jié),幾天不摘,便嫩生生發(fā)出青蔥油綠地一片,蚊蠅不落,蟲害不生。友人光臨寒舍,或采摘,或移苗,同樂同喜。
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睹物思人,生死兩界。有時凝視著西墻根處,感懷頗深,嗚呼!滿園十香菜,早已難送洛陽城了。
不與花爭艷,暗香送人間。竊以為,除了能滿足人們的口福、強健人體之外,十香菜還如上善之水,與諸植物不爭,隨遇而安,耐得住寂寞,經(jīng)受得冷落;不媚不諂,不用嬌慣,依然能傲立生長,舍己利他的品格,則更應(yīng)令人敬仰。
責(zé)任編輯:子非